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寫點東西已經想了很久了,但是又覺得寫作是一個很高的門檻,我有些膽怯,對於膽怯一詞,我第一次聽說是在二年級期末考試成績單的老師評語上看到,我問了我爸爸這個詞的意思,記憶猶新今天用在這裡。至於我為什麼不再膽怯,近來半年我經歷了20年來從來沒有的感情經歷和思考,讓我的價值觀發生了空前的變化,現在姑且不討論這是好還是壞。我覺得我還年輕應該多去試試,沒有經驗和閱歷又有何妨,難道等到一把年紀再來寫,那豈不是太遙遠了。

我寫的內容主要是平時讀書的一些看法,以及對生活中一些事情的看法。或許讀起來會有些幼稚和觀點上偏執,也只能希望讀者多多擔待了,對於我寫的文章可能沒有什麼寫作手法,想到什麼就寫什麼,正如我前邊所說的,對於寫作上面我是一個門外漢,文章也就毫無章法了,隨心所言。

對於寫作首先是為了完成我自已的心願,也是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其實就是讓自已的觀點讓更多的人看到,也間接相當於和很多志同道合的人交朋友。我先說一下動筆時我的自身情況,一個大三在讀學生,在經歷親人去世和戀人分手,雙重打擊下,又遇到一段新的戀情,一段相互治癒的戀情。我開始思考人生和事情,喜歡一個人獨處,因為我以前是一個吃飯做事都喜歡和別人作伴的人,特別害怕孤獨,現在反而特別享受這份孤獨,這個孤獨可以將內心的想法和對於當下發生的事記錄下來,再附上自已的看法。

三個女人

去世的是我的姥姥,一個出生在民國二十四年,經歷了戰亂和饑荒的孤兒,我的姥姥因為饑荒喪失了父母,和她父親的哥哥一起生活,到十六歲嫁給比她大九歲的男人。我的姥爺。老人家沒有讀過書,養育了6個孩子,我媽最小,我出生時老人家已經70歲了,沒想到她還陪了我這個最小的外孫21年。老人家是因為摔了一跤,胯骨骨折因為年齡大,也沒辦法手術,最嚴重的是她的心臟衰竭,也是讓她去世的主要疾病。從骨折到去世我一共回了三次家。第一次是因為病危,從城市回農村老家,回到老家後又精神煥發,可以吃喝了。第二次回家是過年,底下的孩子們時隔17年再一次,相聚在老家過年。第三次是去世,我接到去世電話後,已經是傍晚6點多,我先去了天津,等到凌晨兩點才有車從天津回家,在這期間我一個人走在凌辰的天津街頭,在失去親人之痛和戀人分手之痛,雙重摺磨下,漫無目的走著,卻沒有流一滴淚,因為沒人給我擦眼淚。到了家我也沒有流淚一直到下葬,都未曾流過淚。這次我對親人的去世有了新的理解,親人的去世不是狂風暴雨,而是以後漫長歲月的陰霾。逝去不代表死亡,被遺忘才是真正的死亡,逝去只不過是在另一個世界重生,讓內心深處的記憶開始發芽。

她是我第一個戀人,她和我差了20歲,但是我第一次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來自男女之間的愛,雖然只保持了3個多月的這種關係,但是卻是讓我一生難忘,分手以後才覺得她有很多的缺點,(同時我也有很多問題)但是往往愛情讓人變得暈頭轉向,再加上性又是男女交往中的作弊手段。讓人成長最快的就是過情關,雖然我敗下陣來,但是也收穫了很多一生受益的事。愛情有時候抓的越緊越容易失去,就像手中的沙子,順其自然張開手或許她(他)就留住了。對於分手不應當有恨,愛情之中就像周瑜打黃蓋,都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好壞都是自已找的。

忘掉分手傷痛最好的辦法就是開啟一段新的戀情,第三個女人也是現在我最愛的,和我有很多話題,我們有著相同的興趣愛好,喜歡一起爬山,交流歷史和人生感悟,更重要的事,當感情有了問題都會靜下來和對方去談,而不是以暴制暴,雙方開啟冷戰。在此期間我對金錢家庭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金錢是不可缺少的,但是作為男人也好,女人也好,賺錢大多都是為了更好的幸福生活嘛,人們卻在追求前者的時候把後者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