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茵拿到一疊銀票後,終於滿意了一點,心想這小兔崽子,居然還想壓她的價,想都不要想。

神農堂裡,小童懊惱地抓著那朵靈芝,“爺爺,你說一百八十兩我是虧了還是賺了?”

老爺爺現在不耳聾了,笑眯眯道:“你說呢?聰明反被聰明誤,你想撿漏,人家就利用你想撿漏的心態坑你!這種品相,一百五十兩頂天了!”

小童心疼不已,他吐了吐舌頭道:“爺爺,我能以更高的價格賣出去,就不算虧吧!”

老人捋了捋鬍子,搖了搖頭:“要是賣不出去呢?呵呵!執迷不悟,下次按照市價來!別想那些歪門邪道!”

小童點點頭:“唉,要是賣不出去,那我的私房錢啊全賠啦,那賣靈芝的村姑也是的,明明看著沒什麼見識,居然要那麼高的價!還不鬆口。”

老爺爺看孫子一眼:“人不可貌相,你只看到那女子衣衫襤褸,看不到她神情堅毅、眼睛清明,這樣的人,不會一直當個村姑!”

小童哭喪著臉說:“爺爺,我就想撿個漏,還得學面相啊!”

老爺爺搖搖頭:“浩兒呀,你要學的多著呢!”

街上,宋辰安跟在沈茵後面,感覺整個人像是飄在雲朵上。

他們家有錢了!他和弟弟馬上就能讀書了!

一百八十兩啊!

哼,那個可惡的小童,剛剛還想坑他孃親!

還好孃親厲害!

宋辰安現在格外崇拜沈茵。

沈茵偏頭說:“走,咱們去書店給你買教材去,順便問問書店的人有沒有推薦的學堂!”

宋辰安不懂教材是什麼東西,但還是興奮地點點頭。

書店裡,琳琅滿目的書籍、筆墨,就是聞著有一股墨臭味。

來書店選購的人更是絡繹不絕。

沈茵買了兩套文房四寶,又買了入學需要的書籍:《三字經》、《百家姓》。

除此之外,沈茵還向書店的人打聽到了鳳梁城最出名的書院就是菘陽書院了,是由安國第一富商沈家以及各路大儒共同建造的。

沈茵聽到這個沈家還愣了一下,安國第一富商,這不就是她家嗎?

不過沈家多半以為沈茵已經死了。

沈茵更不會因為這個原因,就不讓孩子們上最好的書院。

書店的店小二告訴他們,這個菘陽書院什麼都好,學費也比其他書院便宜,就是要入學考試。

入學考試要作文章一篇,文章必須打動所有的夫子才能透過。

宋辰安就拉拉沈茵的衣袖:“孃親,我想去菘陽書院!”

店裡的人看著宋辰安這麼說,都向他伸出大拇指。

“好孩子,有志氣!”

“菘陽書院出人才啊!”

也有人嗤笑道:“真當菘陽書院那麼好進啊!”

“就是,我親戚的孩子,家裡那麼有錢,都進不去。”

“聽說菘陽書院一年只收兩百個學子,光是鳳梁本地的學子都擠破腦袋了。”

那人看宋辰安穿得破破爛爛,一眼看出他是外地人。

宋辰安完全不以為意,他雖然只識得幾個字,還是小時候爹爹教的,但他從小就嚮往讀書,偶爾還偷偷到村裡的私塾聽過課。

寫文章他也不怕,不會可以學。

沈茵很滿意大兒子這麼有上進心:“好,那我給你買書,或者請個私塾先生給你開小灶,到時候你一定能透過菘陽書院的入學考試!”

店裡的人陰陽怪氣道:“你這小娘子,看不出還是個有錢人啊。”

沈茵看過去:“怎麼,沒見過有錢人?”

那人搖搖頭不說話了。

出了書店,宋辰安拉著沈茵說:“娘,或許我和弟弟可以先去村裡的私塾,明年二月份才考試,還有好幾個月呢。”

沈茵沒說話,她是覺得村裡的私塾教學質量不一定好。

不過沒關係,反正明年才考試呢,現在才五月,回家再議也行。

反正只要孩子喜歡

沈茵就笑著說:“也行,上學的東西買齊了,要不要給你弟弟妹妹買點好吃的。”

街邊不少賣小吃的,還有沿街抱著糖葫蘆串叫賣的。

宋辰安回:“你給弟弟妹妹買吧,我這麼大了,不用吃零嘴。”

沈茵覺得這孩子太懂事了一點,已經快中午了,她立刻拉著大兒子去了餛飩攤子吃餛飩。

六文錢一碗的餛飩,皮薄餡大,湯底醇香,很是美味。

宋辰還給了沈茵夾了好幾個:“娘,我肚子小,吃不了那麼多。”

沈茵又把餛飩夾回給他:“你還要練拳呢,肚子哪小了!”

兩人吃飽了,沈茵又買了一籠肉包子,幾串糖葫蘆,一大袋零食。

古代的零食也很健康,紅薯幹、乾果子,還有各種蜜餞。

買完吃的,沈茵又開始琢磨要不要買衣服。

路過一家成衣店的時候,沈茵沒忍住,還是往裡面進去了。

買衣服店的老闆娘一看沈茵就有些愛搭不理,覺得她這穿著不像買得起成衣的。

“娘子,你是要買針線還是布匹?”

沒錢的人一般不穿成衣,都是自己買布裁衣服。

沈茵一點也不惱,淡淡道:“最時興的款式,給我各來一套。”

她可不想整天穿粗布衣服,剛賺了錢,要是不花對不起這天賜的錢。

老闆娘一下子眉開眼笑:“好,我這就拿給你看。”

不一會兒,老闆娘就拿了一件粉色的襦裙,還有一套青色的類似於馬面裙的衣服出來。

粉色的五百文一套,青色的四百文一套。

沈茵乾淨利落地講了價,一套還了五十文,然後給四個孩子一人買了兩套。

老闆娘眉開眼笑。

沈茵又問:“可以送貨上門嗎?我就兩隻手,拿不下。”

她還抱了多麼多零嘴呢。

老闆娘有些為難,“如果你們住城裡倒是可以,城外的話不可以。”

沈茵有些不爽,穿越到古代就是這點不好,東西不可以快遞送到家。

老闆娘見她不爽,立刻說:“可以僱牛車拉貨,一趟也就五十文路費。”

沈茵眼睛一亮,在老闆娘的指點下僱了牛車。

牛車很大,就拉幾套衣服的話很虧。

沈茵又幹淨利落地買了不少麵粉、肉、糧食、調料。

反正家裡缺的,她都買了。

當沈茵帶著宋辰安坐在牛車上回宋家村的時候,村裡人全都驚呆了。

這對母子穿戴一新,牛車上更是滿滿一堆東西。

村民們很不理解,沈茵才賣兩天餅,怎麼如此大手大腳地花錢,真是敗家娘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