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時,趙雲、周倉二人下了定峰山,回到屯駐騎兵那個山坳裡。

抬目望去,裴元紹依舊是一副罵罵咧咧的樣子,正指揮一眾騎士,在馬尾處繫上藤枝。

見趙雲、周倉走來,裴元紹迎了上來,他左右瞟了幾眼,嘟囔道:“龜孫那鳥人,死哪去了?”

趙雲知道裴元紹在找孫庭,而且這貨私下還給孫庭取了一個龜孫的諢號。

當然,不止裴元紹詫異怎麼沒見孫庭回來,很多騎兵也是那副表情,就差直接問趙雲了。

只見,趙雲面露悲切,努力擠出兩滴眼淚,悲慟道:“孫軍侯心繫國相安危,竟不顧勸阻隻身登上峰頂,卻不慎跌落山崖,因崖下是黃巾賊營地,暫不知其生死,雲有愧國相啊!”

“死了最好!”

裴元紹嘀咕一聲。在這段時間,孫庭仗著是常山相之侄的身份,沒少欺負裴元紹,裴元紹對孫庭是既恨又忌憚。

“這......”

一眾騎士大譁,頓時竊竊私語了起來。孫庭跌落山崖,生死不知?這個訊息實在令他們難以消化,雖然孫庭平時驕橫跋扈,但他們都是孫庭的老部下,情誼還是有些的。

“趙司馬,屬下請令尋找公子!”

騎兵群中,突然走出十多名騎士,來到趙雲面前,齊齊道:“吾等請令尋找公子!”

可見,誰身邊還沒有幾個親信?

不叫孫庭軍侯,而叫公子!這顯然是在告訴趙雲,孫庭乃是孫瑾之侄,身份高貴。

趙雲看了一眼這十多人,這些人平日裡,就如僕從一樣照顧孫庭,如今聽到孫庭出事,要去尋找,他並不意外。

不過,孫庭是被自已殺死的,趙雲自然不會讓他們去找,悲傷道:“孫軍侯乃是看到黃巾軍即將攻上蒼巖山,擔心國相安危,才不慎跌落山崖;如今國相岌岌可危,我想若是孫軍侯在此,定是要當先解蒼巖山之困,救出國相!若爾等現在去尋孫軍侯,一旦驚動黃巾賊,豈不打草驚蛇,屆時如何救出相國?”

這十多名騎兵一聽,也覺得有道理,孫庭跌落山崖,崖下就是黃巾軍營地,要是驚動了黃巾軍,就暴露了我方,到時候導致蒼巖山被破,國相身殞;那我們去向孫庭盡忠有什麼用?還是先救相國要緊。

“請司馬發兵營救國相!”這十多人又是齊齊道。

趙雲再次仔仔細細看了一遍這些人,才下達了即將出戰的命令。

命令一下,近五百騎士,開始檢查戰馬、兵器、衣甲,做著各自的戰前準備........

..........

蒼巖山下,黃巾軍後方,張字帥旗下,張寶扶劍站在臨時搭建的高臺上,一雙虎目,緊緊盯著山上的攻防戰。

山上的官軍殺退了一波又一波黃巾軍,官軍防線之下屍山血海,山坡被鮮血染紅,都開始變得泥濘。

高臺上令旗變換,又一支萬人隊頂了上去,萬人隊後方,是三千多名張寶直系黃巾力士,充當督戰隊。

前不久就是在這裡張寶遭到伏擊,損失了一千多黃巾力士為此張寶心疼了好久。

就在這時,張寶身旁郭太神色欽佩道:“此戰過後,大浪淘沙,將軍麾下必然更加精銳!”

張寶為何要在此與佔絕對地利的常山軍死磕?

原因有兩個,第一個是要一雪前不久在此被伏之恥!

第二個就是要消耗軍中老弱減輕負擔,留下精壯。

因為如今的張寶,已經意識到黃巾軍最大的弊端,那就是裹挾百姓,看似可以壯大聲威。實則弊大於利,百姓良莠不齊,打順風戰,人人當先;但若遇到硬戰,便是四散而逃,拖累全軍。

若以後,遇到像常山境內這樣堅壁清野的事情,人多反而壞事,不用官軍來打,糧草就可以拖垮已方。

攻破石邑雖然獲取了官軍大量糧草,但對數量龐大的黃巾軍來說,也是杯水車薪。

所以,張寶打算用戰爭消耗掉軍中老弱婦孺,減少糧草負擔。

同時,還能激發黃巾軍對官軍的仇恨,何樂而不為呢?

“哈哈!”

張寶大笑道:“全仗阿太你多謀啊!”

