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皆待在杏園的園子裡,王氏吩咐了下人備齊了椅子茶點招呼族中長輩。

“今兒個就勞煩各位做個見證,小孩子任性耍耍脾氣不是不可以,但是過日子不是過家家,賬目不交接,府內各項開支都沒有辦法如常進行。”王氏皺著眉,語氣略有些為難。

“瑾丫頭若想學習管家,我這個做伯母的,自然會盡心盡力去教她……”王氏娓娓道來,聽上去似乎合情合理。

顧瑾隔著窗戶聽到大伯大伯母兩口子唱雙簧似的你一言我一語,嘴角忍不住撇起:“小時候怎麼不覺得大伯大伯母這麼虛偽呢。”

他們總是這樣柔和地去哄騙自己的父母,以至於父親把所有的家業都交給大伯父管理。

這邊齊先生卻拿起硃砂筆在賬本上圈圈點點,他眉頭緊鎖,招呼顧瑾過去,細細說道:“他們就這麼篤定你一個小姑娘連物品的市價都搞不明白嗎?”

去年冬天京城格外地冷,木炭的供應是略微緊張,但每秤兩百文的價格也算得上是高價了,賬目上卻記錄著六百文每秤。

京城貴女流行穿蜀錦蘇錦,但價格高,往往一匹難求,可賬目上就連丫鬟的四季衣裳都是採買的蜀錦。

這樣明面上的虛高物價不計其數。

顧瑾皺了皺眉:“齊先生,大伯母不在於做這麼蠢的賬。”

齊先生指了指那幾箱子三年內的賬冊:“那些賬目大概已經做得表面上沒什麼破綻了。”

說罷,他隨意翻了一冊前年田莊上的收支簿,又翻了兩本鋪子上的賬本,翻罷丟了下去:“這些賬目還能瞞人耳目,但是也禁不起深究。”

兩人對視一眼,顧瑾已明白了其中關鍵。

大伯母壓根就沒把她放在眼裡,她命人送來那幾箱子賬本,只是叫她知難而退而已。

那些往年的賬本早已做得乾乾淨淨,近期的沒有來得及做,但是以他們所想,顧瑾也壓根看不明白,她一個遠在郊外長大的孩子懂什麼木炭的價格,又懂什麼是蜀錦蘇錦。

顧瑾板著臉孔走出去,她把賬本丟給賬房的宋先生:“大伯父,報官吧。”

此言一出,眾人皆是一驚。

宋先生摩挲著賬本冊子,心裡暗暗有些悔意,他做的賬目,其中貓膩他最清楚不過了。

“我看了一下去歲冬天的木炭採購,當時皇上已經下令每秤不得高於兩百文,可是榮盛行卻賣到每秤六百文。”

“還有錦繡坊公然賣假,每季按照蜀錦的價格給府內女眷做衣服,可是據我觀察,別說丫鬟們,就是大伯母的衣裳也不是每件都是蜀錦……”

整個院子裡頓時靜悄悄的,顧瑾語氣淡淡地又道:“大伯父,要不請王管家去報官吧。”

她雖言之鑿鑿要去告商鋪,可是大伯母已經坐不住了,她瞥了眼宋賬房,見到宋賬房低眉耷眼地沒有接話,心中已是明白幾分。

他們以為的瞞天過海渾水摸魚,在顧瑾這裡踢到了鐵板。

他們料想的是一個孤女,哪裡懂得深宅大院裡的賬目,是以大意了些。

王氏給身旁的陳嬤嬤使了個眼色,只見陳嬤嬤出去轉了一圈又回來。

“大爺,老夫人請族中長輩過去慈恩堂有要事相商。”陳嬤嬤走到顧行知面前,聲音不大不小,在場的每個人都聽得到。

顧瑾笑道:“那就煩請陳嬤嬤跟祖母說一聲,大伯費心請了各位長輩來見證,那就等事情了了再過去,是不大伯?”

顧行知雖從不管宅內俗務,但從顧瑾的言語中已明白事情的因由,再又看著王氏和宋賬房的面色,還有什麼不明白的?

他板著臉喝道:“你祖母既差了人過來,那定然是天大的事。”

“那好,各位叔伯可以去慈恩堂,我自己帶著丫鬟去報官。”

說罷她吩咐半夏和巧兒,又喚來其他伺候的僕從,“把賬本都抬上,去官府報官。”

王氏緩步上前,輕握顧瑾的手:“瑾兒,怕是有什麼誤會,賬本的事情,咱們一起再研究研究。”

顧瑾笑笑沒說話,待到丫鬟們裝好了賬本,才似是無意道:“是啊,我也希望是誤會。”

頓了頓,她話鋒一轉:“不過大伯母每日管理那麼多事務,難免會有些疏漏,這倒也是人之常情。”

“只是管家和賬房先生每日協助大伯母管理府中內務,責無旁貸。”

三言兩語間,顧瑾又把矛頭點向管家和賬房先生,倒讓王氏倒吸一口涼氣。

“一起報官吧,該賞賞,該罰罰,偌大的顧府,不能沒有規矩。”

“各位叔伯,你們覺得呢?”顧瑾似笑非笑地開口。

眾人走也不是,留也不是,管理府內事務,各家各戶都是大同小異,只要下面的人不鬧出來,當家的囫圇一些,倒也無妨,只是顧瑾揪住了具體的作假,太過明晃晃,一時間難以粉飾太平。

“剛才大伯說了,請各位叔伯過來,無非是做個見證,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這是不能讓步的……”

“先前聖旨到顧府之時,各位叔伯就已經說好,這個家以後我來當。倘若日後稍有風吹草動,就要請叔伯們前來見證這個見證那個,那這個家我不要當了。”

“我已經理好賬冊,到了府衙,我交代完,日後這個家誰愛當誰當。”

這是第一次顧瑾侃侃說了那麼多,卻沒有被打斷,眾人各懷心思,院子裡又是一陣靜默。

顧行之這時卻開了口:“說到底不過是家事,鬧到府衙,日後出門臉面還要不要了?”

他又做和事佬:“瑾兒,你到底是個孩子,往常又沒有學過管理中簣之道,你大伯父有擔憂,也是人之常情的……”

顧瑾豈是個肯吃虧的,話說到這,她也是不太客氣:“大伯父御下過於心慈了,外頭商行哄抬物價,不告,管家和賬房有管理失職之責,也不罰。”

“怎麼光盯著我年紀小來做文章?”

“我現在就想問問大伯父,現在您想怎麼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