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國 ,有珍獸,大若虎,五采畢具,尾長於身,名曰騶吾,乘之日行千里。”

“又作騶虞,古之仁獸,非自死之獸不食。”

鄒虞的本體是神獸騶吾,自小沒殺過生。

釋迦摩尼曾經以去尸陀林吃腐食自助餐為由,想把她騙到了西方去當座駕。

到了西邊鄒虞才發現這群禿驢謊話連篇。

剛去西方那會兒,他們還會拿點自然死亡的動物屍體給她吃。

沒過多久,他們以“尸陀林裡面的鳥獸屍體被野生禿鷲吃完了,只剩人屍”為由,天天給她吃菜梆子。

鄒虞氣不過,釋迦摩尼討說法,底下的菩薩推脫釋迦摩尼不在,讓摩訶薩埵出來應付她。

摩訶薩埵與鄒虞交涉未果,見鄒虞轉身下山,不知道從哪裡掏出一根幹竹子,猛的把自已的脖子刺破,從山上跳到正在下山的鄒虞面前。

鄒虞被嚇了一跳,趕緊找在旁邊看熱鬧的禿驢們幫忙,那群禿驢怕被碰瓷,沒一個敢上前的。

摩訶薩埵沒救回來不說,那群禿驢還造謠,編了個“摩訶薩埵投身飼虎”的故事來歌頌那個瘋和尚。

作為謠言裡的大虎,鄒虞一氣之下回了東方。

回了東方,鄒虞化作人形在人間當了幾百年的大善人,白天當人,夜間就出去覓食。

鄒虞每到一個地方定居,過了沒多久附近就會出現一個亂葬崗。

有時候出現的不是亂葬崗,而是戰爭爆發後的屍骨坑,走哪兒哪兒死人,鄒虞那段時間都抑鬱了,她覺得自已不配當神獸。

那時候還沒有心理健康這個概念,鄒虞花了好長時間才從自我懷疑中走了出來。

一路走走停停,鄒虞見過了太多的世事變遷,後來她也明白那些慘案是人類的貪婪造成的,而不是她的出現造成的。

鄒虞本該欣喜,數百年的心結終於得到開解,但是她知道引發一切爭端的,都是華夏兒女,她無力為自已欣喜,反倒是陷入了更深的漩渦。

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天庭剛啟動封神專案,除了地府,天上、人間全都亂作一團,鄒虞也想過喊醒清政府,可終歸是有心無力。

直到日本侵華的時候,鄒虞的滿腔怒火終於得到了釋放。

在路過一座道觀時,鄒虞聽到一堆道士商量著一個不留的全部下山抗日。

鄒虞感受到了道家的大義,以人形出現在那群道士面前,又顯出原型,替下了年紀最小的道士,說能將他們全部帶回來。

臨行前,小道士問鄒虞,“大老虎,你們去抗日什麼時候回來啊”

鄒虞答道:“該回來的時候自會回來”

小道士:“要是回不來呢”

道長不願意鄒虞揹負小道士的希望,便主動替鄒虞回答了小道士的問題。

“要是回不來……那便不回來了吧。”

鄒虞帶領著那群道士下山了。

以鄒虞的能力,的確是能將所有道士都帶回道觀的,但是他們不願。

即使高燒,嘴裡也高喊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那群道士連傷都沒好透,就繼續上了戰場。

鄒虞食了言,帶著滿身傷痕的道士們回了道觀,化作人形在小道士面前低下了頭。

小道士年紀小,卻深知世道艱難,他的父母就是被日本人殺死的,他在死人堆裡躲了一宿後逃了出來,帶著滿身的屍臭味一路乞討流浪,被下山的道長收養,帶回道觀,在道觀裡生活了三年。

三年來,道長們每每下山,回來時都會帶著同樣的傷痕。

三年來,道長們教他讀書識字,教他禮義廉恥,也教他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三年的時間對於鄒虞來說並不長,但是對於小道士來說,三年已經佔據了比他生命三分之一的時間更多的時光。

紅著眼睛為道長們做了一場不倫不類的法事,小道士又去菜園子摘了幾顆菜,做了一頓晚飯。

說是晚飯,實際上連粥都稱不上,碗底有還有一些能填飽肚子的白色土塊充當米粒。

小道士吃的很少,留了一大半給鄒虞,見鄒虞不吃,小道士勸她。

“老虎姐姐,道觀裡的食物都送給山下的百姓了,你先隨便吃點填飽肚子,晚上我去後山做幾個陷阱,明天你就能吃上肉了。”

鄒虞在道觀留了下來,頭髮高束,做起了女道長,把小道士養大成人,又讓小道士繼承了道觀。

美中不足的是,鄒虞的野性也讓小道士完美的繼承了下來。

鄒虞給小道士講自已的過去,講劉沉香的封神專案,也把外面發生的非人生靈跟著人類一起鬧革命的事情說給了小道士聽。

小道士從此不敬天不敬地,只信奉人定勝天,活脫脫的從一個小瘋子變成了老瘋子。

小道士油盡燈枯之際,鄒虞沒有看到前來接引的仙人,又守了他幾年,趕跑了無數鬼差。

等了三年,鄒虞等到了和黑白無常一同前來的諦聽。

諦聽來了三次。

第三次,小道士的魂魄跟著黑白無常走了。

鄒虞得了帝聽的承諾,也對諦聽回以承諾:百年之內必下山,輔佐沉香殿下。

又過了幾年,小道士變成了小道徒。

這一世,小道士沒有悲慘的身世,他出現在道觀裡純粹是因為他對懟天懟地懟空氣,又過度自我,從不在自已身上找原因。

父母管不住他,於是送他來山上修身養性。

鄒虞也管不住他,或者說鄒虞捨不得管他,她只想讓小道士這一世開心順遂。

直到有一天小道士下山買菜,帶著一腔怒火回了道觀,晚上又偷摸下山把那賣菜的壯漢揍了一頓。

小道士的因果亂了。

鄒虞等著小道士長大,卻在一次下山途中等到了道觀裡五名道士和五名香客被殘忍殺害的訊息,小道士也在其中。

這一次鄒虞沒有再守在小道士身旁等著鬼差前來,她直接下了山,找到諦聽,在A市戴上了警帽。

在山上守了近百年,是時候繼續守衛人間的太平公正了。

—————————

尸陀林佛教僧侶的最終歸宿,《西遊記》裡的獅駝嶺其實就是指尸陀林。

“摩訶薩埵投身飼虎”是佛教典故。

抗日期間確實有很多道士下山抗擊日寇。

白色的土是觀音土。

小道士知道了神仙也會維權,自然不信鬼神,只信自已,符合當代道士的發瘋精神。

諦聽算是專門去請鄒虞的,三顧茅(道)廬(觀)

道士下山買菜被嘲笑,回頭越想越氣又下山把賣菜的揍了一頓,好像也是網傳的真實事件。

道觀殺人案也是真實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