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錫尚在很小的時候,他媽媽葉華就已經跟他爸爸離婚。

葉華出生於江浙經商世家,家境優越。後面卻遇到了從韓國過來出差的姜爸,兩人一見鍾情,很快就懷上了姜錫尚。

外公外婆挪不過母親,再加上生米已經煮成熟飯,也改不了了,只能由著她去。

但是外公感覺實在丟不起這個臉,就跟他媽媽葉華斷絕關係,也切斷了她所有的經濟來源。

但是葉華畢竟是過慣了有錢日子的人。

到了韓國,每次奶奶醃的泡菜她根本咽不下去。到了那裡也沒有朋友,那個小島上也沒什麼娛樂活動,只有淳樸的民風。她語言也不通,除了姜爸,根本沒有可以溝通和說話的人。

奶奶雖然也很疼惜這個兒媳婦,但畢竟經濟能力有限,再加上溝通障礙。

葉華一朵嬌豔的花漸漸地開始枯萎,體重一直下降。那時候姜錫尚爸爸一人做幾份工作,就是為了賺更多的錢,希望可以彌補對葉華的虧欠,畢竟一個豪門千金嫁給他這個窮小子,也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

每次姜爸爸拿了工資就給葉華買很多東西,家裡難得買一回肉,也是基本上只給葉華補身體。

直到姜錫尚出生,每一天葉華都過得十分壓抑,產前焦慮,營養不良,內心擠壓了太多的負面情緒。

在姜錫尚出生時葉華的產期焦慮達到了最高峰,基本上每天都會摔東西,姜錫尚一哭鬧,葉華就會發火,也不願意給姜錫尚餵奶,好幾次奶奶從外面回來,發現姜錫尚哭到臉都發紫了,一個人躺在地上,葉華就站在窗邊,什麼都不說,跟一具木偶一樣,毫無生命力。

那時候姜爸被要求支援海外事業,可以獲得不菲的報酬,於是在姜錫尚100天的時候去了菲律賓。

奶奶幾次打電話告訴姜爸,葉華狀況不對,但是迫於工作,姜爸沒辦法趕回來。

也就是那個時候,江濤的出現解救了葉華。

江濤和葉華本就是青梅竹馬,當初葉華下嫁窮小子,江濤就鬱悶了很久。

他搞不懂她為什麼要遠嫁那樣的人。

一次,江濤到韓國出差,看到原本小公主一樣的葉華被摧殘成那種樣子,二話不說,把葉華帶回國,留下奶奶跟姜錫尚相依為命。

葉華在回國後也逐漸開朗,家人和朋友都在身邊,外公外婆也漸漸重新接納了她。

她也漸漸意識到姜爸並非是她的良配。給姜爸寄了離婚協議,雖然姜爸一再挽留,但是在兩人相處過程中,他也知道自已再努力暫時也改變不了現狀。對葉華最好的愛就是放手放她自由。

孩子因為太小,被判給了葉華。

於是姜錫尚在很小的時候被帶回國,幸虧江濤並不排斥他,對他視如已出,他愛江華,也愛屋及烏。葉華很感動,不久他們就結婚了,很快婚後就有了江浩博這個獨子。

在這個龐大的家族裡,總歸是有一些閒言碎語,雖然葉華每次都會斥責下人,但是姜錫尚還是在別人的閒言碎語中知道自已的身世,那時候他畢竟還小,沒有那個心理調節能力。所以有時候非常敏感,也不願意多說話。

在江浩博出生之後,姜錫尚的處境更加的為難了。

母親葉華更關注年幼的弟弟,江濤對於自已親生的兒子本就關愛。好像全家人都開始關注弟弟,沒有人在乎他了。

那時候的姜錫尚也還是一個孩子,想獲取父母的關注。

有一次,在江浩博搶了他玩具的情況下,他推倒了江浩博,那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江濤打了姜錫尚。

但是當他看到姜錫尚推倒江浩博,江浩博頭撞到了桌角,當時鮮血直流,哪個父親能看到這種情況還能冷靜的,所以他一巴掌打了這個罪魁禍首。

但是打完的一剎那他也後悔了,他很內疚,畢竟他只是個孩子。姜錫尚的眼裡滿含著淚水,眼眶通紅,他也不是故意的,他只是想讓江浩博別拿他東西,但是沒料到他會撞到桌角,看到江浩博額頭出血的一剎那,他也慌了。

姜錫尚在那一瞬間意識到自已是個外人,哪怕葉華和江濤表面上對他再好,他也只是一個外人。

那天不滿10歲的姜錫尚離家出走了,可是他誰都不認識。

葉華把他帶回國之後他就再也沒有見過奶奶和姜爸,他的世界一下子變得孤寂。葉華有時候為了兼顧江濤的心情,包括關注更小的江浩博,有時候也只能委屈這個也就才年長几歲的大兒子。

姜錫尚離家出走那天,是談蕊發現了他。

那天下了很大的雨,葉華髮動全家去找姜錫尚,所有人都找不到。是談蕊,這個家裡廚師的孩子在後山的假山洞裡發現了當時淋溼的姜錫尚,他一個人小小的縮在那裡,雙手抱膝,眼眶紅紅的,整個人像一個被遺棄的小動物一樣,很是可憐。

他在假山洞裡藏了一天,沒吃過任何東西,又冷又餓。

談蕊當時打著一把透明的小傘,走向他,把裙子口袋裡唯一的一顆小熊軟糖遞給了姜錫尚。

那一刻的談蕊就像出現在他灰暗世界裡的一個天使一樣,她負責解救他。

姜錫尚被帶回來之後就發了一次高燒,燒了3天3夜才平穩。但是那次之後,本就沉默寡言的姜錫尚更不願意說話了,半天不會發出一個位元組。

葉華擔心他是腦子燒壞了,但是檢查出來都沒有問題。

她不知道的是,從那之後,姜錫尚就全身心的開始依賴談蕊,談蕊年長他幾歲,談蕊爸爸是家裡的廚師,很會做吃的。姜錫尚粘著談蕊,談蕊寫作業他就在一旁陪著,寫完作業,談蕊就從廚房偷偷拿點好吃的跟姜錫尚一起吃,所以每次正式就餐時,姜錫尚一口都不動。

葉華很擔心,但是姜錫尚就是不願意再跟他們一起吃飯。

久而久之,他們也不強求,就算那一天姜錫尚不出現在飯桌上,他們也不會讓人叫他下來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