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妙玉家中,吃完飯前三人圍在一起,錢桂珍說:妙玉矯治李士龍不知怎麼樣了,也不來信告知,急剎人了。

凌妙良老練通達說:矯治是必須與外界隔絕的,她的手機也放在家中,怎麼來信呢。

父親隨口而語:放心吧,她已不是三歲小孩,等矯正了李士龍,她就一定會回來了。

凌妙良信口開河:我寧願李士龍矯正不了。

父母異口同聲指責:他畢竟是你姐的男友,矯治物件,他們正在談別有天地的矯治之戀,你為什麼不往好處祈禱呢?

凌妙良咬牙切齒說:他簡直是咱們家的瘟神,害得姐姐上了賊船,幸虧發現得及時才順利治癒,對於這種人我恨不得一腳把他踢進泥潭裡,再踏上一腳。他如果順利矯正,姐姐就不會離開他了,萬一他過了五年十年再復燃,那多麼可怕啊!再說與這種有前科的人生活在一起,整天得提心吊膽,擔驚受怕,這叫過得什麼日子啊。要是李士龍矯正不了,那姐姐也做到仁至義盡,也對得過去他了,肯定會毫不猶豫離開他,今後能安分守己,安安穩穩,踏踏實實過日子,嫁個如意郎,這不是更好的結局嗎?

凌海生也附和:對,兒子說得對,我贊同。

錢桂珍卻提出不同看法:我倒寧願李士龍已經矯正,這樣妙玉也就對得過去他了,但要說服妙玉以後一定要與他分手,這種在蜜罐中長大的公子哥兒是難與咱們平民百姓合伍的。

凌妙良苦笑著說:媽,你想得天真,他要是矯正了,也就是天使矯治成功,姐姐還會離開他嗎?以姐姐專一的性格我看是十匹大馬也拉不回。

凌海生也附和:對,妙玉的性格怪僻,不會聽人勸。

錢桂珍想了想說:人心齊,泰山也能移。只要咱們三人齊心協力,統一口徑,絕不讓她嫁錯郎,我想她也會正確選擇的。

凌妙良附和:對,咱們就按母親說的辦,統一口徑,拆散他們,絕不讓他們結婚。

凌海生卻潑冷水:寧拆一座廟,不破一種婚,咱們不同意,旁人反會冷嘲熱諷,指責。

錢桂珍卻說:這是關係到妙玉終生幸福的大事,絕不能心慈手軟,不必擔憂,鄉親及親戚也是能夠理解的,大多數明知的人也會站在咱們一邊勸說她。

凌海生挖苦頂撞:你這時候嘴上說得硬,可一見女兒就如軟柿子,如果女兒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到嘴邊的話就嚥了回去,反而會順從她。

錢桂珍說:這種大事如果喪失立場順從她那就會害女兒,倒是你不要變卦。

凌海生舉手宣誓:勸說妙玉脫離李士龍,我保證立場堅定,絕不動搖。

凌妙良也舉手宣誓:我也保證立場堅定絕不動搖。

錢桂珍也舉手宣誓。勸說妙玉脫離李士龍,三人統一口徑。

凌妙良突然發現了新大陸,揭露:媽,你流淚了,一定是心腸已經發軟了。

母親臉紅脖子粗說:我激動,我心跳……

正當三人冷場時,凌妙玉回來了,她走了進來。三人一看喜出望外,不約而同說:說著曹操,曹操就到,謝天謝地,妙玉(姐),你總算回來啦!

凌妙玉神采奕奕,喜氣洋洋,活蹦亂跳放下行李包說:李士龍矯正成功啦,我回來啦!接著與三人熱烈擁抱。

母親忙說:妙玉,我們正閒聊等你一起回來吃晚飯呢,快吃晚飯吧。

凌妙玉好奇地問:媽,你怎麼知道我今天會回來吃晚飯?

母親哈哈一笑說:最近一個月,我天天多燒晚飯,天天等你回來吃晚飯,今天總算等到你了。

凌妙良熱淚盈眶說:姐,媽已望穿秋水了,況且天天思念得你流淚。爸也想你想得暗暗出神,不願多說話。

凌妙玉脫口而出: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說話間母親已端出了晚飯。一家人又熱熱鬧鬧圍成一桌吃晚飯,覺著飯菜特別香。父親看了看女兒說:妙玉,看你氣色很好,你那兒的伙食一定不差吧?

凌妙玉嫵媚一笑答:二位矯治師傅買的菜搭配合理,注重矯治者的營養,前三個月是他們燒給我們吃,第四個月是他們送來菜我自己燒,因而伙食很好!

母親善意問:這次矯治一定用了很多錢吧?可是你一錢沒帶,還欠著吧?

凌妙玉笑吟吟說:一共用去三千元錢,李士龍母親已經付了。

三人齊驚訝脫口而出:怎麼這麼便宜啊?!

凌妙玉嫣然一笑解釋:二位師傅是辦義務加貼錢,只象徵性地收一點伙食費及水電費。

四人不約而同雙手合掌拜著說:真是好人好事哪,祝好人一生平安,萬事如意。

母親拿出了一千五百元錢,說:橋歸橋,路歸路,咱們不能欠李士龍家的人情而喪失主動權,把你的伙食費及水電費去還了。

凌妙玉接過錢。

吃好了晚飯,父母及弟弟就迫不及待打聽起矯治的情況。凌妙玉就把矯治的故事,轟轟烈烈的天使矯治和盤托出。三人聽了也深受感動。父母及弟弟三人擠眉弄眼後,父親轉彎抹角說:妙玉,你去矯治後,我又去找了一個工作,在農科園當農業工人,工資還比在鎮辦企業看門要高,況且我還學到了一手種田高科技技術,咱們家的承包田也可以學農科園種植經濟作物;況且我還在一家外資企業給你找了一份工作,雖然是當操作工,但工資也不低,反正你已習慣體力勞動,完全能勝任;你弟弟也已辭去會計,到另一個單位去當操作工。這充分說明咱們離開了縣官及鎮官的特殊照顧也完全能生活得很好,因此咱們不必去巴結權貴。再說李士龍這個公子哥兒,不具備咱們勞動人民誠實守信、辛勤勞動、艱苦奮鬥、遵紀守法的優良品質,而是好逸惡勞、投機取巧,違法亂紀,玩弄權術,不是咱們一條道上的人,再說,如今李士龍已矯正,你已盡到了責任和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