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我念完日記本上的故事,老頭立即發表了自已的看法。

“單看著記事本,可見這作者乃是這冰雪之城的居民。他的記述清晰簡短,涵蓋了短短二十年間冰雪之城的所有大事。他的記錄清晰有條理,說明在最初寫下這記事本時,他應已經有了一定閱歷。如果按記事本中記錄,十四歲即為成年。那麼筆者的年齡不會低於這個歲數,記事本跨越了二十年的維度。文中他都沒有對自已的年齡發出過感嘆,反而質疑過為什麼王會壯年而逝,我想他還沒有到遲暮之年。記事本的內容記載了這個世界的過去,冰雪邪靈們一直奴役著此地的雪之民。一位英雄帶領雪之民們反抗並封印了邪靈們的同時,也揹負上了名為獸化的詛咒,而這詛咒或許能解釋我們為什麼能借助皮襖化身成動物......”

老頭突然停頓下來看向我,似乎也在期待我的看法。

我合上記事本塞進了上衣西裝的內襯口袋裡面,又直起身往壁爐那邊去尋引火的裝置。“獸化會影響人們的思想,獸化後的人對未獸化的人具有攻擊性。這導致了王不得不去尋求能阻止或緩解獸化的方法。勇士在此背景之下,找到了女巫這個邪靈留下的後手。詛咒被抵消,人們的戒備之心在十餘年的時間裡被消去。王可能都在經年累月的毒害之中,失去了能夠壓制邪靈的力量!女巫在長達十年的時間裡一定籠絡了不少忠於自已的人,見時機已成,就遣這些人解開了本體的封印。比起這些背後的陰謀,我有點好奇王為何能擊敗統治冰雪大地不知凡幾歲月的邪靈!”

“這或許契合了陰陽二氣學說,正與邪一定會處在一種動態的平衡之下,陰盛陽衰、陽盛陰衰。世上有多少惡就有多少與之相對的善,或許惡盛一時但善絕不會消失。王就是那個被選中的天命之人,有天命加持的王擊敗了邪靈。但惡也不會被根除,他只是被封印。正如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詭異世界,看似違反了規則就會死亡,是近乎無解的死局。但相應的遵守規則,並透過規則與規則之間的關聯,就能尋得生路。年輕人你是律師,你一定能知道為什麼門口那兩個一直遵守規則的可憐人會被女王變成雪人吧?”

“女王對遊客是友善的,並希望能得到朋友。雪人可能會傷害你,要小心雪人。初看這第一、第二條規則我們可能會認為雪人是壞的,女王是能幫助遊客的。但冰雪樂園的門票上,女王是被雪人們簇擁的。第三條規則樂園是歡樂的,但人是不可能抵禦寒冷的。那麼遊客想要抵禦寒冷只能生火取暖、著冬衣保溫。規則上明確了女王不喜歡火,那麼如果你不能透過烤火取暖的話,身為朋友的女王該怎樣為身為人的遊客抵禦寒冷呢?再結合門票背面的規則,火能取暖這不僅是常識,還貼心的被寫成規則來提示遊客們。再如此對比的話,用火取暖的遊客就不會是女王的朋友,不用火取暖的遊客很難熬過樂園的極端環境。那麼在不考慮冬衣的情況下,必須烤火取暖的遊客怎麼可能與女王是同一陣營?如果成為了女王的朋友,女王又怎麼忍心讓遊客受凍呢?再結合記事本最後的內容,狐狸居民逐漸消失,雪人越來越多。告密需要用到幾個人呢?先是狐狸居民告密,然後使得其他動物居民對狐狸居民這個群體產生了意見......如果之前只是猜測,現在答案簡直就是呼之欲出了!不過為什麼女巫只是把王子變成冰雕,難道說王子也繼承了能夠對抗冰霜邪靈的力量?導致女巫沒辦法徹底殺死王子?”

“嗯!陰陽需要均衡,被選擇的天命之子得到能擊敗邪惡的力量的方式,無外乎天賜神兵或天生神力。王被侵蝕了長達十年才衰弱而死,想來就是天賜神力了。而王子應該也繼承了這股力量,所以虛弱的王才放心王子帶兵前去封印之地。而女巫也才需要在支走王子之後,再給予王最後一擊。王子的這份力量讓女巫沒辦法輕易殺死王子,而王子在月光的庇佑之下成功殺死了女巫。可如果冰雪邪靈真的徹底消失,詛咒的源頭沒了。王子的詛咒也應該消失了才是,可詛咒沒有消失,就說明女巫也並非邪靈的本源。正如記事本中所記載的那般,冰雪之城沒有了主人,雪人們在城中肆意殺戮。作者也一度以為自已大限將至,留下了遺言。然而轉機又一次出現,又是一個女人來到了冰雪之城,統御了所有雪人。給予了城中居民生的希望,可結果作者僅在一日之後留下最後的記載之後,就再也沒有記錄,老頭兒我想他最終也還是遇害了。那麼這位新的冰雪女王的身份也就不言而喻了!”

終於這時我也在一堆木頭的背後找到了引火石。

“大爺,我找到點火裝置了。”

“甚好!如今透過這裡的要素已經集齊,我們去找找其他人吧?儘可能帶著他們一起離開。”

“哦?大爺,你已經知道了離開樂園的門在哪兒了嗎?”

“不是很好猜嗎?作為惡的女王是不可能希望遊客們真的離開樂園的,而規則上說門是在不斷移動的。然後女王遊行的車隊也是在不斷移動的,那麼通關的門在哪裡不就很好知道了嗎?”

老頭如此一說,我頓時茅塞頓開。

“司機和葬愛少年找到的圖案,女王、馬車、雪人、月亮!”

“沒錯!只有在月亮出現的時候,門才會出現。門無疑就在車隊之中,年輕人你方才看著車隊經過,可知道車隊的佇列有何異樣?”

“在女王的車駕後方與雪人衛兵的佇列正中有大約五米的空地,難道那就是門出現的位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