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徐小杏開開心心過大年,村東邊張長林家年就過的不怎麼圓滿了。

張姓是榕樹村大姓,張長林的共兄弟五個,一個妹妹,妹妹嫁去了外村,張家兄弟多,在村子裡算大戶,家中在張老爺子在時有些產業,張老爺子過世後五兄弟為了分家產鬧的分崩離析。

哪怕一個村子住著也基本不走動,張長林是家中老么,都說皇帝想長子,百姓想么兒,張家就是這樣,老太太在時最是疼愛張長林。

分家時老太太偏心張長林,其他四家更是不服氣,於是至今分家幾十載,老太太過世後,其他幾家關係緩和了,可與張長林家的關係都沒緩和。

張長林娶了同村林家姑娘,生了五子一女,長子張大喬娶了張林氏外家侄女,生了一兒一女,二子張二喬娶了外村女,有三個兒子。

小兒子今年與徐小杏同歲,還未成親。老兩口對這個小兒子小女兒是一對龍鳳胎,兒子叫張玉安,女兒叫張玉鳳,聽名字就知道這對龍鳳胎有多麼得寵。

再來說三兒子張鐵生,聽著名字就知道不得寵,他是家中三子,張林氏生他時難產,差點沒了命。

於是張林氏認為張鐵生生來克她。所以在家中最不得寵,小時候常常飽一頓飢一頓,只能穿哥哥們穿爛的衣服,腳上沒有鞋子,更甚者張林氏一不順心就打他。

張長林十歲時看著才有五六歲小孩那麼大,張林氏不給他吃飽,還要幹活,不准他睡家裡,只能睡院子裡的雞窩裡。

有一年冬天雪大,張長林出去找吃的差點凍死在外面,還是同村一個老鰥夫,看不下去撿了回去,有口吃的沒給餓死。

就這樣在老獵戶這裡住了下來,老鰥夫是個獵戶,教張鐵生打獵,有了手藝這才有飯吃有衣穿,後來張鐵生也就這麼跟著老獵戶生活,還給老獵戶養老送終。

老獵戶死後,張鐵生還是以打獵為生,也沒有回張家,張家也沒有來找,本以為就可以這樣相安無事。

哪曾想張鐵生十四歲那年,邊境突起戰事,朝廷開始到處徵兵,家中凡有年滿十六的男丁,一家必須出一人服兵役,不準用銀錢贖。

這個時候張家想起了張鐵生,張鐵生打獵換錢,營養充足的情況下長的高高瘦瘦,看著不像十四歲。

最後張林氏找上門來,一哭二鬧三上吊,還搬出孝道相逼,要求張鐵生頂替張大喬服兵役。

大雍朝重孝道,林鐵生也被鬧煩了,最後答應了張林氏。村裡人對張林氏的做法嗤之以鼻,但是沒有人管,畢竟這是人家家事。於是十四歲的張鐵生去服兵役一去就是十年。

戰事結束了,有些人回來了,有些人沒回來遺物也回來了,張鐵生一直沒回來,所有人都以為他死在了戰場上。張家更是沒有人在意。

誰知道張鐵生回來了,回來後張鐵生修繕了之前老獵戶住的地方,繼續打獵為生。不過現在的張鐵生看著高高大大,面相兇惡,張家人不敢招惹他。

張大喬對張鐵生始終有些愧疚,畢竟張鐵生代他上戰場,如今二十四了一無所有,所以大過年的非要請他來一起過年。

張鐵生根本不想來,但張大喬三番四次上門,就差跪下磕頭,張鐵生便想著就是吃個飯,吃完就走便來了。

張鐵生來到張家也不主動給張長林和張林氏打招呼,倆人便憋著氣。

飯桌上因為張鐵生的加入,一家人都有些沉默,張大喬便舉著酒杯,對張鐵生說道:“老三,你能平安回家,是大喜事,本該給你接風洗塵,但家中事多,便耽擱了,今天這頓飯,就當給你接風洗塵了。”

張鐵生並端酒,也不接話,張大喬也不尷尬,接著道:“哥哥欠你的,不說,哥哥先乾為敬。”

張鐵生還是不說話,場面嫉極度尷尬,老兩口拉長了臉。小輩們大氣不敢出。

張二喬看了看大哥又看看張鐵生:“老三,事情過去了,你能平安回來就好,大哥,不提這些,大過年,咱們一家人終於團聚了,吃飯吃飯。”說完看著張長林。

這時才張長林開口:“吃飯吧。”說著先拿起筷子。

一家老小看張長林動筷子,才陸續動起來筷子,張鐵生也不說話,端起碗就吃飯。

飯沒吃幾口,旁邊張林氏說道:“年後老四要說親了,前頭幫你們娶了媳婦,錢花了不少,現在我和你們爹老了,也該是你們幫襯幫襯弟弟的時候。”

張大嫂聞言一下抬起頭,本來桌上剛剛緩和的氣氛一下子又緊張了起來。

張大喬剛想開口,張大嫂在桌下踢了他一腳,自已開口道:“娘,我們哪有錢,家裡錢不都是交給您了嘛?咱家又沒有分家,您怎麼說是說我們藏私,我可不認。”張大喬媳婦是本村的,她可不怕張林氏。

張大喬給老二使眼色,老二也話道:“是呀,娘,我們賺的錢可都全上交給您了。”

張林氏聽完,重重放下手中的碗:“你們有沒有錢,別以為我不知道,平時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你們當我老菩薩,只會行善是不是。沒錢?村西徐家那個孤女修房子,給的工錢三十五文一天,你們交上來三十文,真當我不知道,這還是我知道的,不知道的你們不知道昧下多少。”

聽到張林氏提提到徐小杏,張鐵生心裡一動。但他繼續吃飯,裝聽不見。

張林氏說完桌上幾兄弟沒人說話,張林氏拿眼睛瞥著張鐵生,又說道:“既是親兄弟,那你們作為哥哥,就得照顧。”

張鐵生裝看不見也不接話,張林氏越看心越煩,努力讓自已聲音聽起來平靜些,說道:“鐵生,你作為哥哥,幫幫弟弟不是應該的?”

張鐵生聽到這,嗤笑,就說這麼好心請過來吃飯,原來在這等著呢?滿臉譏笑的回道:“與我何干,你可沒養我。”說完放下碗起身就走。

張林氏在後面大聲咆哮道:“張鐵生,你怎麼敢這麼和我說話。誰給你的膽子?”

張鐵生聽罷轉過身,面頭不善:“不敢?為什麼不敢。怎麼,你要去檢舉我不孝?去吧,去告訴官府你們讓十四歲的三兒子頂替大兒子服兵役,看看人家是因為不孝判我死,還是你們欺騙官家判你們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