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行

清雨溼征衣,白霧迷望眼。邊廷狼煙起,草野雁飛天。骨冷關山月,血浸蘆花蕩。書信得一封?離家已十年。

翻譯:在一個清冷的早晨,一位士兵身穿浸溼的征衣,眼前一片白霧茫茫,看不清前方的道路。此時,邊關的烽火已經燃起,草原上的大雁也飛向了天空。夜晚,關山的月色清冷,寒風刺骨,鮮血染紅了蘆花蕩。這位士兵不禁想起了遠方的家人,不知道他們是否還安好。他多麼希望能收到一封家書,瞭解一下家裡的情況,可是他已經離家十年了,一直沒有收到過家書。

賞析: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士兵在邊關的生活情景,透過對自然環境和戰爭場景的描寫,烘托了士兵的孤獨和思鄉之情。詩的前兩句描寫了早晨的清冷和白霧茫茫,營造了一種淒涼的氛圍。中間兩句描寫了邊關的烽火和大雁的飛翔,表現了戰爭的緊張和士兵的思鄉之情。最後兩句描寫了士兵的渴望和無奈,他渴望收到家書,瞭解家裡的情況,但又無奈離家十年,一直沒有收到過家書。整首詩語言簡潔明快,寓意深刻,表達了士兵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同時也反映了戰爭的殘酷和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春日有感

人言可足畏,人心安能防?李陵流北胡,漢戾亡江充。富貴稱兄弟,貧賤皆落井。嗟嘆無所有,拄杖望殘陽。

翻譯:人們的流言蜚語實在可怕,而人心又豈能輕易防備?李陵因為戰敗被迫投降匈奴,漢武帝的兒子戾太子劉據也被江充的流言陷害致死。富貴時人人稱兄道弟,貧賤時卻都落井下石。可嘆我現在一無所有,只能拄著柺杖,望著夕陽,發出無奈的嘆息。

賞析:這首詩的前兩句描繪了一個可怕的社會現象,人們的流言蜚語可以輕易地傷害別人,而人心也很難防備。後兩句則透過李陵和劉據的故事,說明了流言蜚語的危害。最後兩句則表達了詩人的無奈和悲哀,他感嘆自已一無所有,只能望著夕陽,發出無奈的嘆息。整首詩語言簡潔明快,寓意深刻,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和人心的險惡,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人性的深刻思考和對社會現實的不滿。

霍嫖姚

霍家好男兒,十七冠軍侯。孤軍漠北蕩,萬里胡悲愁。祭天狼居胥,未滅邊庭樓。天妒英雄才,千古第一胄!

意思:霍去病是霍家的傑出男子,在十七歲時就被封為冠軍侯。他率領孤軍在漠北掃蕩,使得萬里之外的胡人感到悲傷和憂愁。他在狼居胥山舉行祭天儀式,儘管如此,邊境的戰事並未平息。上天嫉妒英雄的才華,而他是千古第一的勇士。

賞析: 從內容上看,這首詩高度讚揚了霍去病的軍事才能和英勇無畏的精神,同時也表達了對他英年早逝的惋惜之情。從藝術手法上看,這首詩運用了誇張、對比等修辭手法,如“十七冠軍侯”“孤軍漠北蕩”等,生動地展現了霍去病的英勇形象;同時,透過“天妒英雄才”等語句,表達了對霍去病命運的不公和惋惜,使詩歌更具有感染力。整首詩語言簡潔明快,節奏鮮明,讀起來朗朗上口。

聽曲

初聽此曲無心思,再聞不復少年郎。終與歌音化作夢,嗟嘆歲月已蹉跎。

翻譯:剛開始聽到這首曲子時,並沒有特別的感觸和心思;再次聽到時,已經不再是年少的模樣了。最後,自已與這首曲子的聲音一起化作了夢境,不禁感慨嘆息時光已經白白流逝。

賞析:這段文字富有詩意和感慨。“初聽此曲無心思”描繪了最初的平淡反應,“再聞不復少年郎”則凸顯了時光的變遷和青春的消逝,讓人感受到歲月的無情。“終與歌音化作夢”進一步強調了與曲子的融合以及如夢般的虛幻感,而“嗛嘆歲月已蹉跎”則是對逝去歲月的深深嘆息和遺憾。整段文字透過細膩的情感表達和形象的描述,傳達出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對往昔的追思。

雜感(其二)

可憶芭蕉幾時綠,窗外蕭蕭又入秋。兔走烏飛時難挽,梭流箭穿誰能留?鏡中青絲點星雪,榻上白衫沽清酒。年華易逝人易老,江河東去何日休?

翻譯:回憶起那芭蕉葉何時才又變綠,窗外又已蕭蕭作響,進入了秋天。時光如兔跑烏飛般難以挽留,如穿梭的箭般誰能留住呢?鏡子中自已的青絲已夾雜著星星點點的白髮,躺在榻上穿著白衫獨飲清酒。年華容易逝去,人也容易衰老,那滾滾東流的江河啊,何時才會停歇呢?

賞析:這首詩充滿了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人生易老的無奈。“可憶芭蕉幾時綠,窗外蕭蕭又入秋”透過對自然景象的描寫,勾起對過去時光的回憶,同時也暗示了季節的更迭,時光的悄然逝去。“兔走烏飛時難挽,梭流箭穿誰能留”形象地表達了時間的飛逝難以阻擋,讓人感到無力挽留。“鏡中青絲點星雪,榻上白衫沽清酒”描繪了人在時光流逝中的變化,青絲變白,只能借酒消愁。“年華易逝人易老,江河東去何日休”則進一步強調了時光一去不返,人生短暫,就像江河東流一樣無法停歇。整首詩言辭優美,情感深沉,讀來令人感慨萬千。

江郎悲

又新月,舊淚痕。憔悴憑欄意何陳?忘紅塵,入空門。只為忘卻那伊人。無奈何,情太深。月撫枯柳夜沉沉。

翻譯:又看到了新月,還有舊日的淚痕。面容憔悴地靠著欄杆,心中有著無盡的思緒。想要忘卻紅塵之事,遁入空門,只是為了忘掉那心中的佳人。無奈感情太深,難以割捨。在月色下,枯萎的柳樹旁,夜晚顯得格外深沉。

賞析: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深陷情感糾葛之人的心境。“又新月,舊淚痕”透過新月和舊淚痕的對比,烘托出主人公內心的憂傷與思念。“憔悴憑欄意何陳”進一步展現了其身心俱疲、心事重重的狀態。“忘紅塵,入空門”表達了主人公想要擺脫塵世煩擾,尋求解脫的渴望。“只為忘卻那伊人”則點明瞭其情感的根源。“無奈何,情太深”體現出情感的深沉與無奈。“月撫枯柳夜沉沉”以靜謐的夜景襯托出主人公的孤獨與哀愁。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悽美,將主人公內心的痛苦與掙扎表現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