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夜,不知道官塘大隊有多少人徹夜難眠。

程橙倒是挺想問問她爸究竟是怎麼想的,不過最後還是沒有把話問出來。

這是屬於她父母自已的人生,雖然她知道恢復高考後的第一屆大學生的含金量有多高,但並不代表在這個時代只有讀大學才有出路。

她和林沐陽都在猜測,既然連高考都能提前了一年,那麼,關於那個小漁村的故事,是不是也會提前呢?

……

高考的訊息一確定下來,不管是縣城還是市裡的書店,只要是教材,不管是初中教材還是高中教材,沒有超過兩天,就被人一掃而光了!

很多知青買不到教材,這個時候也不心疼錢了,都跑縣裡郵局打電話拍電報回家讓家裡人幫忙找高中課本。

得益於程橙和林沐陽之前有意無意的提醒,再加上因為是打著要自學的名義,所以早在幾個月前,許靜和張麗君就已經讓許安還有張家人在省城那邊幫她們想辦法搞到了幾套《數理化自學叢書》,除了留下三套自家人自用,許家和林家聚在一起討論後,由程慶祝這個大隊長出面,接收了剩下的一套叢書,用的名義就是許靜和張麗君的孃家人在省城幫她們弄到了書,她們決定捐一套出來給隊裡想要參加高考的人用。

要知道,一套《數理化自學叢書》一共有17冊,可不便宜呢!

而且就算有錢,也未必能一套都集齊!

程慶祝和隊裡幾個幹部討論後,專門在村小那裡騰了個教室出來,讓那些想找個安靜地方複習的人直接去教室那裡複習。

至於知青們的工分,這個時候,也不強迫他們一定個個都要上工了,反正,不上工就沒糧食,村裡也不吃虧,不算白養這些人,而且隊裡本來耕地不多,少了知青來賺工分分糧食,村民們不知道多高興呢,畢竟他們只要多幹點就行了。

官塘大隊的幾個幹部還算是眼光長遠,畢竟要是在高考這個事情上還故意卡著知青,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跟他們結了仇,倒不如順水推舟結個善緣,抬抬手,與人方便,大家日後也好相見。

能當官的都不是傻子,村官再小,那政、治嗅覺也比一般人靈敏,這兩年,上面這麼多動作,再加上那個邪、惡幫派倒臺,棚子裡住的人也陸續被接走恢復工作,傻子都知道,天,已經變了,烏雲,已經散了。

尤其是恢復高考的訊息一出來,這其中代表的意義,可太大了!

官塘大隊裡以程慶祝和林學工為核心的大隊幹部們,雖然沒指望這些知青們要是考上大學了回饋村裡什麼的,但還是那句話,結善緣,總比結仇好。

再說了,也不僅僅是知青們想參加高考,大隊裡也有不少年輕人也想搏一搏啊,這個時代,城裡那些招工的,對農村人太不友好了,一個戶口,就在農村人和城裡人之間生生劃出了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塹!

程家和林家這個捐書的行為,得到了大多數人的感激,白眼狼還是少數的,當然,也有一些人酸溜溜說什麼既然林家和程家有書,怎麼那麼小氣,不多捐幾套出來,畢竟那麼多人想參加高考呢,就算大家輪流看,也未必夠用啊!

那幾個人這些話傳到程林兩家人耳朵裡,程老太太和林老太太第一次叉著腰站到了村口罵了足足一個多小時!

也不指桑罵槐,就直接罵,罵那些人白眼狼,罵那些人不知足,我們家又不欠你們的,這個時候能主動無私捐出這麼一套書已經夠意思了,還想怎樣啊?

是不是非得一人幫你們搞一套才行?

……

當然,之前說了,這個時代的人,大部分還是很淳樸,也知道感恩的,兩位老太太罵了人回家沒一會,知青點的知青們就過來了,有的手裡拎著餅乾,有的拎著糖果,也有提糕點的,總之,基本上人人手裡都提了東西過來,意思很明顯,就是來感謝兩家人願意無私把書貢獻出來給大家學習。

程老太太和林老太太肯定不會收東西的啦,這些年輕人也不容易,其中最早來官塘大隊的知青今年都差不多二十七八了,當年來的時候還是個稚氣未脫的少年,現在看起來滿臉滄桑的跟他們農村人都差不多了……

兩位老太太堅決不收東西,知青們也沒辦法,最後也不知道誰起的頭,齊齊彎腰給兩位老太太鞠了個躬,惹得兩位風裡雨裡槍林彈雨裡走過的老太太淚水都差點出來了!

她們這一代經歷過戰火紛飛的老骨頭,和這些為了實現“廣闊天地,大有可為”理想的年輕人,都不容易啊!

還好現在,終於看到了希望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