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軍並不知道三哥李淮和那些老年人聊了什麼,只看著他們很愉快的說了什麼,然後這些大爺大媽們就紛紛催促著李淮走,但面上表情明明是開心的,不像是得罪的樣子。

“怎麼好奇你三哥我說了什麼?”李淮只看一眼李軍的表情就知道他的疑問。

“嗯。”李軍用力點頭。“不說這個,先去把它們都賣了。”李淮示意李軍拎起木桶跟著。

“好。”李軍點頭,快速拎起,一副期待的模樣看向李淮。

“走。”李淮點頭,然後腦海裡回憶著剛剛打聽來的訊息。

這地方上一世李淮是來過的,不過那時候跟現在可完全不同,這些鍊鋼廠家屬區早就被拆了換成高樓大廈,而現在卻充斥著濃濃的生活氣息,一棟棟七層高的樓房挨擠著,中間留出了一些花園。

“三哥,都是樓房看起來真氣派。”李軍好奇的四處看著。

“還行。”李淮點頭,眼睛搜尋著門牌號。

“五棟三單元一號,就是這家了。”李淮現在眼神很好,一下子就看見不遠處那個小小的門牌號。

“三哥……”李軍話還沒說完就看著李淮走上前直接敲門,頓時驚的不敢出聲。

那是一戶一樓帶院子的人家,院子裡種著一棵不知道什麼的樹木,時值深秋了枯黃的枝葉伸出院牆,門邊乾淨漂亮還擺著兩盆裝飾用的綠植,看著就精緻漂亮,是城裡人的派頭,讓人望而生怯。

