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資訊時代 因特中央政府 超深層(馬裡亞納海溝級別)資料。 解構完成。警告!該檔案為絕密,不得由非“調查員”人員瀏覽。 警告!請在30秒內投入“調查員”資訊檔案,否則我們無法保證您的資訊保安。逾時三次我們會對登入賬號進行反導滲入,使登入賬號的資訊裸露度達到極點。 (盯——) 調查員,請繼續檢視。 前言 21世紀,博士生導師,濟南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鍾義信在在《資訊科學原理》一書中提出了資訊時代的概念。2031年,隨著科技發展,人民的工作和生活,國家機器的運轉與世界的執行都和網路、資訊高度繫結,資訊成為新一種最重要的資源,資訊保安也被高度重視,資訊裸露度概念也被提出。資訊裸露度是在公眾中賬號使用者真實資訊的裸露程度,達到越高的資訊裸露度,真人的危險將會受到嚴重威脅。 但一開始,這件事都沒有受到重視,因為當時世界還是穩定的,強力的國家政府以政府的威嚴管理資訊世界,人們享受著資訊世界帶來的便利,一切都似乎會一直維持下去。 直到2034年,一場席捲世界的大災難爆發了:資訊大紊亂。 起因是一位反社會組織:微利世界的駭客黑入了各國的資訊庫,直接盜取了所有人的資訊,並將所有人的資訊打亂雜糅,例如將一個殺人犯的資訊安插給一個普通人,將兩個政黨的領導人的資訊交換。資訊發出後,一瞬間整個世界都遭到震盪,大量錯案,冤案,各種錯亂都開始出現,例如一個母親以為兒子是殺人犯,一個政黨內部出現了十幾個政黨的“臥底”。世界開始混亂,各級政府機構全部癱瘓,社會崩亂,人與人之間開始互相猜忌,所有的秩序都被打亂,除了現有的科技工具,人類社會甚至是回到類似遠古時代的狀態。 大動亂持續了近25年,直到2046年,一群科技工作者在幾乎崩潰的因特網上建立了“因特緊急救助委員會”,開始進行秩序重建,事件才得到緩解。後來,因特救助委員會發展成了一個正式機構,接管了世界,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世界管理者,也就演變成了今天的“因特政府”。 因特政府後來又發生了分裂,為了穩定局勢,他們允許科技網路公司來接管網路世界,允許公司爭奪網路世界的控制。在政策支援下,出現了大大小小的科技公司,進行著殘酷的爭奪。經過數年的競爭,世界上已經形成了11個實力較強的公司。 由於決策的失誤,如今的公司之間的鬥爭開始由商業波及到真實。為了穩定局勢,現在政府已經開始採取強硬手段,一旦出現各公司無限制亂鬥,乃至殺人,政府將以強制手段介入,甚至動用現實武裝力量。 為了適應網路戰爭的發展,我政府機構已經設立了網戰部,網戰部培訓出來的“調查員”負責在網路上對網路公司競爭亂象進行干預,高階調查員已經被允許動用現實的武裝力量來壓制越來越蠻橫的公司。 然而現實情況非常糟糕,隨著公司實力的壯大,一些公司開始從事各種走私活動,包括但不限於人口販賣,毒品走私,槍支武器走私。從最混亂的2051年到如今2053年,政府已經動員了萬的軍事力量,鎮壓了3000多個公司,其中有90%的公司列裝了槍支彈藥,甚至還有扶持僱傭武裝力量的行為,網路世界的交鋒更是可怕。政府機構的總資訊庫一天平均每一小時會遭到40次入侵,如今控制資訊是現實作戰的必要條件,因特中央政府的實際位置一直在變化,因為一旦長期停留在一個位置,我們的資訊裸露度將會不斷增長(我們的政府工作也需要長期維持,這會帶來資訊裸露度的增長。)我們的政府工作人員可能會因為資訊裸露度過高而被暗殺,為了鎮壓這些公司的叛亂行為,已有幾千位政府工作人員和十數萬戰士英勇犧牲(資料截止到2053年)。政府內部也可能被滲透,因此我們也要對內部繼續保持肅清。 經過數年的爭奪,政府已經經過了錘鍊,也逐漸明白公司進行無序鬥爭的手段。首先,他們會透過駭客手段攻擊敵方公司的資訊庫,將敵方的骨幹成員資訊收集完全,再進行暗殺、離間等行為。更有甚者,利用修改政府資料庫的手段,給某個人扣上殺人犯的帽子,借政府之手殘殺敵方。在過程中,我們也發現,各個公司已經研發出了屬於自已的資訊科技,我們政府也從中汲取了一些有價值的東西。例如各公司都已經使用的“重塑技術”,經過一段時間的加密來削減資訊裸露度。 目前政府面對的公司中,數個最強大的公司已經包含在資料中,調查員可以繼續檢視。目錄科技公司2.耀斑科技公司3.風暴眼科技公司4.子午線資訊科技公司5.拉伊爾電子技術有限公司6.奧古斯資訊保安公司7.伊萬紮啟聯合品牌公司科技公司9.凱峰公司10.刊物者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