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蘇然來到大宋已然月餘。對於習慣了大都市生活的他來說當真是一種新奇的體驗。

在這段時間裡,蘇然身著一襲道袍,持一柄浮塵,仿效古代道人那般雲遊天下。他一路上風塵僕僕,或是為人消災解厄,排憂解難;或是施展妙手仁心,行醫治病;又或是漫步於名山大川之間,領略自然風光,感悟天地之道。

這一日,蘇然來到了瀝泉山附近。此地風景秀麗,山清水秀,傳聞甚多。據說當年岳飛年少時曾遊歷四方,以增廣見識。某日,他途徑此處,發現一泓清泉,其水清澈甘甜,名曰“瀝泉”。正當岳飛口渴難耐,欲上前飲水之時,泉眼中猛地竄出一條巨大的蟒蛇。岳飛毫不畏懼,與蟒蛇展開一場驚心動魄的搏鬥。最終,他成功地將蟒蛇制服,並掄起它用力撞上一旁的巨石。剎那間,巨石轟然碎裂,而那蟒蛇竟化作了一柄鋒利無比的長槍。此槍通體黝黑,寒光四射,槍身上鐫刻著“瀝泉神矛”四個大字,彷彿蘊含著無盡的神威。

自此以後,這柄瀝泉槍便成為了岳飛的心愛兵器,伴隨他南征北戰,屢建奇功。然而,世事無常,英雄終遭奸臣陷害。岳飛含冤而死之後,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瀝泉槍化為一條靈蛇,默默守護在岳飛的墓前,以示忠誠。

蘇然聽聞這個故事,心中感慨萬千。他不禁對那位忠勇雙全的嶽將軍生出無限敬仰之情,同時也對這神秘的瀝泉槍充滿了好奇。於是,他決定登上瀝泉山,探尋這段傳奇的遺蹟……。

“不過話說回來現在的岳飛應該還是個孩子,瀝泉槍估計不到出世的時候,不如去找找周侗看看能不能學兩手厲害武功。”

剛剛準備離開,忽的,天空下起了雨,不一會雨越來越大。其中還夾雜著轟轟雷隆,刺目閃電。

咔嚓

就在蘇然躲入一處山洞準備避雨時,一道閃電擊中了對面山頭的一棵大樹亮起了道道火光。

半晌過後,雲散風歇,雷停雨收。

蘇然尋到了那棵被雷劈的樹不由心中大喜。

“竟然是千年雷擊棗木,真是運氣來了擋都擋不住!這可是製作到家法寶的好材料,這會這是撿到寶了。”

二話不說,先收為敬。

在小洞天裡待了足足七天,蘇然心情大好,看著面前的幾件寶貝自得不已。

“六丁六甲印,九天玄女印,雷霆都司印,天蓬尺,五雷號令以及七把雷擊棗木符劍,雖為木質但卻被蘇然加入了二兩星辰金砂堅韌鋒利都不下於神兵利器,更可以御劍術中的養劍之法不斷加入各種靈材祭煉,不錯以後貧道也是有法寶的人了!”

