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裡,最具象的回憶總是在夏天。夏日的風,帶來了青春最洋溢的回憶,它是一把鑰匙,能夠開啟青春各時期的門。有人說,青春的盡頭在十八歲。殊不知,青春真正的揚灑應該是在十八歲之後的那個夏天,在那個一切都是未知開始的路上。或許是打破了既定的規劃,十八歲之前,只知奔向大學的少年,在走出考場的那一刻,人生的體驗卡才算開始體驗。而這份體驗在青春記憶中是最特別的存在。那一年,夏日的風吹過,又一群放飛的鳥兒迎來了屬於他們的藍天。他們先是迎來了清澈的瘋狂,自我認為的長大,而後,往想象中的大學奔去。

“就在這放吧”,聽著父親的話,吳憂只是淡淡的說了句:“給隔壁孫叔打個電話吧,人家裡剛生了小孩兒,別吵到人家。”看到父親照做,吳憂不再多說,開門上了車。

有大一學生的家裡,在送學生上學前都會放一掛鞭炮。

最近放的可不少,因為正值開學季,也不知是從哪兒傳下來的習俗。包括升學宴,也才剛剛開始興起。

吳憂對這些倒是不反感,但能立刻想到鄰居的感受,是因為他有很強的共情力。而對於他這個人,在家人面前可能是冷漠的,在陌生人面可能是高冷的,而在熟人面前卻可能是神經質的。

一陣噼裡啪啦的鞭炮聲讓其清醒了許多,隨著汽車的發動,吳憂也正式踏上了大學之路。

與吳憂同行的有其父母和姑姑家的表哥,之所以叫表哥陪同,是因為他是個有常年開車經驗的人。

吳憂習慣性的選擇了靠窗的位置,因為這樣可以讓其感到放鬆。果然,母親在身旁開始了不停的叮囑,吳憂並不想聽這些,只是似有似無的回應著。最後,索性將頭轉向窗外,好在,風景不錯。

車子開了不久就上了黃河大堰,看著渾濁翻騰,蜿蜒曲折的河水,讓人心生寒意又充滿敬畏。如果將這河水比作人生,到目前為止,吳憂與之是截然不同的。

他是個墨守成規的人,這與其成長環境有關,從小到大父母都在告訴他眼下的任務是學習,他也就照做了,直到考上大學。雖然不是什麼好大學,好在離家不算太遠,父母和他已經很滿足了。

吳憂就這樣看了近一個小時,即使有些景色是一瞬而過,即使看多了也就那樣,但他卻不厭其煩。對其而言,這是長途中最好的陪伴。母親雖然還在有時找補著再囑咐一句,但很快就將話語專向了父親和哥哥所嘮的家常中。

車子在一個岔路下了大堰,又走了一會兒便看到了城市的面貌。可能是來到新地方的緣故,即便天矇矇亮時就出發,但他們卻毫無睏意。

吳憂所在的大學在本省省會,一家人本以為會坐落在眼下的繁華都市之中,但經過市區後,車卻跟隨導航徑直往前方的山影開去。說是山,其實無非是當地的小山峰。在感覺到有些失落的情緒後,卻再次看到了城市與高樓。

後來才知道,這是省會的一個區,而他們現在的位置是將來回憶滿滿的大學城。仔細一看,這裡三面環山,倒有種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之意,吳憂心生喜悅,他滿意這樣的環境。

歷經三個小時,終於看到了學校指示牌,車子一拐,大學便赫然醒目。從校門口看,學校的樣子與網上查過的如出一轍,只不過學校後面的山顯得近了些。較之高中,大學的模樣確實大氣許多。

學校可以停車,吳憂一行人便在人流和保安的引領下,開進了校園。滿懷期待的四處觀望著。映入眼簾的綠色與隨處可見的歡迎標識,彰顯著迎接新生的熱情。碧波湖水,磅礴建築,彰顯著環境的舒適。氣勢恢宏的圖書館,彰顯著校園的端莊。對大學的第一印象,對新生而言,總是震驚的,他們為自已能進入大學而自豪著,而這種震驚與自豪也就停留在了當天。

最終,車停在了籃球場內。父親對校園的好奇這時還體現在了對車牌號的關注上,根據車牌上的字母尋找著老鄉。

吳憂苦笑一下,下了車:“先去辦理入學手續吧,你們在這等我會兒。”吳憂對這樣的事情從不打怵,處理事情也總是條例清晰,在進入校園前他就已經想好了整個過程。但最終還是表哥陪其一起去了。

“大學就是不一樣啊,可惜咱沒這個福氣”,一旁的哥哥感慨著。高中沒上完就進入社會的表哥這時候分外羨慕了起來,但後悔的情緒卻不會表現。吳憂並未安慰,因為他清楚這些話是表哥對自已說的。

報名處並不難找,去人多的地方肯定就對了,雖一開始就是正確的方向,但表哥還是問了身旁走過的同學,在確認無疑後才相信吳憂的判斷。

報名處是整整齊齊的一排遮陽棚,棚子上寫著各學院的名稱,報道的學生在棚下的桌子前問個不停,生怕錯過什麼有用的資訊。

也有的新生已經和學長聊個不停,想來以後這些人裡會出幾個風雲人物吧。

哥哥饒有興趣的盯著這些大學生,全然忘記了此行的目的。吳憂不忍打斷他的興致,只得自已尋找,幸運的是沒走幾步便找到了。

看到在自已身前停下來,桌子前的男生擺出了熱情的姿態:“學弟你好,是來報道的麼,哪個班,叫什麼名字。”看樣子這些話已經說了很多次,吳憂也不再羅嗦:“市場營銷一班,吳憂。”

