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知宜看著陸續的進門的李曉清和趙招娣也回來了。

她們三人吃的都一樣,一人兩個玉米窩窩頭和飯盒裝著炒白菜,和水煮青菜這些。

譚晶晶見著夏知宜自已開火煮著大白包子,還有肉醬這些,沒有吭聲。

她把飯菜放著桌子上,自已坐在炕上呆坐著。

她沒想到吃大鍋飯能這樣清湯寡水,一看到飯菜就沒有食慾,她吃了一個窩窩頭,就再也不想吃了。

肚子餓的在叫喚,她轉身從包裹裡翻出帶來的餅乾,慢慢的吃了起來。

“好難吃……”李曉清坐著後吃了一口,忍不住吐了出來,玉米窩窩頭做的粗糙,硬的難吃,還有炒白菜和煮青菜,油都不放,鹽也少的可憐,淡得味道都沒有。

李曉清吐了出來後,也不想再吃第二口,自已炕上坐著吃糕點。

坐在對面的趙招娣聞言,默默的吃著,再難吃她也得吃,她下鄉來只有一點點的糧票,就沒有任何東西了。

她不像她們,能有那麼多東西帶來。

屋裡一時無言,只聞到包子的肉香味。

譚晶晶聞著包子味吃著餅乾越吃越覺得乾巴,無味。

夏知宜在譚晶晶和李曉清的窺視下,從容的吃著包子。

這年頭,飯都吃的困難,有點好吃的誰不是藏著掖著。

如果你拿好東西出來分享,別人還當你是冤大頭。

“這破地方一點也不好,我想回家了。”吃著糕點的李曉清想哭,這跟她想象的下鄉一點也不一樣。

“我也想回家。”譚晶晶默了默片刻道。

她剛在外面聽了有的知青已經在這待了八九年,能回城都是家裡有關係能安排到城裡工作的才可以,有好多都認命的家給了當地結婚生子,只有極少的還抱著一絲幻想等著回城。

吃過午飯後,宋華和範勇找來了。

“你們午飯也沒吃啊!”宋華進屋後,見著桌子上的飯菜頓了一下,他和範勇也是搭夥吃大鍋飯,中午也是沒吃好。

“一點也吃不來,味道都沒有,還又硬又難吃。”李曉清見宋華來了後,委屈的訴說著。

“既來之,則安之,別想那麼多,儘快適應吧。”宋華心裡嘆了一口氣。

範勇:“就是,別想那麼多,你們收拾整理好了嗎?我們來參觀參觀你們住的地方。”

夏知宜靠著炕邊,沒有參與他們,心裡一直想要搬出去自已一個人住。

傍晚,大隊長楊愛國領著他們剛到的知青逛著村裡和地裡。

一邊走一邊向他們介紹著平時生產隊裡要做的活,有的種地,有的鋤草,有的餵牛,有的養豬,餵牛和養豬要包括打豬草,會計和記分員基本是村裡人當等等……

範勇和宋華被安排明天跟著隊員去挑水然後澆田地,譚晶晶和李曉清鋤草,夏知宜和趙招娣負責打豬草餵豬。

乾的越多工分才會越多,一天的任務完不成還會倒扣工分,到時候會挨批評和沒糧食。

輕鬆的活沒人會去幹,嫌棄工分太少,都不夠養活自已。

譚晶晶和李曉清聽到夏知宜被分去餵豬,心裡有些高興,因為她們覺得餵豬這活挺髒挺臭的。

楊愛國原本想叫女知青都去鋤地的,只是一個看著柔柔弱弱的,一個瘦弱如柴,別第一天干活就給病倒了,還是穩著點來,先讓她們幹兩天後在看看情況。

隨後向他們實踐一下活是怎麼幹的,打豬草是怎麼打的,豬是怎麼喂的,鋤頭怎麼用的。

怕她們不認識豬草,他先田坎上扒拉一下,把豬草找出來讓她們看一眼,還細心的讓她們也在田坎草堆裡找一下。

夏知宜聞言,蹲著地上,看著這不怎麼密集的草,扯了兩三根出來,“這個?”

“對,長這樣的就是豬草。”

“你找的也對。”

楊愛國笑著點了點頭,沒想到這兩個瘦弱的知青挺聰明的,“今天就教到這裡了,有什麼不明白的,多問問隊里人,明日早點來上工。”

……

回到知青處,夏知宜剛坐上休息,徐桂花就帶著她要的東西過來了,還幫到拿了她寄到這裡的包裹。

“徐姐,真麻煩你了。”夏知宜接過暖水瓶和盆還有一大包的包裹,挪這包裹進去放好後,轉過身向徐桂花道謝。

徐桂花擺了擺手,笑道:“麻煩啥,以後缺什麼東西找我就行。”

送走徐桂花後,轉身就見屋裡的譚晶晶和李曉清一臉憤恨的盯著她。

夏知宜不理會,進屋裡就去小爐子上燒火做飯,懶得動手,繼續拿著剩下的兩個包子蒸著,也不管她們去不去吃飯。

譚晶晶和李曉清不想去吃大鍋飯,繼續翻著包裹拿吃的出來,只有趙招娣拿著飯盒去吃大鍋飯。

夜晚,夏知宜躺在這陌生的地方,聽著譚晶晶和李曉清兩人時不時的翻身,有些煩躁。

躺了許久,迷迷糊糊的睡了過去。

……

翌日,夏知宜和趙招娣去山上打豬草,剛開始夏知宜還割了一會,看揹簍裡滿三分之二了,就不想動了。

看著前面還在默默的割豬草的趙招娣,夏知宜想問她手不疼嗎?

腳不麻嗎?

腰不酸嗎?

她握著鐮刀一會兒,手心都快起泡了,現在已經紅了。

一直蹲著割草,腳都麻了,都快站不起來了。

“休息一會兒再幹吧!”

趙招娣聞言,握著手中的鐮刀頓了一下,片刻也坐著休息一會,眼角餘光悄悄地打量著夏知宜。

休息了一會兒,趙招娣又繼續幹著。

夏知宜見狀,看著手中已經被豬草汁染髒,手心生疼,還無力,握著鐮刀割豬草,越割越慢。

最後割不動了,夏知宜等著趙招娣割了一會,倆人就抬著一揹簍草回去了。

抬著豬草路過田地,路過的嬸子大娘都望了一眼。

嬸子大娘等人走後,忍不住議論起來。

“果然是城裡來的人啊,一揹簍的豬草,都不壓實。”

“是啊,這豬草能多重,還要兩個人臺?”

“一個柔柔弱弱的,一個瘦瘦的,一看就是不好生養。”

“對對對,以後找物件都不能找這樣的,尤其是那個柔柔弱弱的,一看就生不出來。”

“俺不想我家鐵柱娶這樣的,他敢我就打死他。”

“俺也是,俺家狗娃子幹,我也打死他。”

“這樣的娶回去,只能當祖宗供著。”

在她們人眼中,只有勤快能幹,腰粗,屁股大,家裡家外都能幹才是心中想要的好兒媳婦。

她們想著回家後就囑咐著自家兒子少跟知青的接觸,也別去知青處,更不允許看上那個柔柔弱弱的叫夏知宜的女知青,她們是一百個不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