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二世三年九月

此時已是月末了,劉邦項羽攻下雍丘,斬殺三川郡守李由,以及李斯被夷三族的事都已經擺在身在定陶督戰的項梁案上。

當這些訊息傳來,項梁已經徹底抑制不住喜色了。因為攻下雍丘,就可以繼續西進,入關中直取咸陽,而李斯的死,讓秦國朝廷決策層面再無可用之人,以此判定,秦朝氣數已盡。

項梁召來諸將,將這些事告知眾人,眾人一聽,皆是大喜,因為他們自然也知道,如今的局勢對他們十分有利。

堂下只有一人皺緊眉頭,就是宋義,以此刻定陶城內的情況來看,主公日益驕橫,不聽勸諫,上行下效,都認準了秦朝將亡,以為秦軍不敢進攻,加上還經常有各路使節來拜見項梁,因此此時的定陶城內,防務是十分鬆弛的,若是此時秦軍進攻,那後果不敢想象。

可是宋義什麼都沒說,一是當時入定陶時項梁對於他的蔑視讓他懷恨在心,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這段時間他已經和盱臺的那位大王取得了聯絡,並綁在了楚王的戰車上,如今楚國,項氏一家獨大,曾經那些大族已經十分不滿,若是如今項梁死在這,或許對楚國不利,但是對於他們這些人來說,就可以趁勢削項氏的權,重新掌管楚國。

畢竟楚王可是許諾了,若是項梁死亡,他就可以取而代之,坐上項梁主帥的位置。

因此,宋義並沒有選擇提醒項梁,只是冷眼旁觀。只不過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項梁的災禍不久就要到了,他可不能跟著項梁犯險,剛好有個出使齊國的差事,宋義便向項梁討要,離開了定陶。

臨走前,宋義最後看了一眼定陶的城牆,便頭也不回地出使齊國去了。

宋義走後,項梁還是那樣,並沒有做太多準備,定陶的防守還是十分鬆懈。

這裡項梁犯的錯誤有兩個:第一、讓手下最聰明的謀士范增去到了項羽身邊,如果范增還在項梁身邊,也不至於看不出來這些,若是范增勸諫,項梁絕對會聽從。第二、小看了章邯,項梁以為章邯被劉邦項羽以少勝多地擊敗,就覺得這位秦國大將不過如此,實際上,章邯的軍事才能是十分高的,東阿之戰能大勝,有許多的偶然性,並不能以此輕視章邯。第三、也是最致命的,就是章邯小看了秦國,項梁見如今的秦國失了半壁江山,內部又動盪,就以為秦國氣數已盡了,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如今的秦國,可還沒死呢。

實際上,秦國盡全力又給章邯支援了五萬兵馬,如今章邯所率已有十萬人,甚至比東阿之戰前還強大。

而在宋義離開後不久,章邯就率領兵馬悄悄來到了定陶附近,準備進攻。

章邯將大軍停在定陶遠處,以免被發現,帶著幾個親衛就前往定陶檢視,當章邯親眼看到定陶城防的鬆懈後,不由得大喜,內心暗呼:“天助我也!”當即決定當晚就夜襲定陶。

是夜,項梁正與諸將宴飲,章邯便率軍發起攻擊了,為了防止軍士發出聲音,章邯還特意讓每一個人含住了都含住了一個枚,這樣士兵們都發不出聲音了。

夜已黑了,定陶城門已經關閉。章邯令先鋒悄咪咪地摸到了定陶城下,一切準備就緒後,章邯便下令進攻。

城上守軍本就鬆懈,秦軍突然發起進攻後,守軍倉促應戰,瞬間就落了下風,只能艱難地抵禦著秦軍猛烈的進攻。

很快,秦軍就有士卒登上了城樓,章邯見狀大喜,知道拿下定陶就在眼前,便聚集士卒,發起了更猛烈的進攻。

而另一邊,正喝上頭的項梁,聽到士卒的突然來報,就知道大事不妙,此刻他才第一次悔恨不用宋義之言,可是已經悔之晚矣。

項梁倉促之間清點了一下兵馬,便率領軍隊往城門趕去。

可還未趕到城門,項梁就遠遠地望見城樓上火光沖天,已經掛上了秦軍的大旗。項梁咬了咬牙,決定從另一大門逃跑。

可是秦軍又如何能讓他如願,在項梁掉頭的瞬間,突然傳來一聲呼喚:“項梁公想去何處?”

項梁定睛一看,原來是章邯手下都尉董翳已經率軍阻擋住了項梁的去路,正打量著項梁,彷彿是在看一件大功,實際上,拿下項梁的項上人頭也確實是大功一件。

項梁無奈,只能率軍衝向董翳,展開了巷戰,可是往日攻無不破的楚軍,看到城門已失,腹背受敵,已經失了軍心,加上董翳所部也是秦軍精銳,衝擊一會還未擊破秦軍後,楚軍士卒便開始潰逃了。

項梁自然無奈,只能在十幾名死忠親兵的護衛下,朝反方向跑去,希望能得到一線生機。

可是奇蹟並沒有發生,項梁在城中四處奔波,疲於奔命,可是哪裡都是秦軍,楚軍已經徹底潰敗了。

項梁終於絕望了,他知道,今天他怕是逃不過一死了。

項梁明白這件事後,便停下馬來,親衛們也跟著停下來,項梁環顧四周,只傳來帶著關中口音的喊殺聲,無奈的仰天長嘯:“天不助我也。”

隨後對著親衛們說:“你們走吧,章邯要我的命,你們現在離開,或許還能有一線生機。”

親衛們都是項梁心腹,自然不願,於是紛紛下馬,跪拜叩首道:“我等願為主公效死。”

項梁見眾人不願離去,便下定決心做最後一搏,他帶著十幾親兵,便往城門衝去。

到了城門,章邯已經等候多時了。項梁知道今天難免一死了。可是他的驕傲、他的榮耀,不允許他作為階下囚受盡屈辱而死。

他大笑三聲,手持長矛,往章邯衝去,旁邊的都尉董翳已經迫不及待了,當兩人逐漸靠近時,幾乎是同時,項梁和董翳投出了手中的矛,董翳偏了一下頭,長矛便飛過,貫穿了身後另一名秦軍士卒,而董翳的矛卻直接貫穿了項梁,項梁直接落下馬來,聲息氣絕,待一切結束後,章邯走到項梁屍體旁邊,看著項梁寧死不屈的面龐,不由得嘆了一口氣,安排手下人好好安葬後,便去安排其他事宜了。

項梁,就此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