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鈴鈴!\"

清脆的手機鈴聲劃破了清晨的寧靜,將睡夢中的李明從夢中驚醒。

\"喂,等一下,我馬上過去!\"結束通話電話,李明一個翻身從床上躍起,連臉都沒洗,抓起外套就衝了出去。

\"小李,早餐已經準備好了,一起吃點吧!\"出門正巧遇到房東大娘。

李明笑著搖了搖頭:\"謝謝趙大娘,公司那邊的新裝置到了,我得趕緊去驗收一下。\"

\"這是大事,快去吧!\"

不一會兒,李明就風風火火地趕到了工廠。董小柔已經等候多時,她手裡拿著工廠的鑰匙,但是對新裝置的安置和佈局一無所知,這任務非李明不可。

\"放在這裡吧。\"

\"慢著!\"

\"好的!\"

六臺機器並不算重,配送司機將它們放下後,便駕車離去。

李小柔好奇地問:\"你打算用這些機器生產什麼?\"

\"魚肉丸!\"李明自信滿滿地說,他在購買機器的時候,就已經計劃好了,這些機器正是按照他腦海中的“未來科技智慧工廠”系統的最低配置購買的,組裝起來,就能直接生產魚肉丸!

李小柔沒有多言,她知道,自已是員工,只需聽從老闆的安排。但在心裡,她並不看好這個“魚肉丸”專案。

“魚肉丸”,她知道,是各種小吃如香鍋、麻辣燙、關東煮中常見的食材。市場上,魚肉丸的價格不過十元左右一斤,非常便宜。

李明投資的這些裝置,加上租用的廠房,已經花去了將近十萬塊,他需要賣出多少斤魚肉丸才能回本呢?

不等李小柔幫忙,李明自已在廠房裡忙碌了一整天,從清晨到深夜,他僅僅吃了一頓午餐,那是李小柔親手做的,用飯盒裝好,送過來的。

忙碌中,他似乎忘記了飢餓。

李明心中充滿了決心,他要證明給所有人看,即使沒有人看到,他也要證明給自已看。

他的腦海中充滿了各種想法,只有他自已能理解,別人無法幫助他。

\"好了!\"

一切準備就緒,李明坐在地上,疲憊得不想起身。

\"弄好了?\"李小柔看著工廠裡的六臺裝置,並沒有感覺到什麼變化,只是看到許多電線連線著機器,還有電阻、電板、變電器等裝置,最後連上了一根USB資料線,與一臺舊膝上型電腦相連。

難道這些笨重的機器,竟然能用膝上型電腦控制?

\"嗯!\"李明笑著將手中的工具扔在一旁,仰頭躺在了地上。這只是他腦海中的“未來科技智慧工廠”系統最簡單、最基礎的一種配置。

先這樣將就著用吧,誰讓李明買不起更好的裝置呢。

李小柔看著李明的樣子,皺了皺眉,走過去拉起李明:“起來吧,地上涼。”

李明被李小柔扶起,他發現她的手勁兒意外地大。

“都十點多了,你怎麼還沒回去?”李明看了看手機,時間已經快十點半了。

李小柔鬆開李明,平靜地說:“我這就走。”

看著扭頭就走的李小柔,李明哭笑不得地搖頭,自已好像並沒說錯什麼吧?他並不是有意要趕李小柔走,這麼晚了,難道她的家人不擔心嗎?

李明晚上也沒有回到王大娘的農家旅館,他隔壁房間裡已經擺放了一張床,有墊子,但是沒有被子,所幸現在天氣已經暖和了,新買的機器,又剛剛親手組裝完成,他放心不下工廠。

第二天一早,李明睜開眼睛,外面的天空已經大亮,太陽都升得老高了,身上蓋著一條被子,散發出一股淡淡的香味,肯定是李小柔拿過來的,除了她,應該沒有其他人會到廠子裡來。

從床上起來,走出去,李小柔正彎腰打掃衛生,儘管已經很乾淨了,她卻閒不住。

從側面看著李小柔的曲線,讓李明忍不住嚥了口口水,她真是一個完美的女人,至少現在看起來是。

“醒了!”李小柔直起腰身,皺了下眉頭,問:“機器已經買回來了,我們什麼時候開工?”

工廠裡有水、有電,再加上房租和人工,每天都在花錢,如果沒有什麼進項,拖得越久,損失也就越大。

“今天我們就開工!”李明笑著說:“先吃早飯,吃完飯後,我們就去村裡收點原材料回來。”

“什麼原材料?”李小柔問。

李明理所當然地說:“魚肉丸,魚肉丸,做魚肉丸的原材料,當然是魚了。”

“魚肉丸是用魚做的嗎?”李小柔看著李明反問了一句。

李明有些驚訝地說:“難道不是?”

“……你不會自已用手機上網查查嗎!”李小柔都有些佩服自已的老闆了,他連怎麼生產都不知道,就要生產“魚肉丸”,這不是開玩笑嗎!

別人怎麼做“魚肉丸”,李明不知道,但是他這套生產魚肉丸的裝置,就需要魚肉。

魚肉是主要材料,其他任何東西都不用放。

沒等李小柔質疑,兩人一起去了村裡,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漁村裡少不了漁船和漁民,魚頭島村就有一個碼頭,不僅村裡的漁船都停在那裡,就是附近鄰村的漁船,也會到這裡來交易,一般早上和上午都會有漁船回來,外面過來購買海產品的商販也會聚集過來,形成了一個小市場。

有時候連市裡的人,都會開車過來買海鮮,一是圖個新鮮,二是便宜。

“我們收什麼魚?”李小柔對碼頭這邊市場很熟悉。

魚分大小、分種類,大小不同,種類不同,價格也就不一樣,這裡面門道很多,也常有波動。

買什麼魚?

李明抓了抓頭皮,這方面“未來科技智慧工廠系統”並沒有給出明確的指示,它只說主要原材料是魚肉,大魚小魚應該都可以。

咬牙道:“什麼魚都行,大小不論,價格越低越好!”

“收多少?”

李明略加思索,然後毅然決然地說:“初次嘗試,先來五十斤吧!”

身為食品加工廠的負責人,他自然不能像家常燉魚那般節省,兩百斤新鮮魚肉,對他來說只是個小試牛刀的量。

沒等李明動手,李小柔已經利落地在漁港穿梭,不久便籌集了兩百斤上等鮮魚。

“共計五百元,請結賬。”

李明迅速地從錢包中抽出鈔票,遞給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