“好的,你先在這裡籤個字”,那位男生熟練的拿出簽到表。

吳憂在簽字的同時,一旁的女生迅速翻騰著手中厚厚的卡。簽好後她便遞過來一張:“同學,這是你的學生卡,注意保管好,以後打飯,進圖書館都能用得著。”

吳憂接過學生卡,看著自已學生卡上的照片,無奈的搖搖頭。在高中學習最熱烈的時候,被叫去拍照,拍完就匆匆離去,殊不知這張又黑又隨便的照片會伴隨自已這麼久。

報道處又領了幾張表,核對了個人資訊後報道就算完成了。

回到操場的停車處,父母已經將所有行李搬下了車,別說,父親還真透過車找到了老鄉,正在聊的火熱。看著回來的吳憂,母親忙提醒父親該出發了。好在宿舍離操場並不遠,四人沒有耽擱,大包小包踉蹌著前往宿舍。

剛出操場,他們便碰到一個斜掛條幅的人走來,看樣子是迎新的學生,和報道處的同學一樣,臉上的笑容充滿熱情。當然,行動上也是,雖然吳憂他們極力謝絕了搬東西的幫助,但他還是一路幫忙介紹學校看到的一切,並帶領他們來到了八號宿舍樓。

和迎新的同學道完謝後,他們便進了樓,剛進門就聽到了一聲雄厚的聲音:“新生吧,宿舍號多少”,說話的是看管宿舍的大爺。

“8314”,吳憂上前答道,聲音不由的抬高了幾分。

大爺並沒看他一眼,從一摞紙中抽出一張推到吳憂面前,面無表情,好像習慣性的動作做的乏味了:“找到你的名字,籤個字。”

吳憂只得照做,大爺又從一大串鑰匙中拆下來一把遞給他:“三樓,上去吧。”出於禮貌,吳憂道了一聲謝,但大爺就是大爺,一聲“嗯”就算回答了。

吳憂索性趕快離開,這個樣子好像有些下馬威的味道。但令其沒想到的是,這位大爺無聲的溫柔帶給了他們四年美好的時光。

推開那道陌生的門,宿舍的全貌一覽無遺,整個房間這時候還顯得有些空曠,正中央的兩張長桌拼成的一張大桌就顯得寒磣了些。進屋後,兩側是櫥櫃,在僅有的空間裡擺放著。再加上陽臺,這就是宿舍的全部了。總之,父母的評價是:還行。

右前方下鋪,吳憂一進門就看到了躺在床上的那人,看到吳憂的到來,他只是抬了抬頭,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這人好奇怪,怎麼連最起碼的客套都沒有”,吳憂內心有些疑惑:“再不善交際也應該打個招呼吧。”

當一行人都進來後,那人坐了起來,但還是無言。不知為何,吳憂卻走向了他,問道:“同學,上邊有人麼。”

“沒有”,說完那人便低頭擺了擺自已的鞋子和臉盆,然後離開,坐到了對面床上。

“這人還真是惜字如金啊,冷淡程度快趕上門衛大爺了”,這是吳憂對這個初見室友的第一印象,同時也讓其開始擔憂宿舍的生活環境以後會是什麼樣子。

吳憂選擇這個位置第一是因為這是上鋪,第二是因為兩面緊貼著牆。

父母和哥哥看到此人的樣子也是有些不解,但很快就開始忙了起來,幾人一上一下很快就將床鋪整理完成。隨後,幾人在這個小空間裡走了幾圈,算是掌握了宿舍的一磚一瓦。

稍息片刻,離開前,父母有些不放心的對那人補充了一句:“孩子,以後你們是上下鋪了好好相處哈。”

那人聽聞,放下一直盯著的手機,點了點頭。一時間,空氣中彷彿再也容不下一個字。

由於時間還充足,他們也有了時間可以逛逛校園,父母和表哥一路讚歎著美麗的校園。因為好奇,這一路下來倒顯得不是很累。走到食堂,他們也樂意嚐嚐大學的飯是什麼樣子,這畢竟是吳憂要吃四年的地方。結果評價是:不錯。對於父母而言,只要樣式夠多,能吃飽這就足矣了。但後來吳憂總是下意識的認為,飯菜的量不如這一次的多。

瞭解了“所有”後,父母表哥準備啟程回家,臨走前,母親又對學習和生活進行了一番叮囑,而父親則是多給了些生活費。

送走他們,吳憂成了自已一人,大學生活的體驗也正式開始。九月初的天,在陽光明媚時雖感覺依舊如夏,但微風吹過也會伴有涼意。奉行夏日的召喚,又是一篇校園故事的開始,但與以往不同,這次是自已可以主導的青春故事。

回宿舍的路上,吳憂在滿懷期待中起了擔憂,剛剛步入大學校門,接觸到以後與之交往四年的人都帶有冷淡的氣息。也不知其他舍友會是什麼樣子,這或許是每一位大一新生都會擔憂的問題,畢竟能遇到好舍友,在一個好宿舍,關係到大學四年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