佛教把愛劃分為兩種,一種是渴愛;一種是慈悲。

渴愛者,諸如我等凡人男女之間的肉體的愛。而與此相對,慈悲則為佛門之愛。渴愛二字,如其字面所示,意為“對愛之渴望”。若嗓子乾渴時,自然渴望喝水。此時乾渴的人會一個勁地喝,即使喝再多的水也覺得不夠。渴愛和喝水一樣,是期望獲得“更多更多”的愛。希望別人重視自已,希望別人關注自已……如此永無邊際的渴望,這便是我們人類的愛。我們的悲哀在於,將他人的付出拋之腦後,心裡想的全是自已的付出。諸如“那時我還給你買過東西”“我曾精心為你做過可口飯菜”之類,我們總是清楚地守著自已為別人做了什麼,而別人為自已做了什麼卻絲毫不記得了。釋迦牟尼點化我們放下渴愛,心存慈悲。這就是要求我們既不要只為自已而去愛,也不要渴求他人愛自已,而應是奉獻純粹無償的愛。

如果一個人感冒、發燒、切菜切到手、骨折等等,都可以看醫生,吃多少藥、吃多久,如果遵醫囑,便可迅速康復。可在被掏空之後,來自內心的巨大精神困惑,我又需要多長的時間,去把它們填充和治癒呢?

最低谷的時候,我甚至不知道自已能不能讓內心重新盈起來。人生就是一次不帶地圖的旅行。”的確,人生就是這樣,一次次出發,一次次到達。每一次出發,就是一次夢想的發芽,而每一次到達,就是一次心靈的淨化。都市的喧囂,現實中的壓力,使人們不自覺地產生一種本能的渴望,除了渴望物質的豐盈,更渴望強健的體魄和精神的樂土。所以,很多人選擇用旅行來遠離喧囂,逃避困惑,而且既開闊心胸,又強身健體。困惑,而且既開闊心胸,又強身健體。

愛不是索取,更不是服從,愛是兩個人平等地站在一起,用力擁抱。我們願意堅定地站在對方身邊,但並不意味著就要亦步亦趨,成為和對方完全一樣的人。靈魂需得獨立而有力,才能在彼此需要的時候互相依靠。

說到底,愛是一種溫柔的回聲,你對自已的愛人是什麼樣子,你就是什麼樣子。你給這個世界散發出的訊號,會不自覺地吸引來同好。我們最終能夠得到的眷戀其實就是最初自已給出的真心啊。

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魔鬼,它來無影,去無蹤,卻在不知不覺中腐蝕著人們的善心,誘惑著人們的貪心,製造著各種痛苦與煩惱。別再抱怨現狀,也別再埋怨他人,人最大的心魔是自已,唯有降服心魔,戰勝自已,才能活出自我。

生活中,我們總有太多的煩惱,太多的抱怨,太多的不滿足。我們能掌握的事情其實非常少,但是我們可以靈活地掌握自已的心情和方向,換來柳暗花明。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不要記住某個東西,同時也不要執著於這個東西,想不開的人只會在人生的路上受阻,我們為什麼不試著放鬆心情,抱著“車到山前必

想開的人,處處是生機;想不開的人,處處是煩惱。一個心如明鏡的人,鏡前的萬物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而一旦用心去思量、祈願、攀緣,那麼這面明鏡就會蒙上塵土,就會看不見萬物的形象。事實上,讓你走出煩惱遠離痛苦的方法只有一個:給心情放假,為自已尋一塊供心靈休憩的驛站。

其實,身心不得安在,是人生煩惱的根源。真正的淨土不在外界,而在我們心間。人的內心就像一顆明珠。如果能天天反觀自照, 天天能釋放、清掃,我們的心靈就會綻放光明。對那些幸福、美好、快樂的往事要常常回憶,以便在心中泛起層層漣漪,激發人們去開拓未來;而對那些不愉快的事情、諸多的煩惱則儘量要從頭腦中抹掉,切不可想不開,讓陰影籠罩心頭,而失去前進的動力。

