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肉既漂亮也特別好吃,爺爺也稱讚。

奶奶問:凌妙玉,你有什麼訣竅啊?教教我。

凌妙玉說:我看肉有些肥,按照普通的紅燒肉就難以下口,我已經把這肉走過油了,也叫走油肉。其實也很簡單,把無骨頭的肉切成大塊洗淨,焯水,然後把已焯過水的肉,加水、料酒、生薑、蔥結,然後蓋鍋轉小火燜至肉半爛,然後撈出來瀝乾水分,放入熱油鍋中炸,其間要不時翻動,防止炸焦粘底,炸至肉皮起泡有皺紋時,肥肉中出掉一點油,炸好的肉撈出來後立刻浸入冷水,讓肉結痂,全部炸好後再把慣用方法把肉紅燒,燒至入味,取出冷卻後切成片,皮朝下扣在放有薑絲的碗中,倒入紅燒肉原湯、上蒸籠用旺火蒸酥為止。上桌時將肉覆在湯盤中揭去扣碗,青菜切成5厘米長的段,在沸水鍋氽熟後放在肉上面,即可。

大家嘗後贊:此肉爛而不肥,色香味俱佳。

又吃著一道菜,縣長李長順由衷而發:在民間,海參自古就是重要的滋補佳品,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低糖的優質食材。海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有些乾製刺參蛋白質含量達到了%,其他的乾製海參也大多超過80%。海參含有豐富的多種氨基酸,多達18種之多,以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種類居多。維生素是人體代謝離不開的營養成分,海參雖然是肉類食材,但是維生素含量一點也不含糊,達7種之多,主要為維生素A、維生素B族、維生素C、維生素K及維生素E等。

微量元素中,鐵、鋅離子海參含量最豐富,這是人體重要的微量元素。對於家中老人、孩子及體弱者來說,豐富的海參多糖是一種優質的免疫增強劑,可家中從未買過海參,你哪來的海參啊?

凌妙玉解釋:這不是真的海參,而是一種仿葷素食。把一些素食原料加工成和葷菜的色、香、味、形都高度相似的高仿素食,足以“以假亂真”。素海參是素食食譜中一道菜,它的口感獨特,味道鮮美,能和海參的口感相媲美。素海參是用冬菇、冬筍、木耳、鮮蘑菇等為主要食材來製作而成,它的造型逼真、清淡味美、嫩

滑鮮香,是一道老少皆宜的美食佳餚。

素海參的做法

1.將木耳洗淨,瀝乾水分,切成末,和玉米粉一起放在大碗內。

2.加入鹽、味精、水拌成木耳糊,用刀把糊劃成手指形。

3.熱油,油溫到六成熱,將木耳糊逐條從刀上到油鍋中,汆成海參形,即為素海參。

4.再將冬菇洗淨去蒂,切成梳子狀,再將熟冬筍切塊,姜切末。

5.鍋中放油,燒熱後下冬菇、冬筍煸炒,再加入薑末、料酒、醬油、糖、鹽、高湯翻炒。

6.半分鐘後,加入素海參,一點味精,燒開後,加入水澱粉,淋上香油即可。

又上來一道菜,奶奶驚叫:家中沒有鱖魚,哪來的松鼠鱖魚啊?

凌妙玉解釋:這是素菜精做,以假亂真,增進食慾

做法:

1、兩根杏鮑菇洗淨,切之前再準備一雙筷子。筷子的作用,切的時候放在杏鮑菇的兩側,這樣底部就不會切斷,深度還能保持一致,非常簡單又實用的小竅門。杏鮑菇兩頭去掉,然後切成均勻的大段。

2、筷子放在杏鮑菇段的兩側,切十字花刀,這裡有個非常重要的竅門,由於杏鮑菇的肉比較緊緻,刀切的時候會有生澀的感覺,很容易切下去後在提刀的時候將菌菇的肉給提起來,所以這裡一定是刀在清水下衝洗一下,沾水後再切就不會斷了。

