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冰箱的事情解決後,不管是周家人還是韓京墨都感覺解決了個大問題。

雖然兩家人關係好,未來還是親家,也不能一直搭夥。

兩家人,就老韓一個土著。

人家四個可以天天吃香喝辣,給他吃啥喝啥還得找藉口。

這有了冰箱,一次性在裡面多給他囤點東西,這老爺子還能吃得好些。

這一對比,就感覺老韓真的挺慘的。

被同情的那個老頭,可是一點感覺都沒有。

他就認為自已是這世界上的幸運兒。

生病的孫子好了,小兒子也找到了。

日子過得比好多人都舒坦。還想咋?

頂多就是人家春耕忙種的時候,他能帶個大草帽過去給送個水啥的。

別的他想幹都得被趕回來。

問為啥,還不是這老爺子有點苗草不分。

更無語的是,教他也整不明白。只要進到地裡他就犯糊塗。

如果不是看在他是真的想幫忙的份上,肯定要懷疑他是故意的。

出身決定一切,不知道這話對不對。

難道就因為老韓是大地主的兒子,所以學不會種地?無解。

去年到了4月份春耕才開始準備。

今年大隊長跟打了雞血一樣,早早地就開始準備起來。

周倩給掙回來的粉碎機可是立下了汗馬功勞。

去年雖然也是乾旱,可是因為蓄水池挖得深,有了地下水。

使得靠山屯的水資源還算是夠用。

後來有粉碎機,積肥弄得很好。

去年的產量整體雖然不理想,可跟其他顆粒無收的大隊比,靠山屯就是狀元。

三月中大隊長已經組織人手粉碎那些個苞米杆子之類的東西了,

以前的全給鄉親們分下去燒火了。

地裡留下的砟子什麼的都是刨出來就地焚燒。

今年就完全不同了。

除了必要的分下去給社員拿回家燒火外,剩下的都在大隊部統一存著呢。

現在到地裡打的砟子回頭都分給個人拿回去充當柴火。

靠山屯的人現在是越來越“勤儉持家”了。

大隊部門口的空地上現在漫天的灰塵。這是在粉碎呢。

大隊部飼養的雞鴨鵝豬長勢喜人。

正常冬天的時候家禽都是不下蛋的,

可靠山屯的人足夠的勤勞,把養殖場裡的保溫措施做得很不錯。

加上營養充足,冬天裡也沒少下蛋。

當然了肥料肯定是沒少積累。

現在開始做堆肥的準備,

等到了天氣熱了,肥料自已慢慢地也就發酵,隔段時間倒堆就行。

最近靠山屯生產大隊的辦公室可是熱鬧得不得了。

很多生產大隊的大隊長們都過來取經了。

畢竟看著別的生產隊錢、糧全都有,

自已生產隊的人都快餓死了甚至已經有人餓死,心裡能不難受嗎?

那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取經,這也是他們到公社彙報工作的時候,劉書記暗示的。

這不,一大早上,這些個大隊長小隊長,跟提前約好了似的。

都來了靠山屯。

這可咋整呢?

張大隊長被圍在中間,

如果忽略掉這些老爺們兒嘴裡的哭窮,那絕壁是眾星拱月般的存在。

張大隊長這人,不知是不是自從大隊裡有了錢,底氣足了。

人變得越來越促狹。

就看著這些個大隊長,你說你的困難,他說他的不容易,

等到大家你爭我搶地訴完苦後,大隊長終於開口了。

“各位同志,你們都問有什麼經驗才讓我們靠山屯的日子過好。

我想問啥叫好日子?

沒有人餓死就叫好日子是嗎?

那你們有沒有注意到,我們靠山屯從春忙到秋。

哪個老爺們兒的肩膀後背沒曬脫皮過?

哪個人忙種的時候沒累得腿打飄?

你們說我們幸運,說我們是風水寶地。

都是在一個國家,一片土地下,咋就我們靠山屯是風水寶地?

我們有水,誰告訴你,我們有水?

大家都守著那條小河,要不怎麼會有你們上河村、下河村?

甚至於你們那邊的水利比我們強。

說句難聽的,缺水的時候你們上游堵上了,我們下游就得渴死。

別否認你們沒有堵過水。

我只想問你們,一大年的,你們都在忙些啥?

去年春,我也有去鎮上的時候,

開始還能看到你們個別大隊有人在大田裡忙活。

等到夏天的時候,你們是不是看著不下雨就都在家裡睡覺躺著?

認為不活動就能少消化點,多撐點時間?

指望國家救濟?

等到了秋天,沒有救濟糧或是救濟糧少的時候,你們又雙眼發直,又不動了?

我說得對不?”

說完,眼神還不忘記掃視一遍屋裡的各隊隊長。

有的人眼神閃躲,有的人訥訥不敢開口,還有的人是那種很不忿的表情。

將眾人的表情收入眼中,張大隊長端起旱菸袋吧嗒抽兩口。

給足了所有人思考的時間。

安靜真的是最大的尷尬。

這種不動聲色就能讓人找個地縫鑽進去的本事,還是最近跟周爸學的呢。

大隊長感覺周家棟這招簡直了,太損。

該說的話說完,然後就按兵不動。

讓人自我反省,掉過頭來,辦法出來了,都是人家自已琢磨好的。

見時間差不多,也不能太拿捏。

大隊長繼續開口。

“我們生產隊之所以沒人餓死,我們只做了兩件事。

一,想辦法活著。

二,不怕辛苦,不管下雨不,我們都在種地。

你們說我們有水,我們確實有水,我們還有個蓄水池。

你們哪個大隊沒有呢?

我們有在不下雨的時候努力深挖蓄水池,努力挖溝渠。

太陽那麼大,肚子裡又沒多少食,哪天不得暈過去幾個?

可俺們都沒停下來。

咱們都是靠天吃飯的農民。

所以不管啥時候都得想著我今天干的活兒,明天可能讓我受益。

溝渠是為了防澇的,蓄水池是為了儲水的。

沒有水咱們可以想辦法挖深井,找水源對不對?

不管多大的困難都得試試呀,不試驗你咋就知道不行呢?

所以,我們試了。

我們就往死了挖蓄水池。

我就想著萬一哪天下雨了呢,有這麼個池子我們能多存點水。

這不越挖越深,地下水就讓我們給挖出來了。

水的事兒解決了,那溝渠我們也必須拓寬呢。

不能只想存水不想排水吧。這兩項工作必須同時進行。

那挖出來的那些個土咋整?都堆那裡擱著嗎?那必須不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