妥當當。人活得太較真是一種悲劇,生活中總是有一些人心胸不夠開闊,一點點小事就足以讓他們心煩意亂。很多時候,我們不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做人。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與人相處就要經常以“難得糊塗”自勉,且左右逢源,諸事遂願,才有福氣求也是無可厚非的,畢竟人人都想做得更好,但是無論什麼事,都需要有一個尺度,太過了也會阻礙事情的成功。時刻告訴自已:做一件事只要我們盡力了,就沒有必要刻意為難自已,只要自已盡力了那就問心無愧!禪宗認為,一顆大大的心才託得住這個充滿憂患的世界!不必去忘我,只需要一顆寬大的心,愛自已亦愛別人,便有無窮歡樂。

過去的事情不要常常回憶,回憶得越多越念舊,越念舊也就越傷感,很多時候心結就在不知不覺中產生了。魯迅曾經說過,真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唯有做一個生命的勇者,敢於面對自已的心結,不逃避,不躲閃,不藏匿,才能最終解開心結。永遠都不要因為過去的事情而耿耿於懷,也不要為即將到來的事情憂慮不堪,因為只有當下才是最真實的存在。

心結之所以稱之為心結,是因為它在我們的心靈上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如果只是一件平常事,那麼,很容易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被遺忘,但心結卻並非如此。越是執著,煩惱也就越多,不要與自已較勁,保持一顆平和心,在平和中戰勝心魔,沒了心魔,心結自然不攻自破。

千萬不要亂說話,世間最好的語言就是不說。當然這並不是要求我們時刻保持沉默,而是要積極地說好話,說讚美的話,說善良的話,說慈悲的話,說暖人心靈的話。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千萬不可因為一時的口舌之快而惡語傷人。只有管好自已的嘴巴,才能遠離糾紛與煩惱。

與其說別人讓你痛苦,不如說自已的修養不夠,佛家從來不為自身的錯誤找他人的麻煩。世界上從來沒有極樂天堂,情場失意、經濟拮据、孤獨寂寞、夫妻不和等都是人世間的疾苦,與其陷在這些是是非非當中痛苦,不如心平氣和地告訴自已“沒關係”,唯有面對自已的心微笑,唯有不斷地提高自已的修養,才能從塵世中的苦痛中,體會到一絲安然的快樂。

人們常常把生活想象得美滿、如意、幸福,然而這只是我們的一廂情願而已,真實的生活從來都不是和和美美的,它有缺陷,有苦痛,有磕磕絆絆。然而世間的人們總是習慣把希望當成真實,希望家人身體安康,希望事業順利,希望自已大富大貴……於是,當生活的希望被打破時,痛苦就隨之而來,煩惱也就隨之而生。要知道,生活從來不會按照我們所希望的樣子出現,所以只有主動跳出自已的主觀希望,才能以理智的態度面對生活中的痛苦和煩惱。

所謂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人生如此短暫,誰能心甘情願在苦海中度過短暫的一生?不要再埋怨生活的不如意,也別再吐槽周遭人們的種種不文明,只要我們一顆心能夠在鬧市中保持蓮花般的純淨,那麼,還有什麼可以動搖生活的平衡狀態?心就是一面多功能的鏡子,既能縮小痛苦和煩惱,也能放大快樂,倘若只懂得放大,不懂得縮小,那麼不斷放大的痛苦只會把殘存的快樂也無情吞噬掉。唯有收放自如,苦心修行,不嫉妒,不計較,不苛求,不怨恨,我們才能淨化那顆蒙塵的心,才能重新迴歸原本的快樂。