“這可是城裡人,又不認識,就那麼敲門真的好嗎?一會要是三哥被罵怎麼辦,不行,我得去幫忙。”李軍鼓起勇氣往前幾步,這時候那戶一樓的門卻開了。

“誰呀?”一道溫和的聲音從門裡響起。

“秦大姨嗎?我是小李,前邊兒王大媽介紹來的。”李淮隔著門道。

“吱呀。”門開了,一個穿著整潔乾淨灰色外套,燙著小卷的老太太開啟了門。

“王大媽介紹的,有什麼事嗎?”秦大姨疑惑的看著李淮。

秦大姨打量著眼前的青年,個頭很高,看著眉目舒朗臉上帶著笑,年輕又穩重的樣子,哪怕穿著很舊的T恤和粗布灰綠色褲子和開膠的膠鞋也讓人忍不住升起一絲好感。

“聽說秦大姨家添丁了,我們兄弟正好倒騰了些烏魚和鯽魚瓜子。”李淮扭頭衝著李軍招手。

李軍這才跑過來,但一激動還忘了拎桶,臉色通紅的又轉回去拎桶。

“秦大姨見諒,我這兄弟還第一次來蓉城,第一次見著大姨您這麼有氣質的人。”李淮笑道。

“你這孩子倒是會說話。”秦大姨被誇的臉色一喜,輕輕託了託自已的小卷發,然後就看見了掛在李軍脖子上的大王八。

“喲,這王八可夠大的。”秦大姨驚呼一聲。

“那可不是,費了我們兄弟老大勁,畢竟是我們村裡塘子裡的老王八,燉湯滋補的很。”李淮順勢說道。

“這麼大確實不好抓。”秦大姨認可的點頭。

“看秦大姨您這這麼時髦肯定知道那沿海一帶正流行吃這玩意,那邊專家可是說了甲魚營養價值極高,適合補身,比人參都不差什麼。”李淮拍了拍甲魚,一臉自信的說道。

這時候的沿海一帶就是風向標,是金口點了要先富起來的地方,因此沿海來的無論什麼都貴,而這沿海的流行和說法也是讓人信服的。

恰好李淮就知道現在沿海甲魚正貴的時候,一斤能到上百塊,並且是越大越貴。

李淮明顯看見秦大姨一聽沿海二字眼前就一亮,頓時有了更多的信心,著重把話題放在了甲魚和對沿海的見聞上,畢竟前世去過。

“看著確實不錯。”被一直捧著的秦大姨點頭,然後開始問起了價格。

這一問價李淮也不直接說,只說這些東西的難得,怎麼難抓,形容的很是困難,讓邊上的李軍都納了悶了。

“三哥向來運氣好,每次下河一抓一個準,不難抓啊,而且村裡這東西都沒什麼人要,多費油。”李軍困惑的看看李淮又看看秦大姨,但愣是不敢開口。

畢竟秦大姨穿的好,打扮時髦,甚至腳上穿著的都是純黑色的小皮鞋,那亮的都能照見自已通紅的臉。

“三哥真厲害。”李軍聽著和麵前他都不敢搭話的秦大姨你來我往的李淮,由衷感慨。

李軍只負責聽李淮的話,因此等到他回神的時候已經拎著空空如也的三個木桶,和空空的脖頸站在路邊了。

“這一百看著真親切。”李淮小心的把錢放進口袋,然後拍醒身邊一直髮呆的李軍,

“哥,三哥,你真是我親哥,咱這就賣完了?”李軍一個激靈,回神震驚的看著李淮。

“怎麼?還不相信呢?摸摸你自已兜。”李淮好笑的看著李軍道。

“兜裡?”李軍下意識就把兜裡東西掏了出來。

“臥槽!三哥我發財了。”李軍驚呼一聲。

“這就發財了?”李淮好笑的看著拿著五十元蹦的老高的李軍。

“五十,三哥,這可是五十,我還沒見過這麼大的錢。”李軍剋制的驚呼,捏著錢的手更是激動的通紅。

“走,三哥帶你消費去。”李淮沒拍了拍李軍的肩膀,昂首往前走去。

“三哥這錢,錢。”李軍扭扭捏捏的跟著李淮,眼神偷瞄著。

李淮好笑的看著李軍的做派,笑著開口:“這錢就是分你的,我拿大頭,你拿小頭,沒意見吧。”

“當然沒意見,應該的,要不是三哥我都不敢上蓉城來,更別說賺錢了。”李軍連忙點頭。

“三哥你是這個。”李軍豎起大拇指。

豎完大拇指,李軍就纏著李淮問怎麼就能賣出去,而且怎麼能賣這麼多。

“那家剛生了孩子,後來秦大姨帶去的那家人也剛剛生。”李淮道。

“?”李軍不明所以。

李淮笑了笑見李軍不明白,拍了拍他的肩膀:“訊息就是錢,而你三哥我剛好能打聽到訊息。”

“三哥厲害。”李軍不明所以,但不妨礙他崇拜。

接下來,李淮帶著李軍在蓉城狠狠消費了一波,甚至最後兩人趕去車站的時候都坐上了公交車,一人花了一塊錢才回到東站。

只是等上了車,李軍都是飄飄然如在夢中,直到一聲驚呼響起。

“你,你們這是發財了?”售票員熟悉的聲音在李軍耳邊響起。

“對,我三哥帶我發的。”李軍聞言下意識挺起胸膛,一臉自豪道。

售票員嚥了咽口水,根本沒看李軍,直接看向李淮,又看看李淮腳邊那個揹簍裡整扇的排骨,和那塊完整雪白的豬板油,眼神裡滿是震驚。

“都是你賣了魚買的?”售票員話都有些說不清了。“對,僥倖都賣了。”李淮點頭。

“我三哥厲害的很,一下子就全部賣完了。”李軍連忙道。

然而售票員理依舊沒理李軍,緊緊盯著李淮問道:“這麼大一扇完整的排骨還有豬板油,都是賣魚買的?”

