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倩用眼神示意這是個啥玩意,馬縣長微笑。

“這裡是2000塊錢,是對你能把發電機的設計發明無償貢獻給國家的獎勵。

同時也是對帶走樣機的做出的補償。

科技研發都是需要經費的,

你小小年紀就能發明出這麼重要的東西,實在是不容易。

國家對此非常重視,你以後如果還有什麼發明,

都可以直接去縣裡找我或是由劉書記直接轉達。

咱們縣裡定會全力配合。”

周倩拿起桌上的信封,直接就把裡面的錢給倒了出來。

當著眾人的面,一張一張地數了起來。數完後微笑臉:

“縣長伯伯,剛好2000塊,需要我寫一個收條嗎?

我爸說這樣報賬就比較方便,不會出現冒領的情況。”

在場的人聽到都笑了。

本來馬縣長跟胡秘書看著周倩當面數錢,有點面子上過不去。

這有點像不信任他們一樣,可聽了周倩的話後釋懷了。

畢竟能發明出太陽能發電機的人,

怎麼可能是那種眼皮子淺的,只不過人家是在例行公事。

幾個人繼續聊了一會兒,許同志卻問周倩要電風扇的設計圖,

周倩的風扇設計三擋的調節功能,還是很有新意的。

他打算回去把辦公室裡的電風扇給改動一下,

周倩一聽就樂了。

好吧,反正這也不是什麼了不得的技術。

按照記憶給許同志畫了一份設計圖後,看向馬縣長要不要來一份。

當領會到周倩的意思,馬縣長當時就樂了。

“周倩小同志,你這可是立了大功了,這可是關乎咱們縣的經濟發展的。

你有什麼要求儘管提。”

周倩嘿嘿笑,豎起大拇指,

“上道,我家跟韓家這不是都在蓋房嗎,

之前我爸託人給買的水泥不太夠,您看能不能給批點。

還有白灰也是,都給咱們整點唄。我們給錢的。”

又迎來了一陣哈哈大笑。

周爸很是無奈地揉了閨女的腦袋一下,

“那就拜託領導們了。”

今天的會面皆大歡喜。周爸二天就拿著批條去拉水泥了。

縣長說話還真的算話。三天後,靠山屯終於通上了電。

周韓兩家的房子因為還沒有蓋好,所以扯過來的電線都直接接在了臨時小屋裡,

暫時能用,一個15瓦的小燈泡,窩棚裡就挺亮的了。

大隊部跟磚窯也拉上了電。

磚窯的曬場跟拖坯場晚上也可以照樣幹活兒了。

大家都在感嘆著電燈的便捷。

除了大隊長沒人知道這電為啥這麼快就通到了靠山屯。周倩深藏功與名。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兩個月過去了,周家跟韓家的房子都蓋好了。

內部裝修完全就是周爸帶著韓京墨親自弄的。

周爸為了新房用電穩定,把兩家的房子裡的電線都用上了空間裡的存貨。

這樣,家裡的電器同時開也都沒問題了。

當然了,這年頭能用的電器還真的都不多。

周倩家的廚房裡的電器是一個雙開門180L 的,上面的LOGO暴力去掉。

電磁爐跟電水壺這些也拿了出來。

日常廚房用完了,就算是在自家也都是把門給關上。

洗衣機就放在衛生間。

為了能在現實世界中用水方便,周爸又如法炮製了一個水塔。

其實這個所謂的水塔就是一個大塑膠水箱,有水龍頭的。

這個大的水箱是安放在室內的。

在設計房屋的時候,周爸就把兩家的房子舉家加高了。

這樣設計完後,本來應該是一個平房,愣是給弄出了一個閣樓。

水箱就設定在閣樓這裡。

這樣設計後,在一樓用水就很方便了,完全實現自來水的效果。

為了每天能快速注滿水箱,兩家院子裡的水井都下了水泵。

這樣每天早上只要把水泵開啟,水箱就能很快注滿水,保證一天的使用量。

當然水箱也是要定期清理的,周韓兩家清理水箱的活兒都由韓京墨包攬了。

房子蓋好了自然是得暖房的,周韓兩家同時舉辦了暖房宴。

除了大隊裡一些相處不錯的來了之外,張家也來人了。

這次張家可謂是全家總動員。

周媽這次算是見到了傳說中的大哥。

一個高壯的男人,長得跟周媽僅有三分相似。

典型的北方漢子形象,一開口聽著都震耳朵。

於是在擺宴席的時候,周媽特意把張家人都安排到了韓家的院子裡。

周韓兩家現在算是實在親戚,那張家自然就是親家了。

暖房宴,周韓兩家都沒讓人帶禮物過來,

周家也主要是想答謝一下之前斷親時候來幫助過的人。

之前都說好了要請那些漢子們喝雞湯的,那正好趁著暖房宴必須給補上。

飯菜自然也是要準備的豐盛。

暖房宴就以實惠為主了,畢竟來的人多。

紅燒肉燉土豆、五花肉燉粉條、小雞燉蘑菇、木耳炒雞蛋、炸豆腐丸子、涼拌野菜。湯品自然就是雞湯了。

二合面的饅頭,白麵多玉米麵少的那種。

菜樣數不多卻量大,全都用盆裝。

男人一桌兩瓶老白乾,女人就直接紅糖水。

這一天的暖房宴,可是又讓大隊裡的人說嘴了很久。

唯一不美好的就是周老太太帶著大房一家五口人都來了,兩手空空。

來了以後就想直接坐首位,讓大隊長給攔住了。

主位上坐的那可是馬縣長、胡秘書、劉書記、秦秘書,農機站趙站長居然也來了。

加上村裡輩分最大的張太爺。

這一桌子的人,周老太如果帶著他那幾個吃啥沒夠的子孫上去,

那他們靠山屯的人就能丟到全縣了。

周老太可是啥都不管,今天她就是來佔便宜的。

被大隊長給擋在後,周老太罵罵咧咧地就去了另外一桌。

這桌坐的是大隊長媳婦,李會計媳婦,三個小隊長的媳婦。

剛好湊滿了十個人。

周老太一坐下,就讓大兒媳婦,麻溜地把裝菜的盆子準備好。

邊等菜邊唸叨:

“遭瘟的玩意,家裡辦酒都不叫我這親孃。

有好吃的好喝的給外人吃,也不知孝順,不怕遭了報應……”

桌上的幾個人面面相覷。

這可真是的開了眼了,自已的親孃如此周媽親生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