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張大舅一家人,周倩跟著親媽圍著張姥姥聊天。

張姥姥回憶著之前張美好的窩囊勁兒,

越說越生氣,時不時地就要用手指戳周媽的額頭一下。

最後周媽直接遠離張姥姥。

“娘,你看你,一把年紀了,咋還學會動手了呢?

火氣那麼旺盛幹啥。這不都過去了嗎。

這人總是有想不明白的時候,我現在都想明白了,你老消消氣。

別因為著一些不相干的事兒生氣了。

行了,這天兒也挺熱的,我去給你做冰棒吃。

倩倩來,幫我把那個做冰棒的東西拿出來。”

周媽果斷閃人。

不然再讓老太太戳一會兒,額頭都得起大包。

當晚,張姥姥跟張姥爺都用上了周家的熱水器。

一邊用還一邊感慨這玩意還真好使喚。

太方便了,這先進的東西都能見到,這輩子也算是不白活了。

翌日,用過早飯,周爸就被大隊長派來的人給叫去了大隊部。

今天得開會。確定瓷窯的建立跟領導班子。

其實關於瓷窯的領導班子連選舉都不用,周爸當仁不讓地被確定為廠長。

周媽是技術顧問,韓京墨被任命為銷售部主管,

至於周倩,雖然設計圖紙是她出的,但是年紀太小了,也就沒她啥閒事兒。

周倩聽到這個訊息後,腦子裡只有一個詞“卸磨殺驢”。

可問題是現在磨好像還沒卸掉呢吧。

“算了,本大小姐,大人大量,就不跟他們計較了。”

安慰了一下自已後,就又開始去搗鼓東西去了。

之前把電風扇的設計圖給了機械廠,生產出來後,機械廠的效益不錯。

為了表示對周倩的感謝,機械廠給了周倩一個顧問的名頭。

當然名頭不能白當,每個月周倩會有42塊5毛錢的工資可拿。

對於這個工資,周倩拿的也算是心安理得。

不過也有跟機械廠達成協議。

周倩每設計出一款新產品,機械廠都要給她一筆獎金。

至於具體金額要看所設計的產品價值而定。

當時周倩只是呵呵了兩聲,就沒再說話。

整的機械廠廠長丈二和尚。

不知道哪句話惹了這個小姑奶奶不高興。

一個電風扇的圖紙讓自已獲得了一份在這個年代穩定的收入。

那夏天來了,就該讓大家都用上電冰箱呀。

於是乎,周倩開始根據上輩子製作迷你冰箱的圖紙,

再結合這個時代的技術背景,重新畫一份設計稿出來。

現在自已有合理的身份去利用機械廠的所有資源,那為啥還要在自已的空間裡搗鼓呢。

啥都是要有出處的,看這次機械廠能給自已多少獎金吧。

如果給少了,周倩決定噴機械廠廠長一臉的鹽汽水,

讓那顆滷蛋好好反省一下,別把小孩不當回事兒。

周倩有一個習慣,忙起來就會廢寢忘食的。

這不,都到中午吃飯的時候了,周倩還在書房裡畫圖呢。

心疼的張姥姥連著敲了兩次門,才把門敲開。

周倩伸了個懶腰。

活動一下肩膀,才走出書房。

“墨子,明天你跟我去一趟縣裡。”

說得那叫一個理所當然,也沒有問韓京墨明天是否有空,

反正在她的概念裡,只要她有空,那韓京墨是必須有空的。

韓京墨連想都沒想就點頭答應了。

答應完了後才反應過來,“你去縣裡幹啥呀?”

“我才設計了一款電冰箱,以機械廠現在的技術裝置,能做出來的。

我打算帶圖紙過去,先做個樣品出來,給姥姥家拿過去。

姥不是說家裡那邊也要通電了嗎。那大夏天的,必須得有冰箱。”

張姥姥夫妻倆,都是很吃驚。

張姥姥馬上開口阻止,

“你個丫頭,那冰箱是多金貴的東西,你咋說得跟大白菜似的。

還說做一個就做一個給姥家,你咋就那麼能呢?嗯?

你真能做冰箱?我大外孫女這麼厲害呢?”

說著嘴角就要咧到了耳根子。

周倩忍不住地翻了個白眼兒,

“姥,你合著沒聽清楚我說啥就開始不要不要了。

我能拿出來說明我有這個能力,您老呀,就給啥要啥得了,做個聽話的老太太。”

周媽那邊馬上呵斥,“怎麼跟姥姥說話呢。”

又轉頭對張姥姥跟張姥爺再吹一波周倩的發明。

一頓飯整的張姥姥兩口子云裡霧裡,像是做夢一樣。

萬萬沒想到,自家外孫女有這本事。

這不就是傳說中的大科學家嗎。

周倩哈哈大笑,

“姥,姥爺,我可不是什麼科學家,

頂多我是把人家科學家的技術照搬照抄,再重新組合一下。

我能現在懂得這麼多,能看了那麼多的書,

還多虧了當初姥姥姥爺開明,把我媽送去讀書呢。

我能認識字,都是我媽教給我的呢。

為了對姥姥姥爺當年的聰明睿智表示感謝,我們晚上吃牛肉吧。”

全家人……

下午周爸跟韓京墨繼續去大隊部那邊張羅瓷窯的事情,

除了要蓋窯外,還得把工人都確定下來。

在工人選擇方面,不論男女,只要符合標準的就招。

畢竟瓷窯跟磚窯還是有區別的,磚窯男人比較佔優勢,畢竟都是體力活兒,

瓷窯的瓷器在燒製前可都是技術活兒。

不說別的,就是第一步練泥,就是要將瓷土進行淘洗,去除雜質,然後用水進行調和、揉搓,

把泥團中的空氣擠壓出來,使泥團中的水分均勻分佈。

這就是急需要耐心跟細心的活計。

所以瓷窯的建立,可謂是靠山屯所有女性的福音。

先不說能獲得一份風吹不著雨淋不到的活計對於鄉下人來說有多難得,

就說未來如果能賺到了錢,在婆家的地位也會高起來呢。

所以瓷窯的建立,還真的是男人爭不過女人。

不過不管多少人爭搶都沒關係。

瓷窯不可能一開始就做得很大,也不可能把全生產大隊的人都招進去幹活兒,如果那樣,地誰來種。

而且,這跟體力活兒還不一樣,最起碼還需心靈手巧。所以前期人數固定。

當然,進瓷窯工作的人必須是要進行考核的。

怎麼考核呢,不需要幹別的,給每人一盆土外加一壺水。就自已和泥玩兒。

時間是一小時。一小時後看誰的泥和得好,誰就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