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軍不要蘇禾的錢,只要她們家的兩分旱田。辦了交換手續,蘇禾不好意思,讓蘇田去鎮上了買了兩個豬蹄,幾斤五花肉,又做了一大鍋包子子送到五叔公家。

“這包子不錯。”五叔公年齡大了,吃米飯什麼的不帶勁,吃包子什麼的剛剛好,他特別喜歡吃。

“我家弟弟這幾年在外面,別的沒學到,就在飯店裡學了點手藝。”蘇禾不能說是俏俏的手藝。

俏俏去過最遠的地方是縣城,麵食又不是他們當地的特長,說是俏俏做的,也得有人相信。

“學到了手藝就是好事,以後生意好了,再到鎮上或者縣裡租個鋪子,不怕沒有生意。”現在政策好了,只要你有想法,敢想敢幹,這些不再是夢,可以實現的。

“還遠著呢。”蘇禾笑著:“五叔公,您要是喜歡吃,我以後每天都給您送來。”

“不用,不用,你們還要做生意賣錢呢。我要要想吃,會讓孩子們來買的。”五叔公擺手:“天天吃也不行,我們習慣了要吃些米飯,不吃跟沒勁一般。”

“您呀,如果想吃直接到我們家來,我們每天都會留一些在家裡,您要是過來,隨時都有。”

地基有了,自然要開始起新房的事了。起新房不是小事,這中間涉及到的事情不少。

要看日子,請師傅,還要看材料買材料這些。

蘇禾之前幫著家裡起過新房,對於起新房的流程還是懂的。蘇田畫了一個大概的結構,蘇禾看了之後不太滿意:“會不會太大了,還是不要起太大,夠住就行。”

最重要的,房子太大也惹人眼,不好。

俏俏看了一眼,決定起一棟二層小洋樓。現在這個年代,在農村,特別她們這裡還是落後的小山村,電都是去年才通上的,不要說小洋樓什麼的,還沒有人開始建。

在舅舅的草圖上改了改:“ 我覺得城裡的小洋樓挺好看的,我們這裡也能建吧。”

蘇禾不同意:“不要吧,建小洋樓好貴的,聽說要用什麼……。”

“那叫鋼筋,小洋樓要用鋼筋,還要打地基,這樣建起來才結實又牢固,而且想建幾層就可以建幾層。”蘇田之前幹過建築工,這些基本的東西還是清楚的。

“對,聽說不便宜,一棟小洋樓下來要兩萬多吧。”起個泥磚的房子才幾千塊,起小洋樓要兩萬多。

就是錢多的也不能這麼花。

“小洋樓確實好看,就是有些費錢,姐要是同意的話,我當然也是同意的。”

俏俏挺想建小洋樓的,想了想她以後不一定會在這個小山村待長久,有這個錢不如到城裡買一套呢,還能升值:“我們家現在這個條件確實不行,那就算了吧,等以後我們有錢了到城裡買。”

“不過自來水這個還是要裝的,要不然我們家包子生意大了,挑水都是個問題。”一天好幾趟的擔。

“對,裝上自來水,再建個大點的廚房,我們再建個大點的衛生間。”

“衛生間可以設計成城裡那樣,就是不知道有沒有會裝化糞池。姐你如果相信我的話,我可以試試。”

蘇禾聽不太懂,但村裡的人都沒這麼弄過,不太確定行不行:“會不會好大味,要是裡面或者外面味道好大,就不要弄了。村口就有茅廁,走幾步路的事情,也不會太麻煩。”

“沒有味道,就是大夏天也不會有味道。”蘇田拍胸脯保證:“放心交給我,我來弄。”

蘇禾還是請的黃師傅來建新房。

看了蘇禾他們的稿紙後,黃師傅有些懵:“現在村裡沒有這麼建的人,你們要這樣建。”

“對,我在外面幫人家建過,很實用。黃師傅,跟你商量件事唄。”蘇田給黃師傅捲了一根菸,到一邊說話。

黃師傅吐出煙:“你是說,這個化糞池的技術你教給我?”

“我也不收你學費。”

“這個我聽說過,聽說現在城裡的人都有建這個,有些村裡也有在建,我如果想學也有路子。不過要看看你家的效果,如果效果好的話,到時我就不收你們家幹活的工錢了。”

“絕對沒有問題,我以前在城裡也少幫人家搞。”

“先看看效果吧。”黃師傅對於蘇田不是很信任。

在一般人看來,蘇田在外近十年,沒有掙著錢回家,就是沒有本事的標誌,至於他的話也沒有多少可信度。

至於家裡的門窗這些,得找木工師傅,黃師傅的舅子就是木工師傅,就把這話一塊給了他們。

蘇禾他們每天也不用到新房那裡幹活,偶爾過去。她只要負責給幾位師傅做飯就行,就中午一頓,早飯和晚飯是不管的。

建新房的事情搞定了,楊俏俏看了一眼空間裡的幸運值,已經七千多了。

之前賣靈芝的六千,李氏給的五百,還有這段時間賣包子的收入都加進去了。

空間幸運值足夠,她可以再上一趟山了。

這次多花點錢加大搜尋範圍,看看能不能搜尋到什麼有用的線索。

拖的時間越長,希望越渺茫。

“舅舅,我想再去後山看看。”楊俏俏小聲與蘇田道。

“你不會還想去山上碰運氣吧,可不要去了,上次是我們運氣好,但也差點運氣不好,那頭大野豬你忘了。它這會不定早出來了,正在哪個樹底下等著我們呢。”

“可是我還是想去山上看看能不能找到爸爸和弟弟的線索呀,萬一我們 漏了哪裡呢。我都不敢跟媽說,怕她傷心。”

蘇田抿唇,曬得漆黑的臉上看不出表情,最後點頭:“行,我們就再上一次山。上山得早上去,這麼說來,我可以休息一天了。”

“以後也不用天天去了,總共有那麼些村子,天天去人家也煩,我們隔三差五的去一趟就行了。”剛開始大家可能吃個新鮮,久了就不覺得了。

隔三差五的走一趟,比天天去的效果肯定要好。

“果真還是你最懂我,衝你這句話,明天舅舅也帶你進山。這次我們要多帶點裝備,要是再次遇到野豬什麼的,不能把它放跑了,看看能不能搞回家。”

只要體型不是太大的那種,想來還是可以想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