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我已經徹底想通了,放棄了招攬人才的設想,太不切實際了。安心提升領地內兵力和兵裝才是正經,如今公孫瓚被袁紹大軍臨近,只需要我們積攢兵力,到時候只待公孫瓚還剩一口氣,我就立即猛虎出山,然後趁人不備一擊必殺,俗稱的摘桃子。為了快點爆兵和爆裝備,無論幹什麼,現在全都是三人一塊上,一塊徵兵,一塊巡查,一塊生產戰馬。不過,說實話再怎麼努力,由於手底下沒人,速度實在是快不起來,這不,咱這邊兵力才三萬多,戰馬才兩萬多,人家那邊戰鬥就已經停止了。一代梟雄公孫瓚被南皮的袁紹勢力一頓暴打打出了翔,走向了覆滅。這下壓力大了,萬一袁本初修整完畢大軍壓境,又是一場苦戰,甚至是更艱難的苦戰,唯一的好訊息就是,公孫瓚雖然滅亡了,但是麾下很多人才都分散到了全國各地,襄平城內就是反反覆覆的幾個人,田豫,田疇,徐邈,公孫續,焦觸,王鬥,關柔,沒說的,別人通通不管,逮住田豫就是瘋狂登庸,誰讓他智力高達到71呢,到時候就有軍師了,可以省出很多麻煩,不過這個登庸的難度是真的大,三人輪番上陣好幾次都沒成功,一會兒又跑沒影了,只能把精力轉移到別人身上,結果還是沒收穫,經過反反覆覆地折騰,連爆兵大業都不管了,總之就是豁出去了,不成功便成仁。原本以為沒有任何希望了,只能靠公孫家三人艱苦創業了,沒成想,田豫又回來了,沒幾個回合居然招降成功了,得虧當初沒有殺死公孫瓚,不然就跟人家結下樑子了,招降武將都是大問題,田豫一拿下,立刻升職為軍師,同時,果斷給其升職加薪,調整官職。同時再次傳來好訊息,說劉備軍勢力,成功攻克了袁紹軍勢力起家的地盤南皮城,如今袁紹就只剩下一座剛剛佔領還百廢待興的殘破之城北平城,城內文武四十餘,比起當初盤踞北平城的公孫瓚的十二三個人可是強大太多了,這要是讓咱給吸收了,馬上就單車變摩托了。想到這不知道為什麼突然想到了當年的滿清入關,也是一開始人員極度稀少,吹牛說大清擁有二十萬八旗鐵騎,但根據一本名叫《兵敗山海關》的著作記載,多爾袞領清兵入關打李自成的時候是滿洲八旗兵七萬人,漢軍旗三萬人,蒙八旗三萬人,滿打滿算才十三萬,不管是李自成還是吳三桂還是哪路軍閥,只要敢咬牙跟清軍硬碰一下子,大清就得傷亡慘重,結果就因為進了北京城,還一下子收編了三四十萬的大軍,一下子獲得了巨大的力量,立於不敗之地了,乃至於最後橫掃天下如卷席。陣勢之大令人髮指,當多鐸充滿信心地率領純種的滿洲八旗兵去攻打富饒的江南的時候,由於江陰軍民堅決抵抗了一下子,結果就死了三萬,個人感覺,再死三萬,大清自動就滅亡了,都不用返回關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