蘇然將法寶收入囊中,繼續踏上旅途。沒走多久,他遇到一位衣衫襤褸的青年躺在路旁,看起來像是受傷了。

蘇然立刻上前檢視,發現青年還有呼吸。他運用所學醫術,為青年治療傷勢。

青年醒來後感激涕零,告訴蘇然自已名叫鍾離昧,是一位江湖人士。他在途中遭遇強人搶劫,身受重傷。

鍾離昧見蘇然身手不凡,心地善良,便請求他幫忙除掉那幫強人,為民除害。蘇然欣然答應,跟隨鍾離昧找到了強人的藏身之處。

一場激戰過後,蘇然憑藉著高超的道法和法寶的威力,成功擊敗了強人。鍾離昧對他更加欽佩。

在與鍾離昧的交談中蘇然也得知了鍾離眛和周侗同在四十里外的麒麟村,也曾受過周侗指點武藝,只是他習武時過了最佳年齡。

蘇然和鍾離昧繼續前行,來到了一座繁華的城鎮。鎮上車水馬龍,人聲鼎沸,好不熱鬧。

蘇然和鍾離昧在鎮上找了一家客棧歇息。

次日,經過半晌的趕路,蘇然終於抵達了麒麟村在鍾離昧的帶領下,見到了傳說中的陝西大俠鐵臂膀周侗。

這傳說中的大俠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彪悍,魁梧。

彷彿一個人站在這裡就是一支戰無不勝的軍隊。似一杆挺立的長槍大戟般威風凜凜。

“在下蘇然見過周前輩,就聞前輩陝西大俠之名,果然聞名不如見面,見面更勝聞名!”

周侗豪爽地笑了起來,“哈哈,小夥子,不必拘束。我聽鍾離說起過你救了他一命,多謝你了。不知你找我何事?”

蘇然恭敬地說道,“前輩,晚輩對武道頗感興趣,聽聞前輩乃是武學大家,特來向前輩請教。”

周侗眼中閃過一絲讚賞,“嗯,你倒是有些誠意。不過我的武功並非輕易傳人,你可有所覺悟?”

蘇然堅定地回答,“晚輩明白,學武之路艱辛異常,但晚輩有恆心和毅力,願受任何考驗。”

周侗點了點頭,“好,既然如此,你可隨我到後院試試身手。若你透過我的考驗,我便傳授你一些武藝。”

蘇然心中一喜,跟隨周侗來到後院。周侗簡單地展示了一套拳法,剛勁有力,氣勢磅礴。蘇然看得如痴如醉,暗自下決心一定要學會這套拳法。蘇然全神貫注地模仿著周侗的動作,一招一式都力求準確無誤。他的汗水溼透了衣衫,但眼神中卻透露出不屈的堅毅。

周侗在一旁觀察著,不時地點點頭。他看出蘇然確實有練武的天賦和熱情。

演練完畢,周侗走到蘇然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不錯,你的根基和悟性都很好。從今天起,你便是我的弟子了。”

蘇然欣喜若狂,連忙跪地叩頭,“謝師父!徒兒定當勤奮學習,不辜負師父的期望!”

從此,蘇然便在周侗的指導下刻苦練功。他堅信,只要努力不懈,總有一天能夠成為像師父那樣的高手。

時光荏苒,轉眼間三月過去了。蘇然的武藝在周侗的悉心教導下日益精進。

這日,蘇然正在庭院中練習劍法,只見他身形靈動,劍勢如風,一套劍法使完,行雲流水,毫無滯澀。

周侗在一旁看著,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他開口說道:“蘇然,你的劍法已有小成。為師今日再教你一套槍法,此槍法乃昔年五虎上將常山趙子龍所創,共有七路,一路七式。共七七四十九式。盡得槍中之變化,或正或奇或詭,開槍法之先河,此槍名曰《七探盤蛇槍法》你務必用心研習,必有收穫。”說著,周侗拿出一杆丈二長槍,舞動起來。長槍在他手中猶如一條蛟龍,靈活多變,威猛無比,一時槍隨人走,一時人隨槍動,當真是一點寒芒先現,隨後槍出如龍。

蘇然瞪大了眼睛,靜靜地看著,將每一個動作都深深地印在腦海中。待周侗演示完畢,蘇然接過長槍,按照師父所授法門練習起來。

起初,他還有些生疏,但隨著反覆操練,逐漸掌握了要領。蘇然越練越起勁,不知不覺已至日暮。

周侗見狀,微微點頭,說道:“今日就到這兒吧,日後多加練習,定能更上一層樓。”

蘇然擺個收槍式,向周侗行禮道謝。師徒二人相視一笑,身影漸漸被夕陽的餘暉拉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