縱觀現實中的人們,哪怕是公交車上被擠一下,也免不了怒火中燒,甚至大嚷大叫,絲毫不顧及將自已的煩惱情緒傳染給他人。實際上,這種做法對於改變生活和心情沒有什麼好處。不要試圖把自已的痛苦加諸在他人身上,此時更應該反省自已,仔細反省自已是否有足夠的修養,適當地控制情緒,回報生活一個微笑,那麼,你就會發現周遭的一切竟然是如此美好。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人們對金錢和權力的追求已經陷入瘋狂狀態,“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並非誇張,而是對現實的真實寫照。即便是一枚硬幣也有正反兩面,金錢和權力也是一把雙刃劍,在給人們帶來享受的同時,也在不斷澆灌著人性深處的邪惡慾望。真正的快樂,從來不是用金錢和權力能夠換來的,如果不能領略生活的樂趣,再多的金錢也只會帶來怎麼都填不滿的空虛。

實際上,錢越多,權越大,人的內心往往更加不安,害怕財富被偷、被搶,怕被貪財的小人綁架,也害怕黑社會的威逼利誘。爬得越高,往往摔得越慘,如此簡單的道理卻依舊被人們置之不理。權力雖然大,但誰能肯定一輩子都不會弄丟了烏紗帽?即便是封建社會的皇帝還會面臨改朝換代的危機,更何況是還沒有登到權力頂峰的普通人?與其時時擔憂,處處提防,惶惶終日而寢室難安,反倒不如拋棄這些世俗的累贅,輕鬆快樂地享受生活。

守著財富的人不一定能夠幸福,哪怕是一堆花花綠綠的票子,幾十棟洋房,也填不滿慾望的無底深淵。在慾望中溺水的人,只會越陷越深,哪裡能夠咀嚼到人生的真趣味?來到塵世中的每一個人都奢望求得幸福,然而不管是幸福還是短暫的快樂都是心靈開出的花,而不是金錢和權力的附屬物。

再多的金錢,再高的權力也不過是過眼雲煙,生不帶來,死不帶走,如果執著於此,不免讓心靈蒙上濁世的塵埃,又哪能養出清如蓮花般的花朵?人間有苦,但最苦的並不是痛苦本身,而是處在痛苦之中卻不自知,自願在苦海中不斷掙扎不斷深陷。放眼整個社會,有多少人沉浸在慾望之中,甘願被金錢和權力奴役?沒有自由的心,自然也開不出快樂的花。

豪華的別墅也好,價值千萬的跑車也罷,這些都是外物罷了。當你為這些東西沾沾自喜時,殊不知擁有大智慧的人正在低頭哂笑。不要試圖用奢侈品提高自已的身價,只有沒有真才實學、沒有靈魂和自我的人才會這樣做。人是萬物的主人,不要在追逐金錢的過程中迷失自我。人之所以高貴,是因為思想,倘若失去思想,成了金錢和權力的傀儡,那麼,還何來高貴之說呢?

怨恨生於內心,工作中同事的無心之過,生活中陌生人的偶爾失誤等都可能會給人的心靈帶來傷害,善心人面對傷害會一笑而過,而心胸狹隘之人則會心生怨恨。千萬不要小看怨恨,誰說心中的星星之火就不會燎原?如果縱容心中的怨恨不斷成長,哪怕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也能演變成深仇大恨,報復的行為也便順理成章。然而報復他人就能解脫自已嗎?事實上並非如此,在報復的那一刻或許是快樂的,但這種建立在邪惡基礎之上的快樂是難以長久的,短暫的快樂之後等待我們的將是無止境的悔恨與自責。

身火海。世界上從來沒有能用報復手段根除的怨恨,儘管報復手段多種多樣,然而無論多麼殘忍的報復都無法將心中的怨恨連根拔起,反而會縱容它們迅速長大。那麼,如何才能消除心中的怨恨呢?唯有愛,用愛來化解心中的仇恨,用愛來彼此相待,才能換回和睦相處,才能洗去心靈的塵埃。

