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李建成卻早已嚇得魂飛魄散,面無血色,雙腿猶如麵條一般綿軟無力,幾近癱倒在地。

他的身體劇烈地顫抖著,彷彿篩糠一般,眼神中充滿了無盡的恐懼與絕望。

望著面前這兩個驚恐萬狀的人,嬴政那原本冷峻如冰的面龐竟在須臾之間出現了一絲難以言喻的變化。

只見他微微上揚唇角,勾勒出一抹淡淡的笑痕,但這笑容轉瞬即逝,若非仔細觀察實難察覺。

他壓低聲音,對著身旁的溫良說道:“國師,你瞧,他居然如此輕易便信以為真了,實在是有趣至極。”

溫良不禁感到一陣無奈,他從未想過嬴政竟有這般腹黑狡黠的一面。

“陛下,您還是莫要再戲弄他們了。難道您忘了當初自已也曾被我嚇到嗎?”

嬴政的臉色瞬間變得陰沉,心中暗自懊惱,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哼,你倒還有臉說!當初朕在泰山舉行封禪大典之時,你竟敢突兀地從天而降。

若當時朕身邊配備了弓弩手,你恐怕早已命喪黃泉於泰山之巔了。”嬴政氣得有些語無倫次。

“好啦好啦,謝陛下不殺之恩。”溫良趕忙勸慰道。

說罷,溫良將目光緩緩轉向李世民和李建成,然後開口說道:“後世之人溫良在此拜見大唐太宗文皇帝以及大唐隱太子!”

聽到這句話後,李世民和李建成的臉上同時浮現出極為複雜的神情。

只見李世民的嘴角微微上揚,似乎想要壓抑住內心的喜悅,但那一抹難以掩飾的笑容卻還是不經意間流露出來。

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李建成,則是臉色驟然變得蒼白如紙,身體也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最終無力支撐般跌坐在地上。

溫良的這一番話語,其中蘊含的深意再明顯不過。

所謂“隱太子”,自然是指李建成無疑,因為李世民並非太子身份,那麼在其逝世之後自然也就無緣這個稱謂。

如此一來,便意味著李世民發動政變取得了最終勝利,而李建成則以失敗者的角色黯然離場。

然而,令李世民感到欣喜若狂的不僅僅是這場權力鬥爭的勝負結果,更重要的是那個特殊的尊號——太宗。

在華夏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凡是能夠開疆拓土、平定天下的雄主往往會被尊奉為祖。

而作為一個王朝的第二任皇帝,如果能立下卓越功勳、開創輝煌盛世,則可獲得\"太宗\"的美譽。

據李世民所瞭解到的歷史知識,自古以來眾多大一統王朝之中僅有一人獲此殊榮,那便是赫赫有名的漢太宗劉恆。

劉恆何許人也?那可是漢文帝啊!他所締造的\"文景之治\"可謂家喻戶曉、聲名遠揚。

李世民努力剋制住心中的歡喜之情,臉上流露出一絲哀傷之色。

他緩緩伸出手臂,將李建成小心翼翼地攙扶起來,輕聲說道:“大哥啊!事情既然已經發展到這個地步,就不要再過於悲痛了,以免傷害到自已的身體。”

李建成怒目圓睜,充滿惡意與憤恨地死死盯著李世民,彷彿要用眼神將其千刀萬剮一般。

那怨毒的目光如同熊熊燃燒的火焰,似乎能將一切都吞噬殆盡。

嬴政看到這一幕,不禁開懷大笑,聲音響徹整個空間,“哈哈哈……你們兄弟倆可真是太有意思了!”

然而,就在這時,李世民敏銳地察覺到眼前這兩個人並不會對自已構成實質性的威脅。

於是他深吸一口氣,讓自已的情緒穩定下來,然後用一種沉穩而又平和的口吻問道:“請問二位到底是什麼人?來到這裡有何貴幹呢?”

“我來自千年以前。”嬴政毫不掩飾地回答道,“旁邊這位則是來自千年之後。”

他緊接著自我介紹說,“朕乃秦始皇帝嬴政。”

說完,他將目光投向李世民,眼神中流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欣賞之意。

“你表現得相當出色,遠勝於朕的那些子嗣們啊。”

聽到這話,李世民心頭猛地一震,急忙垂下頭,謙遜地說道:“陛下過獎了,實在慚愧至極。”

“朕一手締造了華夏曆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然而終究無法確保國家永遠安定繁榮下去。”

嬴政不禁嘆息著搖了搖頭,“倘若扶蘇能夠具備你這般才能和品質,興許大秦帝國便能夠世世代代延續下去吧。”

面對秦始皇如此高度的評價,李世民惶恐不安地回應道:“陛下英明神武,文韜武略舉世無雙,即便是大唐恐怕也難以與之相媲美。”

嬴政聽後開懷大笑起來,“你不必過於自謙,朕對你甚感滿意。”

接著,他將視線轉向李建成,語重心長地說:“至於你嘛,雖然在此次爭鬥中落敗,但也不失為一條錚錚鐵漢。只可惜你生錯了時代,偏偏碰上了朕這麼個厲害的弟弟。”

李建成聽到這句話後,嘴角微微上揚,發出一聲輕蔑的冷哼。他轉過頭去,似乎不想再和對方有任何交流。嬴政看到這種情況,並沒有繼續糾纏下去,而是保持沉默。

過了一會兒,嬴政打破僵局說道:“我想見一見如今大唐的皇帝,不知你們兩位誰願意帶路?”

李建成默默地看著地面,心中滿是沮喪和無奈。片刻之後,他抬起頭來,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決絕.

輕聲說道:“跟我來吧,我認輸便是。始皇帝,請隨我一同前去拜見我的父皇。”說完,他緩緩轉身,朝著宮殿內部走去。

李建成的步伐顯得有些沉重,彷彿揹負著千斤重擔。每一步都充滿了無盡的失落與哀傷。

而在這個時候,他突然停下腳步,回頭望向李世民。

聲音低沉地說:“走吧,世民。我願將太子之位拱手相讓於你。”言語之中,流露出一種無法言說的悲涼。

李建成深知,如果沒有溫良奮不顧身地替自已擋住那支致命的箭矢。

那麼此刻的自已恐怕早已命喪黃泉。如此一來,李世民便可名正言順地接替自已的太子之位。

想到這裡,李建成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悲涼:與其苟延殘喘、坐以待斃,倒不如索性主動放棄這太子之位,或許還能換得一線生機。

這樣不僅能保住自已的性命,更重要的是,可以確保妻兒老小不受牽連。

然而,要做出這樣的決定又談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