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結婚記

作為本書的開篇,可以感受到三毛的對沙漠的無限嚮往和初到到撒哈拉沙漠的興奮之情。三毛的文字讓我感受最深的一點就是“親切”,總感覺看她的作品,就像有個女孩在你耳邊輕聲訴說著她的經歷一般。與你一起分享她的快樂與悲傷,這種感覺讓人很溫暖。

本篇介紹了三毛和荷西備婚以及婚禮的過程,看似平淡卻透露著兩人的甜蜜。他們是相互獨立的靈魂,擁有自已喜歡的東西,但又是相愛的,會為了對方會做一些自已不擅長的事情。荷西會為了陪伴三毛在撒哈拉沙漠附近找工作,三毛會為了與荷西結婚整理繁雜的相關檔案,對於她這個自由的靈魂來說是很痛苦的。三毛和荷西都是擁有著獨特、有趣靈魂的存在。他們之問的相處模式很有趣,他們看世界的視覺很獨特,他們的婚姻生活很跳脫,他們的愛情很溫馨!

第二篇 沙漠中的飯店

這篇是婚後兩人剛剛接受新身份的狀態,描述的是兩人平淡卻有趣的生活。三毛開始為心愛的人洗手作羹湯,剛開始是西餐,後來是來自臺灣的母親的投餵,日子彷彿越來越紅火起來。

這對異國夫妻也存在吵吵鬧鬧,比如語言和風俗的不同等。三毛其說是在嗔怪,不如說是嗔怪中帶著幸福感的樂意。三毛崇尚婚姻自由自在化,他們的日常很是有趣,三毛用中國的食材逗荷西,每次都騙他是一種很離譜的東西,但是荷西願意陪著三毛的幼稚。

我看到了他們剛剛進入婚姻的甜蜜,以及兩個國籍的人在一起生活的磨合,還有兩個人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待。

三毛的語言真實自然,在一眾散文家裡面獨樹一幟。我們常常說散文鋪採摛文,這麼一看,三毛的文章別有趣味。

第三篇 懸壺濟世

這是第一次從三毛的文字中感受到淡淡的悲傷。懸壺濟世聽著是好事,但是正是顯示了撒哈拉地區的貧窮與落後。當地好多女性因為醫院都是男醫生而不敢去看病。最近還看到了一則新聞是,伊朗一對情侶博主在公共場合跳舞判了10年,除此之外還禁止使用網際網路,服刑結束兩年內不得離開伊朗,不敢相信在二十一世紀宗教和傳統對人類的影響還是蠻大的。

第四篇 娃娃新娘

這篇承接上一篇,以一個十歲女孩姑卡為主人公敘事。初見姑卡,他是一個無憂無慮的小女孩,甚至沒有被當時的世俗侵蝕,並沒有佩戴束縛女性自由的面紗。但知道結婚後的她,裝扮不是黑就是藍,彷彿失去了生機。婚禮上的她,穿著不合身的衣服,帶著劣質的珠寶。夫家居然還有奴隸,一切都顯得極其諷刺。

三毛是一個包容度高,善於自省的人,哪怕是這類我看來近似於荒謬的事情,她也能考慮到當地風俗使然,文化和視角不同,而勇於接受一切。三毛無法拯救她們,這種落後的文明已經侵蝕到她們每個人的大腦裡,但沒有一個人反抗,像是打了麻藥一般。

第五篇 荒山之夜

這篇是荷西和三毛臨時起意的一次旅行,就像兩個志同道合的人,荷西下班的一聲招呼,三毛就興沖沖的和他一起奔向遠方。兩個合拍的人哪怕是一個靈機一動的小靈感,都會得到熱烈的回應。

兩個人去了一片沒有開墾的荒山,那裡人跡罕至,他們一同探索,一起冒險。身困險境時,相互擔憂,我看到了兩人愛情的偉大。雖然未知的地方充滿恐懼,但相愛的人在身旁就無所畏懼。

自由和浪漫或是最獨特的靈魂特點,溫情不失有趣,同樣的也有風險伴隨著,共患難,這樣的記憶才更加深刻。每個人都像個獨自運轉的星球,不同的質量不同的特點不同的運動軌道,可能某天突然受到衝擊波的影響,來到一起從不會來的區域,被一顆特別的星球吸引,萬有引力的作用下彼此靠得越來近,可能兩個星球就此和諧得運轉,可能相互碰撞支離破碎。

第六篇 沙漠觀浴記

三毛寫的文字非常有趣,開篇描述的剪頭髮,把自已的突發奇想說成是荷西心血來潮,不難看出三毛在自由勇敢之外如此童真性的一面。沙漠的世界我們無法想象,就像農村人到城裡變成鄉巴佬,城裡人到農村就是城巴佬,三毛對路邊出現的可以洗澡的地方感到新奇無比,一個撒哈拉女人居然有四年沒有洗澡了,而且他們覺得三四年不洗澡是正常的頻率。在她的筆下我更進一步瞭解了在這個社會落後的地方的人民的生活,彷彿不真實,但一切又是三毛的親身經歷,不禁讓人感慨萬千!

第七篇 愛的尋求

這是一段異國他鄉的知已情的感覺。沙崙是一個不愛說話喜歡一個人仰望天空的人,他單純美好,即使不是自已的點也認真負責。沙崙的信任讓身在異鄉的三毛感到溫暖,三毛也會認真核算賬目以免沙崙受罰。

沙崙雖然話不多,卻重金求得了一位女神級的老婆,但是一年都沒相見,想讓三毛幫忙寄信,從談論照片的滿眼欣喜到慢慢清楚真相的悲傷,這個簡單木納的人失去了一切以為會擁有愛情卻是一場騙局。“飛蛾撲火一定是極其快樂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