怨恨是心靈的毒藥,它唆使人們用報復的大棒去懲罰每一個讓我們不開心的人。然而怨恨就像一條雙頭蛇,當心中的毒蛇對著他人吐信子時,自已的心靈也正在被毒液侵蝕。對一個人來說,最有害的東西就是怨恨與內疚,前者讓我們把惡毒的力量對準他人,而後者則是調轉槍口正對著自已不論他人怎樣傷害自已,永遠都不要往怨恨的烈火上澆油,因為燒燬的不僅是他人,還有自已。心中有愛,才能化解一切仇恨與報復的邪惡想法。所以,試著像愛自已一樣去愛周圍的每一個人,因為有愛的地方就不會有怨恨,不會有報復,不會有冤冤相報的惡性輪迴。生活從來都是美好的,地上有大片的陰影,正是因為有明媚的陽光,而我們需要做的則是從陰暗的影子裡,走到陽光底下來。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的爭論往往起於利益,這裡所說的利益並非單純指金錢和權力,而是包含著更為豐富的內容,為了維護所謂的面子,與人爭得面紅耳赤,為了所謂咽不下去的一口氣,不顧禮義廉恥,當眾與他人廝打在一起……面子也好,一口氣也罷,嚴格來說這也都是利益,為了維護心中的嗔念,為了助長內心的惡魔,我們一步步走進深淵,甚至是義無返顧,如此計較又怎能沒有煩惱?間萬物都有自已的發展規律,也都有自已的因果定數,越是爭奪往往越是得不到。人的慾望是無限的,而所擁有的註定是有限的,在這無限與有限之中,必然會糾結與痛苦,所以不妨放下心中的嗔念,別再苛求,別再特意爭出長短,讓萬物隨緣,如此一來,定能消減不少煩擾。

人生中,最令人們疲憊的往往並不是道路的遙遠,而是心中的鬱悶,當我們陷入煩悶之中時,時間好似靜止了一般,而當我們高興歡樂之時,時間則在不知不覺中溜走,要想活得不煎熬,凡事就要看淡一些,把心放開一些,把攥緊的拳頭試著張開,一切都會慢慢好起來的。

有得必有失,有失才會有得,人不是千手觀音,兩隻手又能抓住多少東西?即便是人有千手,也抓不住不斷流失的時間,也抓不住曾經的美好年華,更抓不住茫茫未知的明天。機會、時間、快樂、幸福……很多東西都不能抓得太緊,尤其是感情,不管是令人欷歔的愛情,還是血濃於水的親情,抑或是真摯的友誼,所有的感情都該是被捧在手心裡呵護,倘若我們攥緊手掌,那麼一切都會離我們而去。抓得越多,失去的也就越多,感情是如此,人生又何嘗不是呢?

學會“放手”也是一種大智慧,越是聰明人,往往越懂得放手。其實,放手並不一定是損失,而是一種曲折前進的策略,是大步躍進的序曲,這樣的放手比執著豈不是更為明智?不管我們是誰,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心中隱藏著什麼樣的慾望,都註定會失去一些東西,與其害怕失去而握緊雙手,時刻處在殫精竭慮之中,反倒不如坦然地張開雙手,平靜地面對即將而來的失去。

放手是一種睿智,唯有懂得放開心中的包袱,才能擁有爽朗的心境,才能輕裝上陣,快步前行。別再緊握雙手了,因為抓住一樣東西,就意味著放棄更多。人生是一個局,放棄和失去都是一種必然,永遠都不要以為得到了什麼,因為時時刻刻都在失去,失去寶貴的時間,失去美好的年華,失去更多的機會和金錢,所以不要抓得太緊,因為抓得越緊,我們活得也就越糾結。

誰都想擁有一個完美的人生,誰都希望此生了無遺憾,然而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最大的悲劇並不是做錯事,而是在悔恨中錯失了當下的美好。時間如流水,一去不復還,沒有能夠倒退的歷史,也沒有後悔藥可以吃。既然事已至此,那麼就讓一切都隨風而去吧,如果不捨得放棄遺憾與悔恨,那麼,我們的後半生便只能在悔恨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唯有生命終結才是苦難的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