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第二章

這天顏夢和榮歲告別後一個人走了回去,在再回去的路上,經過城西公園,看著金黃的夕陽撒在籃球場上,照影在少年身上,,望著望著就在籃球鞋外那個墊子上坐了下來,看的過程還不忘嘴裡塞東西。半場打完,李俊熙看見有一個人在看他打籃球,想逗逗她,喝了一口水,上去想和她碰個杯,顏夢以為他要搶她的吃的,把零食護在懷裡,眉毛緊閉,鄒成川字,不讓李俊熙觸碰。

“你這人怎麼回事啊,搶我東西幹嘛。”顏夢不等李俊熙把話說完準備準備轉身離開。

“哎,同學你叫什麼名字,認識一下唄。”

顏夢迴到家,環視了一眼,哎,還是一樣的空蕩,沒有一絲氣息。

顏夢的媽媽在倫敦,常年不在家,顏夢都習以為常了。

“王阿姨,今天不做飯了,我在外面吃吃飽了。”

“哎~好”

顏夢走進房間,在床上躺成一個大字

燼:“歲,我給你說,今天特別無語,我不是回家要路過城西公園蠻,然後我看那有一個人在那打籃球,便坐下來看了一會兒,他打完了,過來想搶我都想吃。”

歲歲:“有沒有一種可能,他只是想和你打個招呼。……”你能單著,絕不是偶然。

燼:“……不可能吧?不管了,下次還能遇見再說吧。”

再次遇見是在學校舉行的辯論賽上。

來的人很多,大家都在討論這次是正方贏還是反方贏,嘰嘰喳喳不停地吵鬧。

“大家請閉上麥克風,我們的辯論賽正式開始。”

“現在是四賽的第一場,我們辯論的主題是理解需不需要共情。首先請允許我介紹一下今天的到場嘉賓,他們分別是布拉布拉布拉布拉,歡迎各位評委的到來!”

正方辯論分自文科班的顏夢,章文靜,卓珺。

反方辯手理科班李俊熙,吳彥,汪城圇(lun陽平)。

有請正方選手做參賽宣言

……

有請反正選手做參賽宣言

……開始。

顏夢“我認為在理解的過程中,參悟友情並非從語言中獲得,唯有共情才能理會背後的含義。”

吳彥“我不這麼認為,依賴於客觀理性的觀察分析,共情的加入反而可能會造成理解的偏差和混亂。就比如父母和子女, 往會說你不懂我,所以你不要對我們家裡的事情指手畫腳,這孩子可以透過教育和思考理解父母,如果認為理解必須要共情,只會降低孩子理解父母的意願。

顏夢“當孩子於父母出現問題時,如果不共情,在面對他人不願理解,共情帶來理解的動力。

不共情不一定客觀,比如於歡事件,需要帶入情景,才能做出相對客觀的判決。共情也能推動客觀。

李俊熙“反而你認為的\"理解\"落在無法共情的情況下,會像一把刀插在對方心上。共情帶來的壞處,可以一定程度規避。比如 男人無法理解女性生孩子的痛苦,但分娩機器可以幫助男人知道女性的痛苦,我們在努力做這些事情。”

章文靜“共情是理解的方法論之一,一定程度上能帶來門檻的降低。在大家不知道如何理解的時候,共情是可以幫助理解的。就譬如你說男生不理解女孩子生孩子痛苦,但可想而知你從女生的角度看考慮,你說如果不是因為共情,他愛她,那他為什麼又要去做分娩呢?”

汪成圇“當男性試著去理解女性的困境,只要雙方對彼此尊重,即便在情感上沒有任何共鳴,也可以理解對方存在的原因。”

場內十分激烈。

比賽結束。

下面有請導師評價:其實理解不代表認同,共情 理解,認同,是三個概念。

理解歸理解,認同歸認同,認同是最高階的一致。理解是自已的理解,最後是當我既不能理解也不能認同,但他又確實沒傷害到我的時候,我只能保持尊重,這是第三種態

如果想要別人理解你,你也要主動的去尋求共情,是雙向的工具,所以我認為共情不是理解而是治癒。

此次活動結束,反方勝利。

“歲歲,我在這!”

“這!江野藤”

四眼相對,唯有目瞪口呆。

榮歲咳了咳率先打破這個尷尬的局面“你……倆認識?”

“不認識。”

“認識。”榮歲哦~了一聲,她看了一眼江野藤,說道“我懂~我知道,我知道,你倆聊。”說完拉著江野藤走開了。

“哎不是你有病啊,處處和我作對,我遭你惹你了,煩不煩,到哪都有你。”

“這也不是我的錯啊,我哪知道你會來弄這個。”

“有學分,不行啊。”

“行。”

說著說著李俊熙走在顏夢前面,雙手抱頭託著腦袋“你還沒給我你的微信呢。”

“我憑啥要給你,你我素不相識,井水不犯河水。”

“你看過我打籃球,這不認識?”

“大哥,我只是路過,碰巧看見了就消磨消磨時間,誰想看你打籃球啊,再說了你一身汗,臭死了。”說完便掀開李俊熙走了“同學你擋我路了,好狗不擋道。”

“你這人怎麼這樣啊?”

顏夢拉著榮歲走來了,留下一個江野藤在風中凌亂。

“不是哥們,你招惹她幹啥,不喜歡人家別找人家。”

“我就說看她可愛,才想著逗一逗的,誰知她這麼小氣。”

“你逗是逗,別過火,小心把自已陷進去了,再說了萬一人家不喜歡你了。兄弟,好好想想,你咋想的,不喜歡人家別惹,她脾氣可不好,兄弟我在這可給你說明了。”

“還是我家歲歲可愛,又乖巧。”

“?不是WC,你有病,撒口糧也不是你這麼幹的啊。有人了,不起是吧,好好好,你就談吧,誰談的過你啊,阿里噶多,美羊羊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