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膳後的李老二正在書房中批閱著奏摺,突然就有內侍來報說房玄齡、秦瓊等人求見。也沒多想,就讓房玄齡等人進到書房,李老二看著逐漸進入的眾人,才發現肯定有大事,要不然這群人不會同時來見自已。李老二急忙站起來對著為首的房玄齡、李靖、秦瓊問道:“眾卿家這時候來,可是有什麼大事發生?”

房玄齡等人對視了下,房玄齡站出來說道:“陛下,今日晌午我等眾人去叔寶家見了秦楓,席間談論起其師傅,可他也不清楚他師傅的名諱,只見過師傅的遺物中有一枚私章,刻著:‘武穆岳飛’四字,吾等猜測,其師尊或許就是這個叫岳飛的人了。現在過來,一方面是告知陛下此事,一方面是由於席間提及對付東突厥的戰策,秦楓提供了數計,我等對其進行了討論及一些細化,現在呈報陛下,也想再完善完善,好安排人開始實施下去,雪我渭河之恥。”

李老二聽完,趕緊讓眾人坐下後,由房玄齡、李靖幾人敘說這幾個計策,在場的眾人也紛紛開口繼續查漏補缺的補足這些計策裡的漏洞等問題。畢竟秦楓並不瞭解大唐朝廷現在的內部情況,也不清楚突厥情況,所有計策可以說只是個大致的方針計劃,更是缺乏其中的詳細操作。李老二與眾臣一直討論到日落西山,才逐步把所有的計策添補完畢,就等著後面安排合適的人員實施了。

另一邊的秦楓在陪著眾位史詩級人物吃完午膳後,就找秦張氏要來了幾個木匠,準備給秦懷玉做學步車跟兒童推車。秦楓拿出剛剛才畫好的圖紙,詳細的跟木匠解釋完兩種車子的構造和尺寸,還有各個部件的用處後,他就做起了甩手掌櫃,又跑回到秦瓊的書房裡,準備翻幾本沒看過的書籍看看。這都是後世的時候被老軍長教匯出來的習慣,沒事就喜歡找些書籍看看,一方面打發時間,一方面增長自已的知識面,培養自身的文學素養。

在秦瓊的書房裡逛了一圈,只有寥寥數十本儒家典籍,連後世的傳世名作都沒有,隨手翻了翻,根本勾不起他的興趣,只好無聊的練起字來。

秦張氏在知道秦楓安排完木匠製作東西后,就去了秦瓊的書房,來到書房門口看了下秦楓,發現秦楓在練字,就叮囑門口等著服侍的丫鬟好好照看,她則轉到廚房去安排弄點瓜果糕點給秦楓了。

秦瓊等人在皇宮裡陪著李老二完善好整個計劃後,就都告辭回府了,而秦瓊臨走前又被李老二留下,針對“武穆岳飛”這位大家的存在再次詢問了些資訊。一直等到秦瓊把他知道的全部說完後,李老二又開始談及秦楓認祖歸宗的安排事宜。

其實秦瓊也是迫不及待的想讓秦楓認祖歸宗,於是告別完皇帝,連禮品都不打算回去取了,徑直往長安城的玄都觀而去,袁天罡就居住在這座道觀裡,經過道童帶領,秦瓊在後山涼亭見到了袁天罡和李淳風兩位道長。袁天罡跟李淳風迫於秦瓊的不斷催促及要求,最後兩人結合秦楓的八字,算出了好幾個適合的日子,最後秦瓊直接選擇了其中的九月初一這個好日子,其實就是因為這個日子是最快,五日後便是九月初一。

秦瓊道謝後,就告辭回府安排後續的事宜了,翼國公府的僕人隔天便紛紛去到了各大王侯公爵的府邸遞上觀禮的邀約請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