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天嘉二年七月底,陳國首次派出使團,跟隨齊國來使封孝琰前去鄴城,與齊主結盟。

這次使團連同護衛將近千人,乘坐兩艘金翅大艦渡過長江,一路浩浩蕩蕩,過了合州,進入齊境。

傍晚紮營期間,潘智虔來見韓子高,從袖裡取出一封信檢,遞給韓子高:“這是家父寫給我的密信,請將軍過目。”

“既是令尊給你的密信,為何要我過目?我不看。”韓子高笑著擺了擺手。

“將軍信任我,我怎可對將軍隱瞞,家父信上說,王琳在我們前方的路上設有埋伏,打算在我們使團渡淮水時發起襲擊,家父還要我做內應,要我趁機殺掉您,您說末將該怎麼應對?”潘智虔道。

韓子高笑說:“我正忙著紮營呢,將軍自已看著辦吧!”

“我的將軍啊,您怎麼就不著急呢?末將都急死了。”潘智虔道。

“哈哈哈——”韓子高大笑著拍拍潘智虔的胳膊:“將軍別急,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你都把王琳的計劃告訴我了,我還擔心什麼,送信的人在哪裡?”

“末將把他控制住了。”潘智虔道。

“你向他表明態度了?”韓子高問。

“沒有,末將想先問過將軍的意思。”潘智虔道。

“做得好,你馬上給令尊回信,說一切按著王琳的計劃進行。”韓子高說。

“啊?!”潘智虔道:“將軍怎麼打算的?”

“我本來就沒打算從壽陽地面走。王琳一心想收復失地,重建梁國,肯定會想方設法地破壞這次陳齊結盟,刺殺陳使雖然卑劣,卻是最直接有效的辦法。明日咱們往東繞過壽陽,避開王琳。讓你回信,就是要使王琳以為我們按照原定路線走,拖住他,給我們渡淮水爭取時間,只要渡過淮水,使團就安全了。”韓子高說。

“末將明白了。”潘智虔道。

“你傳令下去,今晚大夥該吃該喝,好好休息,從明日起,我們日夜兼程,過淮水前,中間不紮營休息了,讓庖廚多準備乾糧。”韓子高說。

“諾。”潘智虔領命離去。

“懷遠。”韓子高吩咐劉誠:“這邊你地熟,你辛苦一趟,帶上五十個侍衛,現在就走,往東繞過壽陽,先行一步到淮水準備渡船,準備好回報我。”

“諾。”劉誠領命,喊上五十個侍衛,匆匆上馬離去。

“將軍,王琳若發覺我們沒走原定路線,會不會追上來。”侍衛秦如意問。

“就是怕他急了,為了破壞結盟,在他郡地界上也敢胡作非為,所以要日夜兼程地趕路,希望能在他發覺前,渡過淮水。”韓子高道。

翌日清晨,使團偃旗息鼓,加快步伐,往東繞過壽陽地界,向淮水方向行進。

走了一天一夜,安然無事。

第二天中午,劉誠快馬趕來,回報岸邊找不到大船,只找到七八隻小船。

韓子高心想,只要王琳不追上來,乘小船往返多少趟,除了麻煩點,也沒什麼。

正想之間,感覺地面震動,心道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