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書籍看著危險,實際上一點也不安全。只是被摔了一下,變成了兩部分。王燁彷彿心裡有種莫名的悸動,情不自禁上前將散落成兩部分的書籍撿起來。

看封面,上面寫著《運》大字,王燁心裡想估計是關於運道的書籍不知道有沒有鴻運齊天蠱。翻開 第一頁上面寫著:少年,你是否相信一個人的運勢並且可以主動認為改變?曾經我也是不信的,不過當我寫下這段文字時我已經相信了。正所謂天不得時,日月無光。地不得時草木不長。人不得時,利運不通。事也、命也、運也。人有沖天之志,非運不可自通。時來天地皆同力,運道萬物皆同行。十年運道龍困境,一朝得勢入青雲。這也許算的是本人的自怨自艾,年輕時也有人跟我說過這些。但是年輕,總覺得透過自已的努力能夠改變世界。後來發現是世界改變了我。等到我有能力改變世界時,我的心已經不再年輕。我是幸運的至少我有改變世界的能力,但是我也成為了他們的一份子。等我老了回想我的一生髮現在我年輕時去算了一卦,大師當時什麼也沒說,只是寫了一個回字。當時我甚是不解,等我明白時我已經老去。

王燁顧不得看這人的筆記便將他往後翻去,翻到一個寫這小字的內容,一個叫做李三的農夫,生活在一個貧窮的鄉村。有一次村莊路過了一個老道士,看著仙風道骨,看著頗有一番高人模樣。便求道士給小兒算上一卦,可謂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這道士竟然說李三日後能當大將軍,後因謀反獲罪。但當時李家大哥已經去服兵役了,就算接著徵召也輪不到李三,更別提什麼造反了。只當是道士為了哄她開心,大家也都沒往心裡放。在他父母看來李三老老實實當個農民,安安穩穩種地,過些年給他找個婆娘,生個胖小子李三這輩子也算圓滿了。過段時間也把這事給忘了。

命運的轉折點在一場旱災中到來了。連續幾個月的乾旱使得莊稼枯萎,村民們陷入了嚴重的糧食危機中。李三一家也無法倖免,他們的莊稼幾乎全部死光,面臨著飢餓的威脅。但李三仍對自已命運充滿信心,覺得憑藉自已努力一定能過上更好的生活。

但禍不單行,李三沒有等到朝廷賑災的隊伍,反倒是遇到了叛軍。在逃難中李三與父母走散,被官府強行抓了壯丁,說什麼去前線抗擊蠻夷。因為長的壯實,念及同鄉之情,被佰夫長提拔為伍長。

戰爭是殘酷的,經過一個月訓練,李三所在的部隊被調到前線去打仗。說是去打仗不如說是去送死,畢竟連武器都配不齊的部隊也不會有什麼戰鬥力。

李三約定好等到地方督軍一走,同鄉就準備一起逃跑。但是想象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畢竟兩條腿的人怎麼跑的過四條腿的馬。李三心一狠。媽的,跟你們拼了,便準備拿起所謂的武器去拼命。還沒打到敵人,反倒是被敵軍戰馬踢了一腳,踢暈了過去。

在硝煙瀰漫的古戰場上,一個士兵揮舞著手中的兵器,身披戰甲,額前汗水交織著血跡。他的目光中透露出堅定與無畏,他曾是戰場上的狂熱戰士,與敵人搏鬥,不畏艱險。但在殘酷的戰鬥中,他的同伴一個個倒下,最終只剩下他一人。

不對,還有一人,李三。

當李三醒來時,發現敵軍還有一人在戰場上,看這架勢,李三也打不過,索性便繼續裝死。

但對面顯然發現了李三,緩緩向他走來,李三頓時心提到嗓子眼上。

“別裝死了,我知道你還活著。”說罷便從懷裡掏出一份詔書。

“都是上泗國的人,沒有必要自相殘殺,你將這份招降書交給叛軍首領,然後拿著這塊玉來京都找我,會給你謀份差事。”

叛軍首領本就覺得勝利無望,如今看到這份招降書也就順勢而下。將患難與共的兄弟當成踏腳石,準備步步高昇。

“如今,你要將兄弟們一起賣給那狗皇帝。你還記得曾經你我三人的誓言了嗎?如今二哥已經被官軍殺死,如今你還要為那狗皇帝賣命,你還是人嗎。從此你我二人恩斷義絕。再見就是敵人。”

李三剛出軍帳就聽到這話,連忙搶了一匹馬,懷裡揣著那塊玉向京都奔去。

一人獨自踏入京都城,城牆上斑駁的痕跡昭示著歲月的流逝,街道上行色匆匆的人群中,摻雜著流浪者的頹廢身影。夕陽西下,昏黃的光線灑在疲憊的面孔上,落寞的氣息瀰漫在空氣中。李三心中滿是孤獨和迷茫,他在這座繁華之中,感受到了一絲無法言說的悲涼和失落。

“也不知父母如今過的如何。”儘管知道父母十有八九不在了,李三心中仍然不肯相信,不肯接受。

“也不知如何找到那人。”看著手上的精美玉佩,上面刻著一個楚字。儘管難以想象當時見過的竟然是楚王。但整個上泗,沒有姓楚的人家,容不得李三相信與否。便只能前往楚王的官府。

傳言楚王自幼能文能武,奈何出身低微,母親在年幼時染病離世,便早早給了邊疆封地,去送死了。這次鎮壓叛軍有功,得到皇帝召回,賞賜。

這是李三在路上打聽到楚王的訊息,看起來人品還不錯。

懷著忐忑的心情,敲開了位於城東的楚王府,開門的是個老頭,李三拿著玉佩講明來意,老頭就引著李三進入客房。楚王看到李三到來,明顯一愣,顯然是沒有想到李三能活著過來。隨即對著李三道:“朝廷上下腐敗,如今奸臣當道。如今朝廷為官,實乃報國無門。”隨即在旁邊書桌寫了一封信。“你拿著這封信去山海關找趙將軍,隨後他會給你安排一個職位。”

容不得李三拒絕,只得再次和那匹馬相依為命了。

待到李三尋到趙將軍,隨即被安排到趙將軍衛隊中。

靖安元年,新皇登基。

李三率千人守城有功,封萬戶。靖安六年,因楚王謀反,受牽連。發配500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