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分為五大派:經典、丹鼎、積善、占卜、符籙,其中符籙又分為三大派:龍虎山、閣皂山、茅山,我接下來說的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茅山派,茅山派有三位開山祖師,人稱三茅真君。

三茅真君是漢朝之時的三位神仙:大哥茅盈,二弟茅固,三弟茅衷,茅家三兄弟是茅山派所奉敬的三位祖師。

茅山派主修上清經,以符咒劾召鬼神,兼修避穀、導引、煉丹術、以丹藥濟世救人。但是因為電影、戲劇、小說所描寫的茅山派是以巫術為題材,基本都是以趕屍或者驅鬼等等,使人們認為茅山術是一種邪術,其實電影或者小說往往和事實是有出入的。

茅盈有兩位兄弟,二弟茅固和三弟茅衷,他們都在朝為官。此時也已經七八十歲了,就放棄官位前來找兄長茅盈,茅盈向兩人說道:你們年紀已經老邁,恐難修成仙人,我助你兩人四扇散各一副,能去老返童。於是茅固與茅衷就在洞中修煉40多年也成為得道真人。茅家三兄弟除了修煉之外還經常採集藥材製成參丸丹藥濟世救人,不管是嚴寒或者酷暑,三兄弟都是隨請隨到,而且不取分文。茅家三兄弟不止追求個人的成仙得道而且積極濟世救人這種品質實在難得。

在漢平帝元壽二年八月太上老君命五帝使者手持符節,用白玉為版,黃金刻字的策文宣佈授予茅盈為太元真人東嶽上卿司命真君,主管吳越一方眾生的生死簿,升至天界。並且太上老君又任茅固為定祿君,任茅衷為保命君,皆列為上班真人。茅家三兄弟排入仙班之後,百姓為感謝三兄弟的恩德就建廟祭祀三位大恩人,並將句曲山改為茅山,以為永久紀念尊稱他們為三茅真君。

三茅真君在茅山修道成仙之事影響了不少修道之人。

被後人尊稱為三茅真君。茅山也因兄弟三人曾經修煉隱居而得名。南北朝時,梁朝人陶弘景在茅山隱居修煉,建立上清派。因為上清派坐落於茅山,因此又被稱為茅山派。三茅真君則被追認為茅山派的祖師爺。茅山派在唐、宋年間,盛極一時。茅山的上清籙與閣皂山的靈寶籙、龍虎山的正一籙並稱為三山符籙。

後來隨著時代發展,茅山派逐漸衰落,被吸收合併到流傳至今的道教正一派,即龍虎山天師道。茅山被道教稱為“第八洞天,第一福地”

小倫啊,現在你有沒有真正意義上認識自已的祖師爺?茅山道士要以降魔除妖為已任,要分善惡辨因果,一定要心懷仁義,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切記,我們茅山從不辨善惡是非,只論因果,善惡的標準在哪裡?

善惡易辯,卻擾人心神,遮人眼目 ,使其耳眼皆為錯覺。

眼見不一定為實,耳聽不一定為真,用心感知也有偏差的時候,只有因果不會騙人,也只有因果順序才是衡量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