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鳴寺。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徐長卿的年歲還小,也不急著出仕,這段時間朱棣在忙碌著登基的事情,也自然沒有再來雞鳴寺找徐長卿問策。

對於自已幾斤幾兩,徐長卿可以說相當清楚,所以來到了這個世界以後,經過了姚廣孝的教導。

儒家領域,徐長卿差不多融會貫通,畢竟學會儒家,才能夠知道怎麼對付儒家。

他要改造大明的話,不僅要獲得皇帝的認可,還要改變大明的程朱理學。

思考了一會,徐長卿覺得沒有什麼,比起王陽明的‘心學’,更加適合改造儒學的了。

“今天的功課,你可成完成了?”

姚廣孝對著徐長卿說道,徐長卿則是在此刻微微頷首,“回師傅,功課已經完成,您佈置的作業,弟子也抄寫完畢。”

作為姚廣孝的弟子,徐長卿自然是有功課的,這也是為了對於徐長卿的考校。

“為師看了,你對於儒佛兩道的學問,精進的不錯。”

姚廣孝點了點頭,有些好奇的看著徐長卿,“如今,燕王殿下已經登基為皇帝,你現在可否有出仕的打算。”

“你雖然年輕,但是有為師的庇佑下,在大明官場勢必可以扶搖直上。若只是安心的想作為陛下的幕僚臣子的話,那隻能隱於幕後。”

說到這裡,姚廣孝不由得一嘆,“你胸中韜略,當時的確不應該如此狂妄,命名為屠龍術。”

“師傅,你都說過多少回了。”

徐長卿不由得苦笑了一聲,對著姚廣孝而道,“走一步算一步,而且我相信陛下不會如此短智,陛下可是雄才大略的君主。”

“罷了罷了。”

見狀的姚廣孝,也沒有繼續多說什麼了。

這時候,雞鳴寺外,朱棣和燕王妃徐妙雲,帶著一眾侍從隊伍,已經來到了雞鳴寺。

“哈哈哈,老和尚孤又來找你了,你不會趕客吧。”

朱棣爽朗的話語響起,讓姚廣孝不由得一笑,“怎麼會呢,雞鳴寺殿下來去自由,老和尚我從不會趕客。”

“而且,殿下和王妃能夠到來雞鳴寺,小廟也算蓬蓽生輝。”

姚廣孝笑道,而徐長卿則是也在這時候躬身行禮,“見過殿下和王妃,還有世子殿下。”

徐長卿看了一眼,心中不由得有些驚訝,他沒有想到這次不僅朱棣來了,他還見到了燕王妃,即將成為皇后的徐妙雲。

以及如今還是世子的朱高熾,另一個在朱棣身邊乖巧的小孩子,應該就是朱瞻基了。

至於另一個宮裝少女,徐長卿猜不出來。

“你就是徐長卿。”

朱瞻基奶聲奶氣的聲音響起,不由得開口詢問道,“爺爺聽說你很厲害,是怎麼個厲害法。”

“哈哈,這是孤的孫兒,叫朱瞻基,你可不要怪他無禮啊,長卿。”“”

朱棣擼了擼鬍鬚,不由得一笑道,“孤跟他們說,你胸中有著萬千韜略,所以就想著帶著世子和孤單孫兒見識一下。”

“她是咸寧公主,也是孤的女兒。”

朱棣開口介紹了一下,讓徐長卿趕緊行禮。

“好了,也沒有必要有那麼多禮節了,高熾你不是想見見,提出了‘攤丁入畝’的賢才嗎?”

朱棣指向了徐長卿,不由得一笑道,“他就是徐長卿,老和尚他唯一的弟子。”

“父王,可否讓兒臣考校一番,既然是道衍先生的弟子,必定有真才實學。”

朱高熾看了過來,眼眸中對著徐長卿露出了好奇之色,不知道徐長卿如何想到,‘攤丁入畝’這樣破天荒的良策。

“可以,老和尚孤讓高熾考校一番,應該不過分吧。”

朱棣則是看向了姚廣孝道,一旁的姚廣孝很快點了點頭,“世子儘管問吧,我的弟子學富五車,定會給世子滿意的答案的。”

“弟子遵命。”

徐長卿點了點頭,心中也有點緊張。

“長卿啊,你是道衍先生的弟子,我就不考你儒學之類的了,你應當擅長的是實學。”

想了一會,朱高熾將準備好的問題提出,“如今,國家財政艱難,你心中有著萬千韜略,有關於‘轉移支付’的策略,我已經和大臣們商討該如何執行了。”

“除了比較難實施的‘攤丁入畝’,長卿可有良策獻上。”

朱高熾的疑問,讓徐長卿不假思索的開口道,“開海禁,提商稅,大明無憂矣。”

“開海禁,提商稅?”

朱棣沉聲說道,看了一眼徐長卿道,“你可知,太祖皇帝曾經有禁令,片板不可下海啊。”

“而且,提商稅的話,那麼言官清流,可是會抨擊朕與民爭利。”

朱棣的話語,顯得意味深長,他看了一眼徐長卿,徐長卿要是不說了所以然來,他可是要好好處罰一下徐長卿。

“殿下,太祖皇帝祖制,未必不可以改,殿下乃雄才大略的君主,又豈會拘泥於小節呢。”

徐長卿一笑,對著朱棣說道,“殿下也可以聽我微微道來,開海禁和提商稅,如何能夠增強國家稅收。”

“你且說說。”

朱高熾也好奇的看了下徐長卿,很好奇徐長卿可以說出些什麼所以然來。

“陛下可知,前元如何能夠佔據廣袤疆土,而兩宋如何能夠在遼金還有前元的威脅下,延續三百餘年,其原因就是開海策。”

徐長卿語氣頓了頓,繼續開口說道,“世子,長卿可問一句,大明如今的稅負是多少呢,每年可以收大概多少的稅。”

“如果估算一下的話,如今朝廷是按照兩稅法收稅,分夏,秋兩季,田畝的稅收,可以收到兩千七百萬石。”

朱高熾想了一下,對著徐長卿說道,“我大明稅收,比起兩宋或者前元如何呢?”

“回世子殿下,如果開海禁,恢復宋時的商稅的話,我敢說絕對超過兩千七百萬石的田賦。”

徐長卿躬身說道,“按照估算白銀估算的話,大明一年也不過兩千萬兩,而兩宋時期稅收,可以達到一億兩白銀。”

此話一出,直接讓朱棣和朱高熾心神一震。

“一億兩白銀,怎麼可能?”

毫無疑問,朱棣被震撼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