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決定由巴山叔、巴老媽、商媽媽、石烏叔、蒼山叔、彥石叔他們六人開荒地,其他在洞穴裡的零散人員空閒時加入一起。

早晨鳳輕語記起把麻線和蘆葦抱出去晾曬,不用多久,一般展開晾曬,一兩天就能曬乾透。

由於新找到的植物還沒有種下,鳳輕語前幾天也跟著加緊開墾。

開荒地,最缺的就是工具,如果有鐮刀鋤頭,那這些事都不在話下。

雖然前頭請巴山大叔協商做了些工具,但是估計量太少,而且硬度不夠,容易壞。

為了以防止挖松的土壤被踩踏,還是準備做成一米見寬的長方形,長度不限制,長方形之間留四十厘米左右的間隙,可以用於平時行走使用。

開荒種地,最開始主要有兩大難處:一是土地硬,長期沒有翻挖,以及人員的到處踩踏,所以很難鬆土,需要用大石頭把尖木頭錘進土裡,然後再把木頭翹起來這樣估計容易一些;二是石頭多,土地裡有很多埋藏的石頭,需要把大的石頭都撿出來,然後年復一年的養護,土地就慢慢地肥沃起來。

撿出來的石頭也不能丟棄的太遠,不然耗費工程,所以一般就用來做土地分塊使用。

一群人挖了三天,整理出大約近20平米的土地,先把葡萄種起,魔芋也種了幾個,至於植物麻,並不適合種在這裡,因為他會自已生長擴張,所以最好是專門的弄個區域來種植。

至於小米,播種時間已經過去太久,如今已經不適合種植,待明年到了對應播種季節再播種。

她們的種子不多,也不用強求大家奮力地開荒,大家有空的時候就去做做,反正附近幾個山頭都是屬於吉利部落的地盤。

至於施肥的問題,其實人類的糞便就是很好的肥料,但是目前還不具備,待空閒下來,看能否搭建個廁所啥。

目前沒有這些,就先去森林裡收集些樹葉回來,然後埋在土下,也能作為很好的肥料。

至於野雞籠,巴山叔派人去尋找了一下,也沒有再找到一棚竹子,又勉為其難的又去砍了些竹子回來做籠子,再順便挖一些小竹子回來,準備在洞穴附近也再種一片竹林,這裡既近便,又向陽,竹子生長的快!

難得閒下來,鳳輕語去看了看養的兔子,比剛抓到時大了一圈,現在大約有半斤重,小寶貝們把他們養的很好,肉嘟嘟的。

看完了兔子,鳳輕語又想起了做石鍋的事情,她也打算去看看蒼海叔他們,看看有沒有可以幫忙的地方。

其實想想,做石鍋真的好難,價效比太低了,鳳輕語忍不住想起了以前農村燒窯的事,沒有親自做過,只是知道人家專門建窯洞來燒製。

後續如果有時間,也自已試試吧!

石鍋是用大石頭慢慢磨成自已想要的模樣,所以蒼海叔並不是在洞裡磨石,而是在山洞的外面,既不會吵鬧到洞裡的人,也不會有石灰到處噴灑。

一大塊石頭,裡面敲成了一個小窩,深度估計有一半的深度,不過是中間深,周邊淺,按照圓錐和圓柱的關係,深度只達到一半,就只有圓柱的二分之一,然後圓錐又只佔圓柱的三分之一,三分之一乘二分之一,算起來,只做了六分之一的工程量。

要做完一個鍋,估計還要一個月左右。

鳳輕語想起了在採集過程中,有些地方是黃泥的。黃泥粘性好,直接加點水都能夠捏出窯,只是幹後容易開裂。

不過就目前的條件,把水搬到黃泥的地方都辦不到,而且人手都差不多分配出去了,剩下的人還得保證日常生活必需品。

所以,先暫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