“對。”李淮點頭。

“咕咚。”這是售票員咽口水的聲音。

“小夥子,這真是你賣魚掙的?”傲氣的司機都忍不住扭頭過來問道。

在這個年代能開長途客運的司機那都是牛人,集體經濟的時候司機有前途,包產到戶後,更是大把的掙錢,因此很難有事讓他們震驚,而現在司機就非常震驚。

“當然了。”李淮輕笑點頭。

“小夥子厲害,頭腦靈活。”司機看了看李淮,點頭道。

“還行,可不像師傅你,這一條線就您一輛車,這才是厲害。”李淮道。

“嘿嘿,還行還行。”司機師傅被這句話搔到了癢處,頗為自得的謙虛道。

“哪是還行,是真的厲害,二峨山山路那麼陡我看您開的都極好,是這個。”李淮豎起大拇指誇的認真。

邊上的李軍卻是沒附和,他覺得誰都沒自已三哥厲害,這可是一趟就掙了二百多。

“小夥子我現在覺得你不光本事不錯,眼光也是真的好,陪一根?”司機師傅掏出煙盒直接問道。

李淮瞥了一眼煙盒的名字,五牛牌,這牌子李淮並沒有抽過,因為它一包兩塊五,可不是曾經他這個鄉村青年敢奢望的。

至於後面外出後倒是雜七雜八的抽過許多,但五牛沒有,畢竟當時是在川省流行的。

“謝師傅。”李淮拿起一根,老煙槍一般點火抽上了。

“小夥子老手啊。”司機一看李淮這熟悉的樣子,頓時笑道。

“師傅,我是李家村的李淮,排行三。”李淮自我介紹了下。

“李家村,李木匠是你誰?”司機皺了皺眉,問道。

“我爹。”李淮笑道。

“哦,那咱們還算有點關係,你叫我水根叔就行,你爸是我出了五服的表哥。”司機水根道。

“我知道您,我爹還說過水根叔您是我們親戚裡最厲害的。”李淮道。

互通了名字,李淮就開始和司機有一搭沒一搭的聊了起來,打聽鎮子上的風向,畢竟要賺錢,也不能總賣魚不是。

等到四個小時車程過去後,李淮和這位去前根本懶得理會自已,現在已經快變成忘年交的劉水根,水根叔親近了很多。

甚至劉水根還說以後前排兩個位置就專門留給他和李軍,還能稍微等下他,甚至幫忙捎東西回來,東西不多免費的那種稍。

“這免費貨運不就到手了。”李淮笑著點頭應下劉水根的話。

下車後已經是下午五點多,天色還大亮著,但這個時間家家戶戶都已經從地裡回來了,因此可以想見這時候進村會遇到很多人。

因此剛走到村口,李淮拉住李軍停了下來。

“揹簍給我吧。”李淮道。

“三哥我不累。”李軍下意識道。“沒事,你不是說要穿你的新皮鞋嗎?”李淮看了看李軍抱著的盒子。

“對哦,馬上進村了。”李軍反應不慢,立刻點頭,摸出一雙純黑色的皮鞋。

這雙鞋是李軍唯一買的東西,價值十五塊,實在是他在對著秦大姨低頭的時候被秦大姨那雙看起來就柔軟舒適又漂亮的皮鞋勾的心癢難耐,這才買了。

穿新鞋的時候,李軍甚至去邊上的溝渠重新洗了腳擦乾後才穿上。

李淮看著夕陽,和身邊早了不知道幾年擁有人生第一雙皮鞋的李軍,忍不住笑了。

“這第一件事辦的還是很漂亮的。”李淮暗道。

“走吧。”李淮說完首先踏進李家村。

“嗯。”李軍用力點頭。李家村很大又很小,很大是村子範圍大,很小是從進村開始見到的第一個人就認識李淮,並且還有七拐八彎的親戚關係。

“小三子,你這是背了一揹簍的肉?”住村口的李太婆虛著眼睛,滿臉震驚的問道。

“也不是什麼正經肉,就是一扇排骨。”李淮深諳裝逼之道,雲淡風輕的說道。

“我的天,那何泗說你上蓉城掙錢去了,你這哪是掙錢,我看是發財去了。”李太婆驚呼起來,還裹著小腳的老太太硬生生跑了過來。

李太婆的驚呼驚動的其餘人村裡人,大家都紛紛走出院子看過來。

“哎喲,李木匠家的小兒子買了一揹簍排骨和板油回來。”對門的李二嬸一出門就驚呼一聲。

頓時大家的目光就被李淮背上那顯眼的整扇排骨吸引,九零年代,一個月吃一次肉的人家那都是算過的不錯,就是過年買肉那也最多買個幾斤,誰見過買這麼一整扇豬排骨的。

因此哪怕李淮腳步沒停,這些村裡人也都紛紛跟著他走,邊走邊議論,邊驚歎。

“小三子你這是做什麼買賣去了?”

“何泗說你掙大錢去了我還不信,那小子也有說真話的時候?”

“出息了,真出息了,整扇的排骨說買就買。”

“還有板油呢,一整塊的豬板油。”

“小三子這是發什麼財去了?”

李家就住在村子前半段,因此不一會李淮就帶著身後這一群看熱鬧的走到了李家門口。李木匠和李母以及宋青青這時候還在擔心出門一整天的李淮,聽見外頭嘈雜後,三人對視一眼起身走出堂屋來到門口。

“兒子回來了。”李母驚喜道。

“我倒要看看這不爭氣的玩意一天野哪裡去了。”李木匠虎著臉跟出了門。

宋青青捏著手,一臉擔心的快步跟上,想著要是李淮捱罵她也好幫襯幾句。

“嘩啦”門一開,三人就被放在門口那極具衝擊力的整扇豬排嚇住。

“爸媽,青青我回來了。”李淮笑著看向三人。

不等李淮接著開口呢,圍觀的人七嘴八舌的就說話了。

“秀芬你家小三出息了,給你買了一整扇豬排骨。”

“還有板油。”“就是,聽說是做什麼大生意掙錢了。”

“就去了一天就掙了這麼多,也不知道是多大的生意。”

隨著這些議論聲,聽見動靜的人越來越多,以至於李家村的人紛紛過來圍觀。

“聽說李木匠家那個遊手好閒的小三子掙大錢買了整扇豬排骨回來。”這樣的議論傳的老遠,不一會甚至傳到了隔壁紅沙村。

關鍵資訊沒提取到,只聽見李淮回來了,這讓下午撲空的江城頓時起身就往李家村跑去。

江城可還沒忘記要警告李淮的事,至於說李淮出門一天就賺到了錢?誰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