其實,此計並非張寶所想,而是郭太向張寶提議的。

由此可見郭太有多陰毒。

“為將軍盡職,乃末將本分!”郭太躬身道。

張寶心情大好,剛要去扶郭太,武藝不凡的他,突然發現腳下的高臺,好似發生輕微的抖動。

“將軍你看那邊!”

張寶身側親衛大將嚴政一指谷地南面的原野上,只見漫天塵土卷席而來了。

“是騎兵!”

當年,張寶跟隨兄長張角,曾去過邊關,親眼見到過騎兵發起衝鋒,其恐怖的衝擊力,令張寶至今難忘。

這些年來,張寶一直渴望組建一支騎兵,數次求張角;卻因為騎兵耗費巨大,無力組建。

起義到現在也有三個多月了,黃巾軍還從未與一支騎兵正面交鋒,以至於張寶都快忘了騎兵的存在。

看到數里外,碧藍的天空下,鋪天蓋野的揚塵,張寶估計起碼有數千騎?

這是哪一支官軍?

莫非是幽州的幽州突騎?隨即推翻了這個猜想,幽州在北,那麼幽州突騎不可能出現在南面。

那難道是幷州兵騎從幷州而來?

顯然,張寶很自然地忽略了常山的五百騎兵,因為觀其聲勢,根本就不可能是幾百騎能有的聲勢。

“撤!”

騎兵的恐怖,張寶見識過,以至於他非常忌憚,急聲道:“禦敵!禦敵!”

鳴金一響,攻山的黃巾賊如蒙大赦,慌忙後撤。

谷地南面,黃巾營地裡大呼聲、喝罵聲不止,顯得非常雜亂,各賊將在張寶命令下組織禦敵陣型,烏合之眾的賊兵哪裡懂什麼陣型,不過就是密密麻麻站在一起,試圖用人肉盾牆擋住騎兵衝鋒。

而張寶則領著直系黃巾力士,向北後退。

蒼巖山上,黃巾賊退去,孫瑾、郭典等一干官軍,也發現了南方原野上揚起漫天揚塵的騎兵。

這一切說起來很慢,其實只是轉瞬間。

谷地南面,黃巾軍人肉盾牆還沒來得及築起,帶著滾滾揚塵,聲勢浩蕩的騎兵瞬間扎入黃巾軍人潮中。

頓時,驚起鬼哭狼嚎的慘叫,擋在前方的黃巾賊兵,被高速賓士的戰馬撞得倒飛出去。

使得黃巾軍密集的人潮,出現一個巨大的豁口,趙雲一馬當先,手中龍膽槍銀光閃動,血光飛濺,賊兵慘叫連連.....

黃巾軍在騎兵的雷霆衝擊下,一觸即潰,倉惶後逃。

趙雲見之大喜,一拉馬韁,戰馬前蹄高高揚起,發出聲聲嘶鳴。

黃巾軍倉惶後逃,趙雲自然不會緊追,因為他這浩蕩的聲勢,乃是在幾百騎兵馬尾處繫上枝藤,營造出數千騎兵奔騰的假象,其目的就是為了嚇退黃巾賊。

如今黃巾賊後退,就是山上官軍脫困的機會。

趙雲望向蒼巖山上,面露微笑,孫瑾、郭典正領著殘存的官軍已經衝下來了!

可見,他們倒也不是太傻!

“子龍!”

孫瑾看到趙雲,好似比看到老父還要開心,疾步跑下山….

............

黃巾軍北後方,張寶心懷忐忑,南面是騎兵揚起的漫天塵土,他根本就看不清到底來了多少騎兵,只能聽到鬼哭狼嚎的慘叫聲。

張寶非常擔心,自已這烏合之眾能不能擋住數千騎兵一次衝鋒。

懷著這樣忐忑的心情,張寶感覺就是一種煎熬。

時間一分一秒流逝,張寶左等右等始終沒有等來恐怖的騎兵。

再次展目望去,谷地南面漫天塵土,已經慢慢散去,恐怖的騎兵卻不見了。

張寶陡然驚覺,再看蒼巖山上,死氣沉沉的官軍駐地寂靜無聲。

張寶哪裡還不知道他被耍了!氣急攻心之下,口中一甜,哇的一聲吐出一口老血,大呼:“氣煞某也!”

張寶嘶聲大吼道:“追!給我追!”

眼看煮熟的鴨子居然飛了,如何不氣?

谷底南面數里外的原野上,孫瑾、郭典領著近三千人南逃。

趙雲則領著四百多名騎兵墊後,只要黃巾軍敢追來,趙雲就領騎兵衝殺上去,如此數次後黃巾賊兵也不敢追了,孫瑾、郭典帶著的殘部也逃出了黃巾賊追擊範圍。

當夜色降臨時,一路狂奔的官軍殘部,來到了當夜,趙雲與郭典相遇時的女媧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