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個風起雲湧、波瀾壯闊的歷史時代——元朝統治時期,整個國家被劃分為了四類不同等級的人群。這種劃分並非基於個人才能或功績,而是根據出身和族群而定。這一政策使得百姓們的命運從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元朝統治者把平民分成三六九等,貧賤之人是沒有資格取名字的,要麼按出生日期取名,要麼按堂兄弟中的排行取名,或者把出生時父母的年齡相加作為名字。朱元璋,原名朱重八,他的五世祖叫朱仲八,膝下有三子,分別叫朱六二,朱十一,朱百六。四世祖朱百六娶妻胡氏,有二子,分別叫朱四五,朱四九。而這位朱四九正是朱重八的太爺爺,朱四九娶了侯氏,生有四子,分別叫朱初一,朱初二,朱初五,朱初十。

按照古代政府對人們職業與戶籍的劃分及管理規定,一旦祖上從事某種行當,為了管理和控制的方便,子孫一般也要承繼祖宗的衣缽。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是淘金戶出身,作為元朝統治下的“黃金家族”的朱氏家族,處境可謂慘不忍睹,他們像豬狗一般的生活,可謂社會底層中的最下層。底層勞動人民在死亡線上長期掙扎,可謂是古代歷史上的一種社會常態。 按照元朝政府的規定,淘金戶每年要向官府繳納一定數量的金子,可是黃金資源總是有限的,開採起來也殊為不易,老朱家又不能輕易轉行。眼見負擔不起就要斷了活路,朱初一隻好選擇了逃亡。

朱初一全家只好跑到今江蘇盱眙一帶墾荒。朱初一有好幾個兒子,可是隻有老二朱五一和老四朱五四成了家,並有了子嗣,其餘的皆孑然一身。 朱五一有四個兒子,他們分別叫重一、重二、重三、重五。朱元璋的父親朱五四,與妻子陳氏共生下了四個兒子,兩個女兒。老大重四,婚後兩子,大的早死,小的就是後來鼎鼎有名的朱文正。老二重六,做了贅婿,有一子早夭,。老三重七,也做了贅婿,早逝無後。朱元璋大姐死得很早,二姐也死得較早,但有個兒子,就是後來輔佐朱元璋打天下的赫赫名將李文忠。在眾兄弟姐妹中,朱重八排行老么。 父母一般都喜歡小兒子,所以給朱元璋讀了一段時間的私塾,正是這一段讀書經歷給日後朱元璋當上最高統治者奠定了文化基礎。然而人口多底子薄,吃飯都成問題,哪能供得起重八讀書,最後重八隻得輟學為地主家放牛。

在淮西定遠縣的某個村莊邊緣,一片廣袤的耕地上,一個身形瘦弱得彷彿風一吹就會倒下的男孩正牽著一頭小黃牛。他嘴裡喃喃自語:“牛兒啊牛兒啊,快快吃草快快長大……”聲音輕柔而充滿希冀。

正當此時,一陣喧鬧聲打破了這片寧靜。一群孩子們像小鳥一樣蹦蹦跳跳地跑了過來,他們臉上洋溢著興奮和快樂。其中一個孩子衝著骨瘦如柴的男孩喊道:“重八,一起來玩吧!我們正在玩當皇帝的遊戲呢!”

這個被稱為重八的男孩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渴望,但隨即又黯淡下來。他知道自已家境貧寒,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玩耍。然而,內心深處的好奇與對夥伴們的嚮往讓他猶豫不決。

最終,孩子們的熱情感染了重八,他放下手中的韁繩,加入到了遊戲之中。他們扮演著皇帝、大臣、將軍等角色,盡情享受著童年的歡樂時光。重八雖然身體瘦弱,但他的智慧和機智卻令其他孩子們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