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濛濛的天空上,一片旋渦湧動,旋渦中心處是一團凹陷的光團,光團的正下方之下,是神州正中心的祭臺。

祭臺之上,只有十個人。然而,這十個人所散發的氣息卻遠勝於臺下烏泱泱的人群。

可無論臺上還是臺下,每個人都看起來略顯疲憊。

他們剛剛經歷一場浩劫。

傳說,他們的種族來自天上。

某天,天上的人們打了起來,他們的種族不知道是戰敗還是逃難來到了這裡。

這是一個很奇妙的世界。我們似乎不能用常規的物理觀念來去看待這裡的世界觀。

神州是一個天圓地方的世界。

神州中部是一片花海,包圍著這個祭壇,這個祭壇來源不明,也沒有過多記載,只知道這裡莊重而又神奇。

東方,海域無數。海水是溫暖的,陸地上卻覆蓋了一層厚厚的雪,可這雪又不似凡間雪,捏在手裡清涼涼,也不會輕易融化。

西方,天空似乎沒有月亮,而是一顆如太陽般的恆星,白天烈陽高照,到了晚上,化為夕陽,靜靜地倚在天邊。

南方,鬱鬱蔥蔥的森林覆蓋了整片陸地,或有林間清泉,亦有小溪潺潺。在森林的深處又有片片竹林。

北方,像是兩個世界拼湊而成的。一方只有廣袤的沙漠,但到了盡頭,卻是冰川雪地。令人驚奇的是,無論沙漠的炎熱,還是冰川的寒冷,二者之間連線無縫,一腳邁過,反差的溫度讓人一時無法接受,這倒確實像是兩個世界。

原以為神州大地環境不過如此,但這種怪異的地貌不僅限東西南各四處,還有四角方向,即東南東北西南西北。

東北方在這裡被稱為梅方,一眼望不到頭的,是低矮的灌木,青青的草原。

東南方在這裡被稱為蘭方,這裡的天空是紫紅色的,像是西方的夜晚。天空永遠懸掛著一個像月亮的星球,但這似乎也是一個恆星,是新生,還是衰老,發出的光淡淡的。

西南方在這裡稱為竹方,南方一些隱蔽在森林中的竹林張揚地蔓延到了西南,在與神州西方交界處,是一座突兀的高山,西南也只有這裡才不是茂密的竹林,但這座山也突兀的不像樣子,直拔雲霄,望不見頂。

西北方被稱為菊方,這裡沒有夜晚,似乎西方的太陽誕生於此,朝九晚五一刻不願離開,這裡有嶙峋的怪石,無盡的山峰。

自這些人真正的成為了這裡的原住民,神州大地大小戰亂不斷。

無論是各種族之間的戰鬥,還是種族內部的爭鬥,歸根結底,都是利益驅使。

然而,就在今天,這種日子要結束了,很難想象,調停他們爭鬥的,不是各族的和解,而是這一場不得不進行的祭拜儀式!

在發生了一次轟動整片大陸的戰鬥後,他們似乎是放下了,當然僅限表面。這場戰鬥沒有勝利者,十個種族各有損傷。他們自發的來到了祭壇前,十個種族的首領,以及所謂的和平愛好者們,決定將各族僅有的一個神器。

焚燬。

祭天。

“我,東皇一族,願將東皇鍾,焚燬祭天。”

“我,軒轅一族,願將軒轅劍,焚燬祭天。”

“我,盤古一族,願將開天斧,焚燬祭天。”

“我,九黎一族,願將煉妖壺,焚燬祭天。”

“我,昊天一族,願將昊天塔,焚燬祭天。”

“我,伏羲一族,願將伏羲琴,焚燬祭天。”

“我,神農一族,願將神農鼎,焚燬祭天。”

“我,不死龍族,願將崆峒印,焚燬祭天。”

“我,崑崙一族,願將崑崙鏡,焚燬祭天。”

“我,女媧一族,願將女媧石,焚燬祭天。”

催動神力,天降鬼火。

祭壇上的神器,在焚燬的同時,發出瞭如嬰兒啼哭的聲音,在場的每一個人,神州大地上的每一個人,都在這像嬰兒啼哭的聲音中打心底的戰慄。

在這聲音中,他們似乎聽出了妻離子散,聽出了相思守望。

是啊,如果他們早知道會發生這件事,恐怕從一開始他們就會聯起手來......可惜,都晚了。

或許也還不晚。

戰爭,衝突,矛盾。這種種的一切負面。

該消失了。

前言(作者有話說):這是本人很久之前就想過的一個宏觀的故事框架和世界格局,作為一個清澈的大學生,我想有必要將它寫出來分享給所有尊貴的讀者。更希望大家能在這裡,感受到拼搏,進取,堅持的力量。

本小說時間線比較長,人物較多,“傳承”二字是影響小說世界和所有人物的核心。

感謝您能看到這裡,那麼,正文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