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妙玉心想糟了,撞倒了人有嘴說不明,況且對方已年老骨頭脆弱,萬一摔壞了骨頭那非同小可,就得賠償幾萬元。她想著眼淚卻不由自主滾了下來。只聽得老者嘴裡還在嘟嚕發火,她只得硬著頭皮去攙,老頭被攙了起來。凌妙玉見他還能站立,說明沒有傷著骨頭,心中已踏實了一半。可老頭直喊疼。凌妙玉又想要是對方乘機要挾,這裡疼那兒癢,進醫院檢查,小病大治,小傷大養,還得營養費誤工費陪護費那得大破費。聽人說事故後再好的解決辦法是私了,她身邊有母親給的要去還給李士龍母親的一千五百元錢,於是挖了出來說:大爺,你一定跌痛跌傷了,這一千五百塊錢你收下吧。

意料之外,老頭卻溫柔敦厚說:姑娘,咱們橋歸橋路歸路,有傷看傷,無傷我也絕不會訛詐。說後老人就走起來,起先走路確實有些疼,走路還一瘸一拐地,凌妙玉捏著一把汗。意想不到老人走了幾個來回後竟奇蹟般地恢復如初,他大方地說:姑娘,我沒有傷,不必賠償。

接著兩人一起檢查腳踏車,雖有一些小毛小病,可無傷大體,凌妙玉大方地掏出了伍佰元錢說:大爺,這錢算是人及車的全部賠償。

老人忙說:我一分不收。

凌妙玉心想,在道路上經常能看到有人為一些小事故賠償而爭得面紅耳赤,爭得不可開交,甚至拳腳相向,這位大爺卻精神可嘉。大爺反安慰:姑娘,你心事重重一定是遇到難題,遇到解不開的疙瘩?

凌妙玉脫口而出:是啊!

大爺和藹說:我是過來之人,是否能講給我聽聽,也許我能為你排憂解難。

凌妙玉本想求助,可這事絕對是個人隱私,在外得保密,萬萬不能講。可為這問題糾纏,心中實在難過,她只會流淚卻講不出話。

大爺看出蹊蹺,說:有心事不要悶在心中,在外不便透露,可以與家人、知己、老師、閨蜜商量。

說後大爺就推著腳踏車告辭。凌妙玉望著他的背影,只覺著豁然貫通,她心中有了解決新難題的辦法。

凌妙玉幾經轉車來到呂偉夫婦家。夫妻倆正在吃飯。何瑛忙去盛出了飯,凌妙玉也就不客氣吃了起來。吃完飯,凌妙玉搶著去洗刷。洗刷後三人坐在廳堂,何瑛開門見山問:凌妙玉,你急匆匆趕來,一定又遇到新問題啦?

凌妙玉嫣然一笑說:知我者師傅也。接著她把回家後發生的事和盤托出。

何瑛聽後設身處地說:矯治是一個長期過程,矯正後復燃這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俗話說,矯正容易,永不復燃卻難。你父母及弟弟的擔心也是人之常情,其實我們也擔心著呢。既然他們三人退了一步,給了你觀察他二年的期限,這也是權宜之計,確實這二年是關鍵,是多事之秋,二年內能斷絕一切夥伴的引誘,出淤泥而不染,說明他意志堅定,確實可以信賴。二年內若復燃,說明他是意志薄弱者,確實不值得你留戀,我也支援你父母及弟弟的觀點。

呂偉附和:我也支援。

接著凌妙玉講述了在李士龍家外面,所見到的情況。然後說:就是他意志再堅定,也經不住這些夥伴的輪番攻擊,拉攏,就是經得住一天兩天也經不住長期,我不能眼睜睜地看著他被狐伴再次腐蝕……

聽後何瑛心情馬上沉重起來,是啊,人不是生活在真空裡,朋友之間互相往來不犯法,也不能管得太寬,也不能一直跟著他,放任自流雖可以磨鍊人的意志,可萬一經受不住被拉下水,就會活生生地毀了一個人,那也太可怕了。

怎麼辦?三人陷入沉思。屋裡靜得能聽到電子鐘的嘀嗒聲。何瑛打破寂靜說:別急,俗話說,路是人走出來的,辦法是人想出來的。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咱們三人集思廣益總能想出辦法來。

呂偉突然一拍大腿說:我倒有一個辦法。

何瑛及凌妙玉驚喜交集,異口同聲催促:什麼辦法,你快說。

呂偉一手摸著下巴,另一手搔頭抓耳,陰陽怪氣說:凌妙玉,你與男朋友馬上結婚,看住他,下班後讓他立即回家中,休息日兩人成雙結對外出,用愛情軟化他,把一切狐伴阻擋在大門之外。

凌妙玉卻為難說:可是我父母及弟弟不同意啊,再者為了一個還不穩定,在橄欖核上滾骨碌有前科的人屈尊,與家人鬧僵,反目成仇也划不來。

何瑛指責:呂偉,你盡出餿主意。人心皆同,就像信迷信一樣,自己信了,還要勸別人信,發展隊伍,內傷者也千方百計想發展自己的隊伍,是阻擋不盡的,危機始終存在,咱們應想積極辦法應對。

何瑛沉著老臉說:咱們還是打電話讓倪學明來,聽聽他有什麼高招。

凌妙玉也同意。

通了電話後倪學民很快就趕到,他見了凌妙玉大方地伸出了小手,說:凌妙玉,祝賀你矯治男朋友已經見效。

透過多次打交道,凌妙玉已見到了倪學民那顆樸實的心,她再也不討厭那隻小手,而是喜歡上了那隻小手,竟大膽地握了上去,久久不放。並詼諧說:我的戀愛觀念出了差錯,要是我早知道你身殘心傷,早不厭棄你這隻小手,咱倆就有戲了,張金輝及李士龍這些公子哥也就沒有插足之地了。

倪學民逗趣兒:這是老天把你推向戀愛的風口浪尖,接受鍛鍊。

呂偉及何瑛鼓掌。

待倪學民坐定,何瑛說出了他們共同的擔心。

倪學民也心情沉重,眉頭一皺,計上心來。他隨話答話:年年縣上都安排人到西部地區去支教,我有一計,反正他是大學畢業生,可以讓他到西部貧困地區去支教。支教,一方面能為孩子們帶去一份光明,一份希望,同時,也能鍛鍊他的吃苦耐勞精神,及社會實踐能力和公眾表達能力,而且,與孩子們交流,能得到一份心靈的陶冶,況且西部貧困地區沒有“妖品”侵襲,沒有狐伴,沒有同類,沒有藥販,是內傷者矯治後過渡的理想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