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將軍,酒桌之上,我所言皆實,殺人越貨之舉豈能長久?”

“如今,我仍願認你這個哥哥,不知你是否願降我?”

張業邊說邊為孫合解綁。

繩索除去,孫合未暴起傷人,而是沉默不語,將頭偏向一旁。

張業面帶笑意,繼續道:

“我知你心有不甘,但若投靠於我,必有遠大前程,這位是高順,你剛剛已領教過,那些重甲步卒名曰陷陣,其志有死無生!”

“他們齊聚我手中,這代表什麼呢?”

孫合眉頭微皺,似在思索張業之話。

張業見狀,趁熱打鐵道:

“我觀孫將軍乃好漢,你雖未言明,但我知你欲與黃巾共創亂世,可黃巾缺兵少將,如何改天換地?”

“大漢然積弊已久,但消滅黃巾仍是易如反掌,遠非高祖斬白蛇時面對的暴秦可比!”

“黃巾無非是為後人開闢一條道路罷了!”

…………

反覆勸導下,孫合終是抬頭,凝視著張業,問道:

“我孫氏一族盡遭漢庭屠戮,滅漢需待何時?”

“漢庭名存實亡尚需三年,徹底除漢則難以估算,我曾聽聞一言:

人要為自已而活,活出精彩。

眾親願看到的應是香火存續,我願代漢,那你可願流芳百世?”

“拜見主公!”

孫合下跪到一半,被張業雙掌將其托住,止住禮節。

其餘賊寇見首領已降,皆願降。

“肚子真是不爭氣,快看看牛肉是否煮熟了。”

張業對其他人說完,便又和孫合上桌開始飲酒。

高順沒過多關注,早就從大鍋中拿起一條牛腿填胃。

李儒斯文多了,面前碗中是切好的小塊牛肉,品嚐的同時還引動精神力與旁邊的高順閒聊。

“高將軍,枷鎖有月餘,今日主公之舉,你看何意?”

高順:“那賊在普通人中算是強者,真拉戰場上活不過一天,沒什麼用。”

聞言,李儒輕笑。

“高將軍,初見主公時,我也有輕視,甚至戲弄於他,但這一會,我想通了一些東西。

孫合與咱們不同,他沒有枷鎖。

枷鎖自天,難解,而天看中主公。”

高順:“且看看吧!”

…………

張業看重的是此次納降的意義,不是孫合那個人,就如同領主 OL 預約破千萬一般,都是前所未有的,代表著更上一層樓。

也代表著他潛意識選擇沉浸在這個世界之中。

夜深人靜,躺在床上,思緒如潮水般湧來,回憶起當領主的首日時光,真是一種累並快樂的奇妙體驗。

領主們最終目標一致,包括張業,都是為了那八個難以拒絕的字: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恭喜領主白衣踏雪成功熬過首日!】

【排行榜盛大開啟!】

(排行榜分為五大分榜,每日佔據分榜前三時間最長的三位玩家將獲得一份獎勵。

每週結算時,守榜前三的玩家將榮獲一份豐厚大獎。)

新功能出現,張業迫不及待地點開了最重要的領土評分榜,他高居第五,評分有1015 分,其中軍事佔比高達 936 分。

在英雄評分榜上,李儒名列第三,高順位居第五,連孫合也上榜了,卡在排名末尾的第九十六名。

排名第一的赫然是呂布,歸屬【重生後我無敵了】

看到這裡,張業的酒意消散大半。

“重生?呂布?”

這四個字彷彿魔音一般,在他口中不斷重複唸叨,竟然不知不覺中睡了。

太陽高掛天空。

還在熟睡中的張業,被李儒叫醒。

“主公,該用膳了。”

“文優,你先去把伯平、孫合喚來,來一樓大廳議事。”

張業迅速穿好衣服,前腳剛踏入議事廳,後腳李儒就領著兩人到了。

“主公!”

“不必多禮,我召集大家來,是想討論領地擴張的相關事宜,人員是擴張的前提,諸位有什麼想法,儘可暢所欲言。”

孫合緊接著張業的話,斬釘截鐵地吐出一個字:

“搶!”

他眼神堅定,繼續說道:

“河對面的王家莊,有數百戶人家,總人口上千,我之前擔心手下兄弟傷亡過多,就一直沒有去攻打,如今有了高將軍和陷陣士卒,必能一戰而下!”

張業心中的目標同樣是對面的王家莊,但他深知強攻並非上策,於是轉而向李儒求助。

以李儒在歷史上的智謀,攻克一個村子理應不在話下。

李儒摸了摸鬍子說道:

“主公我有三策。”

“上策:借陷陣寶甲一副,藏於其村,令高將軍前往五十里外的城池殺人後寫下反詩,留王村之名,待朝廷大軍搜查後破莊,取半數人口輕而易舉。”

孫合打斷,提出了疑問:

“如果有官相護呢?”

李儒反問道:

“孫將軍,漢律謀反何罪?漢律平亂何功?昨夜咱們相談一夜,陷陣寶甲在這武泉縣何等珍貴?有功獲利你會放任不管嗎?城中士紳能允許秩序被破壞嗎?”

一連番的問題把孫合問的啞口無言,他在笨也知道了此計可成。

沒有打擾李儒繼續說道:

“中策:孫將軍昨日下山只帶親信,麾下好漢還有三百,清辰已全部帶來,可輔以高將軍、陷陣士卒前往王家莊莊門處練兵,練上十日,佯攻半日,夜晚在派高將軍潛入莊子大鬧一場,王莊必降。”

“下策:利誘之,幷州本缺糧,又有官吏橫徵暴斂,現剛過完冬,小民多不能果脯,領地糧草眾多,取百石,放於王莊莊門,願入領地者,賞糧一石。

在派高將軍與孫將軍潛入王家莊刺殺其莊主,若不可行,壞其軍心便可,五日之內,不戰而將。”

高順聽完,強忍怒氣,說道:

“當我是何人?

讓某行小人之事,某做不到!

若派人招降,王莊不肯,攻之或可。”

張業倒是覺得三策都不錯,可是要考慮高順的情緒,便都否了,提議道:

“伯平勿惱,文優談計而已,不如綜合一下如何?

我看莊口練兵、利誘兩點可一起,在派口利之人莊門處不停招降,若不行在派兵攻伐。”

高順與孫合沒有了異議。

李儒則恭敬道:

“主公謀志遠勝文優矣。”

大方向定下,張業就將具體細節交於了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