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山屯是個神奇的生產大隊,現在大隊裡連吵架的事兒都很少發生。

隨著各家經濟條件的改善,就連上了歲數的老頭老太都能在家靠糊紙盒賺錢。

誰還有那閒工夫琢磨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呢。

條件好些的人家都分了家了。

不為別的,早分晚分都得分,不趁著還有宅基地把子孫分出去,

等沒了地方蓋房子,哭都沒處哭去。

到時候想分家都分不出去了,總不能讓子孫睡露天地吧。

經濟改變帶動了人的精神面貌。

靠山屯的異常和諧,最近讓大隊長萌生出自已好像沒啥大用處了的感覺。

以前不是這家婆媳不和,明天就是張三跟李二幹起來了,

為的就是兩家杖子中間長的那棵野菜。

現在社員間的和諧氣氛,整的大隊長都不適應了。感覺自已沒了用武之地。

今天總算是有了點新鮮事兒打發無處安放寂寞的心。

週日早上八點半鐘,大隊部門前空地上圍滿了人。

無他,今天大隊部要公開招聘會計。

有村民推薦,也有毛遂自薦的。

公開考核,透過就上崗,通不過也不需要交報名費。

隊部門口一溜排了十張的桌子。

這還是從村辦小學裡借來的呢。

這裡得提一嘴,靠山屯終於有自已的小學了。

生產隊裡適齡的孩子們都去上學了。

周邊的生產隊也有送孩子過來上學的。

之前在鎮上上學的週二哥跟週三哥家的孩子也都回到了靠山屯小學。

今天不僅是大人們來看熱鬧,就是這些小學生們也一個嘰嘰喳喳地湊了過來。

好像圍著場中人,就能看到人傢俱體怎麼答題似的。

今天參加考試的有大隊長家的張茂盛,周大伯孃家的兩個孫子周永平跟周永安兄弟倆。

陳大龍家的二小子,王百順的侄子……共計是19個人參加。

兩人一張桌答題,不擔心誰抄襲誰的,這會計考核,重點在於打算盤跟速算。

還有識字認字這個環節。

速算跟珠算,上面念題下面答題,

這道題跟不上,就得馬上考慮下道題了。

想著說這道題我記著等會兒再琢磨,不可能,時間不允許,

基本是上面唸完了,給了相應的時間,就馬上收卷子了。

可不像在考場了共計多少分鐘,不會先放著寫下一道,回頭再來琢磨前面的。

至於識字環節,更有後世小學生考試的味道。

主考官李會計,念一句話,下面應聘的人開始唰唰寫字,

再念一個字,反覆重複是什麼意思,底下再繼續寫。

其實李會計考的這些內容,還真的不難,都是日常做賬時候用到的,其中還有一些姓氏。

讀書好的,認字多的,自然是沒什麼。

上面念啥,底下的就馬上能寫出來,認字不多的就在那裡抓耳撓腮。

圍觀的小孩子們見了就會鬨堂大笑,他們可沒有要不要給大人留面子想法。

孩子的世界就是這麼純粹,要麼怎麼說是孩子呢。

孩子們笑得越大聲,真的是越影響裡面的考生。

這不有幾個現在都是滿腦門子的汗了。

現在天氣還沒有完全熱上來呢。

出了這些汗,那肯定就是著急的。

大隊長在李會計念題的空檔,轟著笑鬧的孩子們。

“都邊去,別出聲,影響了裡面的哥哥姐姐,叔叔伯伯們。

去,誰家的,都讓爹孃領走。”

小孩子們多調皮呀,越是攆他們越是賽臉。叫鬧聲更大了。

這些孩子們也是有眼色的,見李會計要張嘴了,馬上就閉嘴。

雖然鬧騰了些,可是裡面出了什麼題,孩子們卻聽得清清楚楚。

有的孩子私底下說,就考這些題,這會計自已都能當。

有的小朋友撇嘴說不信,有的小朋友信誓旦旦地點頭,表示自已也行的。

歷時一個半小時後,靠山屯生產大隊的會計招聘考試圓滿結束。

後面就是判卷子的環節。

上午判卷子,下午出結果,回頭會公示在大隊部門口的黑板上。

這塊黑板還是大隊部瓷窯建立後周爸要求加上去的。

自從有了這塊黑板,大隊裡的人沒事兒的時候就會去大隊部轉悠一下,看看黑板上寫了啥。

現在基本上每天大隊部裡的工作靠這塊板子就能解決。

用不著像之前一樣,大隊長交代給小隊長,小隊長再安排下去。

現在誰幹啥活兒一看板子分配得一清二楚。

這塊板子除了幹活的安排外,還會有一個個人先進欄。

誰幹活突出表現好,都會在先進欄裡給寫上名字。

靠山屯人都以能把名字寫進先進欄為榮。

活兒幹完了都想過來瞅一瞅,如果自已的名字是在先進欄的話,

站在這裡別人打量自已的時候,都會下意識地挺起胸脯。

當然還會迎來別人的羨慕目光跟大拇指。

為啥是羨慕目光,因為能進先進欄的人都是幹活兒的一把好手,

那就意味著賺得工分多呀。

誰都知道靠山屯現在的工分值錢。到年底分紅時,那都是實實在在的錢呢,誰不羨慕。

上午招聘考試完,下午的考核結果就出來了。

獲得前三名的居然是:張茂盛、周永平跟吳三虎。

當公佈名字的那一刻,人群沸騰了。

前面的兩個都知道誰家的,可這吳三虎居然沒有人知道。

在眾人各種猜測跟好奇的聲音中,

有人想起了這吳三虎到底是誰了,這不就是之前大名鼎鼎的吳癩子嗎。

眾人譁然。

吳癩子居然能考上會計,還是第三名,這也太厲害了吧。

有人質疑了,

“他不是沒念過書嗎,他咋還能考上第三名呢?是不是有人透題了?”

“不太可能吧,他不是在瓷窯幹活兒幹得挺好的嗎,每個月的工資都比別人拿得多。

咋還跑來考會計了呢?”

各種質疑聲音不斷。

大隊長一一念完名字,前三名人選在大家的矚目中走到了場中央。

看到吳癩子臉上的笑容擋都擋不住地站在那裡,眾人終於相信了一句話,

“浪子回頭金不換”原來不是騙人的。

吳癩子自從進入到瓷窯上班後,整個人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人絕對就是一個勵志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