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及匯款單上沒有署名,沒有詳細地址。王春蘭讀完信已熱淚盈眶。她把這信的內容告訴了爸,並問:爸,你說這錢咱們收還是不收?

王父不假思索答:你雖沒有落下後遺症,可你畢竟受了罪,吃了苦,身體受到了傷害,還帶累了尤紅欣一家人,作補償也是應該,再說人家是老闆這點錢是小菜一碟,咱們還虧債,一錢恨不得掰作二錢,當然得去領。

凌妙玉想,錢是太多了一點,可要退也無法退,況且人家要保密,而你要退,反而會弄巧成拙。父女倆統一,於是就心安理得去領了錢,還掉了一部分債。

尤紅欣一週就寄來一封求愛信,可王春蘭不想談戀愛,因此連拆也沒拆就放到了抽屜中。

王春蘭家中好運接著來。一天午後王父在家中午休,突然一位鄉鄰急匆匆地跑來,上氣不接下氣說:離咱們這裡二十多里有一傢俬人企業,到咱們這裡選門衛,可看了幾個不中意,他們的條件符合你,你快去看看。

王父急忙趕去,問明條件,招聘的最大的條件是要身體好,上無老下無小,能無憂無慮放棄家中,以廠為家。意想不到他們的條件是為王父量身定製的,他的條件樣樣符合,被選中了。並承諾包吃包住,假期不回家可以作為加班。

王父欣然接受,傍晚王春蘭下班回家,父親把這喜訊告訴了她,並作了巧安排,說:我準備把承包田包給種田大戶耕種,去那兒以廠為家;乾脆假期你也不要回家了,你就到那處來看看我,這樣咱們一年後就能還清債。

這確實是一個好差事,王春蘭也欣喜同意。

王父把家中事安排好後,很快就去上了班。過後不久正巧是端午節,王春蘭有三天假期,她去了父親所在單位,那廠已小有規模,專門生產建築機械。他見父親工作非常好,每天工作十二小時,反正是坐著也不用體力,吃飯有食堂,幹十二個小時完全能勝任,一天就能有一倍半的工資,何樂而不為。王春蘭假期去後就為父親洗洗衣服,閒時就到廠內參觀,她看後覺著與她所在的大單位在管理、技術等方面畢竟還有一些差距,於是就找到老闆。老闆很熱情地接待了她,她提了一些合理化建議,和技術革新的設想。

老闆當時就提了一個要求:反正你雙休日及假期都要來看望父親,那你就用這些休息日到我廠來兼職。

一石二鳥,何樂而不為。王春蘭欣然同意。廠方立即給她們父女安排了一個近在廠旁的二室一衛一廳一廚的住房,好像早已準備好似的,裡面的傢俱電器也齊全。王父立即從宿舍搬了進去。父女就在這裡安了家。他們以廠為家。照此收入一年就能還清債,父女越想越高興,越幹越有勁。

意想不到,好運還接著來——

一天老闆光臨傳達室,與王父拉呱兒,當老闆得知王家還虧著債後慷慨說:我可以給你們父女預付一年的工資,去還清債。

王父喜出望外說:好啊!無債一身輕,早還清早輕鬆。

可他仔細想了想後卻並不領情,轉而說:不行,不行,還了幾家欠你一家,還是欠債,我女兒不會答應。

老闆說:這預付及借債不同,借債要計利息,預支是不計利息的。

王父執拗說:不計利息是欠了你的人情,人情債更有負擔。

想想也是,老闆也就一笑了之。

王父總是趁食堂打飯人空了,中午十二點打飯後拿回傳達室來吃,一天正當他鎖門去打飯時,有人喊:別鎖門了,我給你送飯來了。

王父定睛一看,是一位四十多歲的中年婦女,長相雖平平,但還是透出俊俏。他愣問:你是?

中年婦女解釋:我叫崔芹,今天剛來食堂上班,老闆說你沒有時間上食堂吃飯,我忙裡偷閒特意給你送來了。

王父忙不迭地接過飯菜,連聲說:謝謝你!謝謝你!

崔芹嫣然一笑說:這是老闆特意叫我送來的,這也是我的工作,要謝你得謝老闆。

王父興趣盎然說:老闆及你多得謝!

以後崔芹一日三餐常來送飯,漸漸地熟了。原來崔琴是個寡婦,她丈夫死於車禍,賠償了一筆錢,養有一個兒子正在讀大學。她也不牽掛家中,能以廠為家,被安排在食堂,她手腳勤快愛清潔,深受工人歡迎。她還主動為王父洗衣服,一來二去,孤男寡女對上了眼,拉近了距離。

漸入佳境,工人們也看出了眉目,風言風語傳來,兩人一笑了之,算作預設。王春蘭見了這位阿姨猶覺有一種自然親,很快就猶如一家人。

王春蘭把大廠的一套先進管理經驗和先進技術帶到了私企,並帶領工人們大膽進行技術革新,成績斐然。老闆對她的貢獻,論功行賞,給予了五萬元的獎勵。

能還清債了,父女高興地擁抱。

單位又派王春蘭去銅城出差,王春蘭也早想尤紅欣一家人了,同時也把欠他們的債還了。她帶足了錢風塵僕僕上路。

尤紅欣一家人正在吃晚飯,突然傳來敲門聲,尤紅欣忙去開門,大門開啟,飄進一個熟悉的身影,全家人起立迎接。王春蘭禮貌地喊:爺爺奶奶,伯伯阿姨,你們好!

奶奶畢竟服侍了她三個多月,因此他們的感情特別好,一年不見特別想念,兩人擁抱。周秀霞已去盛出了晚飯,王春蘭也就老實不客氣。

吃好晚飯,王春蘭幫著去整理洗刷。洗刷完後大家圍坐一起。王春蘭激情澎湃說:你家是我的吉星祥瑞,自從在你家養好傷回去後,我家就好運連綿。

接著她有聲有色講述了好運。大家聽後驚喜交集,只有尤雲山心中有數,可他不露聲色。原來這中間有奧妙。尤雲山見兒子執拗,寧在王春蘭一棵樹上吊死,十匹大馬也拉不回,可王春蘭的二個不與他牽手戀愛的理由夾在中間,這是一個姑娘的可愛之處,加上王春蘭才貌雙全,全家人都喜歡,他也決定促成這門婚事。他神不知鬼不覺設計給王春蘭車禍賠償。正巧王春蘭的家在尤雲山出走後辦廠的地方,雖然不在一個省,卻是三省交界處,相隔只有二十里,他把廠子低價轉讓給了一個當地老闆,二人有恩。他找到那位接手老闆,要他給王春蘭家方便,增加收入讓她提前還清債。那位接手老闆一點就明,可這事只有二位老闆知道,於是出現了王春蘭家好運接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