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茵瞥了一眼黃氏,淡淡道:“我現在也很方便啊,有何嬸幫我,我幹嘛搬去金鳴縣!”

黃氏直視沈茵的眼睛:“因為……宋夫子不可能收你家辰安和阡陌,我今天本來去找胡伯幫你道歉,胡伯根本不領情!”

沈茵真想把黃氏大罵一頓,不過大伯哥和大嫂在,她不好暴露自己暴躁的一面,只是冷冷道:“你閉嘴,你多此一舉幹嘛。”

黃氏沒想到沈茵對她這麼兇,委屈道:“三弟妹,我這不是為了幫你嘛!”

沈茵無語:“越幫越忙!你找胡伯幹什麼,腦子有包啊!”

就一個倚老賣老的撒潑老人,黃氏真是拎不清!

阮氏看向黃氏,生氣道:“二弟妹,你少說兩句吧。”

黃氏急了:“我是真想幫忙的!”

宋梧則對沈茵說:“茵娘,我下午就去村裡幫你問人,爭取早日幫你把房子建好。”

沈茵點點頭,“多謝了,你們這才是幫我忙!某些人真是喜歡自作主張。”

說完,她看了一眼黃氏。

黃氏氣炸了,沈茵又在點她!

宋梧和阮氏真是的!什麼都聽沈茵的,也不怕把沈茵帶飄了!

不去和胡伯道歉,找到事情的根源,就先把書房修了,錢多了燒的!

她倒要看看,宋夫子不收辰安和阡陌的話,書房修好了有什麼用!

“三弟妹,你準備建泥巴房子還是石磚房子啊?”黃氏忍著脾氣問。

沈茵理所當然道:“肯定是石磚啊!泥巴房子那麼容易髒!”

黃氏又問:“你要修幾間,不會又是爹出錢吧!”

沈茵怒視她:“關你什麼事,左右不用你出錢,修幾間你也不必知道。”

黃氏忍了又忍,還是轉身離開了。

她想,看樣子,這個沈茵是打定主意要花冤枉錢了!她這次還就不勸了。

讓她吃虧!

到時候書房建起來了,孩子讀不了書,那就搞笑了!

沈茵見黃氏走了,對阮氏和宋梧說:“那我家房子就拜託你們幫我了。”

阮氏點頭:“茵娘,你就放心吧,錢不夠記得找我們。”

畢竟上次爹就給了沈茵十兩銀子。

沈茵笑著說:“這倒不用,我有錢。”

宋家村這麼多屋子,有茅草的,有泥巴做的,更有石牆青瓦的。

村裡就數宋老爺家的宅子最氣派,門前一邊一個石獅子。

沈茵家的院子算是中上水平。

但這麼多村民裡,宋清河的院子是最漂亮的。

不過這個宋夫子一向深居簡出,除了教書,很少和村裡人來往。

何嬸每次進宋清河的院子都有些忐忑,她會提前換一件沒有補丁的衣服,進門前還要理一理頭髮

宋清河的院子裡,一年四季都開滿了鮮花,五月份該開的花一個不落。

杜鵑花、芍藥、薔薇、紫藤,千姿百態,美不勝收。

何嬸覺得這哪是夫子該住的屋子,分明是花仙子住的。

“何嬸,飯送來了啊,再遲一點我就要催你了。”老管家給她開門,笑嘻嘻地說。

何嬸有些赧然,“王管家,不好意思啊,今天去城裡賣餅,耽擱了一會兒。”

老人表示理解,又說:“下不為例啊,否則宋先生生氣了,你這個廚娘可就幹到頭啦。”

何嬸點點頭。

她正急衝衝地往院子裡面走,想到沈茵說的話,又說:“王管家,今天中午的飯不是我做的,是沈娘子做的,宋先生吃了要是覺得不錯,麻煩你轉告我一下。”

這樣,她也安心一點。

王管家吃了一驚,怒視何嬸:“你怎麼能隨意讓別讓給先生做飯!”

宋清河出自大族,吃穿住行一向很挑剔。

何嬸做飯這麼久了,怎麼還這麼不懂事!

面前的婦人像是被嚇壞了,一句話都說不出。

王管家嘆了口氣:“你好不容易有這個差事,還想不想繼續幹了!”

何嬸臉上有幾分委屈:“當然想,王管家,你信我,這次的菜比我做得好!宋先生不會生氣的。”

她是常年做飯的人,村裡有紅白喜事都是她掌勺,一聞就聞出來了,沈茵比她手藝好。

“是嗎?”王管家明顯不信,這個何嬸可是村裡出了名的會做飯,否則也不會被他家先生選中當廚娘了。

何嬸就將食盒遞給王管家。

王管家開啟了一條縫,聞到飯菜的香氣後,臉色立刻好轉。

不過他打定主意,要是宋先生不問的話,他絕對不多嘴今天的菜換了個廚娘。

聞著香,吃起來還不知道呢!

“下不為例啊!”王管家再次囑咐何嬸。

何嬸連忙點頭。

心想,沈茵這麼好的手藝,就怕宋夫子吃了她的,不要她做飯了。

宋清河看了一上午的書,此刻正腹中飢餓。

他走出書房,就看到何嬸和王管家在院子裡說話。

於是他走到院中石桌邊坐下,等開飯。

王管家提著食盒,小跑著過去,恭謹地放下食盒,整整齊齊地擺好菜和筷子。

宋清河看著面前的菜就胃口大開,他正要伸筷子,就見門口的何嬸關切地望著自己。

這一幕讓他想起書童饞他烤肉時的樣子。

昨天晚上那女子的烤肉,實在是讓人驚豔。

“何嬸,你來一下。”宋清河向何嬸招手。

何嬸愣住了,王管家對她擠眼,她才忐忑又緊張地走過來。

“宋先生,你有什麼事要吩咐我。”

宋清河說:“昨晚給我送夜宵的朋友,是你什麼人?手藝很不錯。”

何嬸笑著說:“算是我朋友,她家孩子我看著長大的。”

宋清河若有所思,又問:“你那朋友家裡有四個孩子?”

何嬸點點頭,可不,你還拒絕讓她兩個大孩子入學。

宋清河又問:“他丈夫是個什麼樣的人,常常不歸家嗎?”

何嬸還是點頭,宋庭淵何止不歸家,都在外打仗三四年了。

安國這些年和北邊的天蘭國一向不和,不過宋家村緊挨首都鳳梁,倒是一直風平浪靜。

宋清河嘆了口氣:“這年頭,女子在夫家過得不如意,是可以和離的。”

何嬸睜大眼睛,和離?宋庭淵多俊朗知禮的一個人啊,這沈茵,還真配不上宋庭淵。

“先生,她不會和離的。”何嬸篤定地說。

宋清河有兩分驚訝,他嘆了一口氣說:“也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何嬸,晚上你讓她不用過來送宵夜了。”

“王管家,送何嬸出去。”

何嬸一頭霧水,她還想說什麼,王管家笑眯眯地說:“何嬸,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