這樣依次都切好。

3、切好的杏鮑菇如果直接油炸,是無法散開的。所以這裡要先沸水焯,焯3~5分鐘,要把菌菇的肉焯軟,使其散開。靠近下端的肉比較硬,要多焯一會兒,頂多的則需要時間短,要靈活掌握,別一起等著出鍋。

4、焯好後放入涼水中,在杏鮑菇段迅速冷卻後用手輕輕攥幹水分,再放在廚房用紙上吸一下水。

5、接下來就是裹澱粉了,用玉米澱粉,攥住底端將上部在澱粉裡拍鬆散,使得每條都粘上澱粉,最後底部也粘均勻。如果想呈現特別均勻漂亮的傘形,就需要放入沒過食材的食用油,那樣真是挺浪費的,我是放了適量食用油,讓杏鮑菇段可以側躺著炸,幾面都固定形狀後再傘面朝下炸,口感絲毫不影響,也不需要放太多油。

6、炸杏鮑菇保持中火,這個過程需要個四五分鐘,要保證杏鮑菇炸酥炸透,而不是隻是表面酥脆,裡面還溼溼的,那樣口感會差很多,所以要炸到傘面上有這種炸的金黃的感覺才行,怕油點飛濺就用笊籬推動。炸好杏鮑菇後的食用油,還是蠻幹淨的,也沒有異味,所以家裡用就可以把這些油過濾一下後接著燒菜用。

7、準備的番茄汁要多一些。

8、炒番茄醬就不要放油了,調好的番茄醬汁倒入炒鍋裡,加入適量澱粉水,不斷攪拌至黏稠,倒入炸好的杏鮑菇段,均勻蘸好醬汁就可以盛出了。

9、香蔥末用不用都可以,撒上一把是比較養眼的。趁熱吃,這種類似魚肉炸的酥香的口感,裹挾著酸甜的番茄汁,簡直太下飯了,偶爾解解饞,這真是一道特別給力的餐桌大菜,做起來還特別簡單。

還有另一種做法,熘素鱖魚是一道江蘇的漢族名菜,製成山藥泥,配以香菇絲、春筍,用豆腐皮包起,仿製成鱖魚形,炸後勾芡而成。熘素鱖魚的烹飪技巧以焦熘為主,口味屬於酸甜味。熘素鱖魚的造型優美,可以亂真,皮脆肉嫩,酸甜適口。

製作方法:

1.將山藥煮熟去皮,用刀面拓成細泥,放入碗中。

2.山藥泥內再放入香菇絲、春筍絲、芝麻屑、味精、精鹽攪勻。

3.豆腐皮用溼潔布蓋上,回軟後平攤在案板上。

4.將水髮香菇剪成鱖魚的鱗、鰭、鰓、尾、眼等形狀,按鱖魚的樣子放在豆腐皮中間。

5.再放上山藥泥,將豆腐皮包起,做成魚形,蘸滿幹澱粉。

6.炒鍋置旺火,注入花生油,燒至六成熱,下“桂魚”炸約8分鐘,呈金黃色時,用漏勺撈出,有鱗、鰓形的一面朝上,放入長盤中。

7.鍋內留油,仍置旺火上,放入薑末略炸,舀入清水100毫升,再加綿白糖、香醋、紅辣椒絲、香菜末燒沸,用溼澱粉調稀勾芡,淋入香油,澆在“桂魚”上即成。

炸鱖魚生坯,旺火熱油炸定型,中火溫油炸熟透,再用旺火熱油衝炸上色,熘時魚形完整,形象逼真。

還有普通的家常菜,生菜卷三絲、炒三冬、螞蟻上樹、老廚白菜、麻辣土豆絲餅、五顏六色的六美湯,既好看又好吃。

最普通的家常菜也成了美味佳餚。大家吃後連連稱讚。吃好午飯,凌妙玉與陳麗芳及奶奶三人一起整理好後才坐了下來。奶奶追根問底:凌妙玉,為什麼這些家常菜在你手中會燒得這麼好吃?你去學過廚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