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地翻開那張已經泛黃的信紙,彷彿能夠感受到時光的沉澱。目光緩緩掃過信紙上的字跡,每一筆、每一劃都承載著無盡的回憶。思緒漸漸飄遠,回到了那個遙遠而又熟悉的夏天。

“忘掉一個人,究竟是先忘掉他的長相,還是先忘掉他的聲音呢?”這個問題如同一把鑰匙,開啟了內心深處被塵封已久的記憶之門。思考片刻後,我默默地按下了手機的關機鍵,將手中的杯子微微抬起,輕抿了一口咖啡。那苦澀與醇厚交織的味道,瞬間瀰漫在口腔之中。

從某種意義上說,青春的記憶似乎永遠與操場上的塑膠跑道以及校園庭院中的綠樹林蔭緊密相連。那些曾經在草稿紙上反覆劃過的公式,見證了我們年少時對知識的渴求和探索;而那一道道整潔的墨痕,則映襯出打球少年們的狂傲不羈和朝氣蓬勃。

然而,我的青春宛如一段漫長而曲折的自我救贖之旅,竭盡全力想要抹去家庭賜予我那無盡的痛楚。往昔歲月所遺留的傷疤仿若鬼魅般縈繞心頭,無時無刻不在警示著我生存之艱難。正是這般飽經滄桑的歷程鑄就了今時今日之我。

或許,某些人會斷言,家庭的厄運能錘鍊出堅韌不拔的意志,使人勇往直前地迎接生活中的重重考驗。然而,唯有與我有著相似境遇之人方能體悟到,這種源自童年時期的重創所帶來的僅僅只是煎熬、無助、惶恐與自卑感罷了。

我叫江河,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如今已是我在這世上度過的第二十個春秋。我誕生於一個平凡無奇的家庭之中,如果與那些甫一降生便遭遺棄或身患殘疾的孩童相較而言,那麼我著實算得上無比幸運;然而若是同那些家境和諧、親子間相互體諒關愛的人家相提並論,則又顯得捉襟見肘、相形見絀,生活亦頗為清苦,於此看來,我似乎又是不幸的那一類人。

我的前半生,充滿了曲折與坎坷,如果要回憶起來,那就得從三歲那年離開麗江講起。

那時的我年紀尚小,對世界的認知宛如一張白紙般純淨無瑕。老師們曾告訴過我們這個世界無比美好,父母則是天底下最愛我們的人。然而,當時年幼無知的我並不知曉,現實並非如此簡單,世界亦存在著殘酷無情的一面,而父親同樣可能變得喜怒無常、難以捉摸。

那時的我,內心充滿了對外界的無限好奇與憧憬。最終,在我苦苦哀求之下,父親帶著我和母親一同踏上了北漂之旅。“新鮮感”這三個看似普通的字眼,卻如同一把無形的巨手,猛然將我推向未知的深淵。時光彷彿在倒流一般,四季輪迴倒轉,年少懵懂的心境再度迴歸到那青澀純真的歲月之中。

至於是否曾經有過後悔之情,如今的我已無法確切回答。但倘若時光能夠倒流,讓我重新做出選擇,或許我會更願意留在外婆外公身旁,享受那份寧靜與溫暖。畢竟,人生的道路總是充滿變數,每一個決定都可能影響深遠。

在北漂的歲月裡,父母爭吵甚至大打出手的次數多得難以計數。有時,我會無比羨羨那些家庭和諧美滿的孩子們。儘管這些孩子的物質條件或許並不理想,但他們所擁有的溫暖家庭卻是我夢寐以求的。與之相反,我對高中校園的學習生活並無太多反感,反倒有些慶幸能有這樣一段時光,可以暫時拋開家中紛繁複雜的瑣事困擾,獨自沉浸於書本之中。儘管那時的學業壓力沉重,心情時常浮躁不安,但只要不必操心家裡的事,我便已感到心滿意足。

這麼多年來,我始終致力於自我療愈,試圖將父親視為僅存血緣聯絡的陌生人。然而,他卻不時前來擾亂我平靜的生活,這令我煩不勝煩。我多麼渴望能夠徹底擺脫過去的陰影,真正實現內心的痊癒啊!

“想要忘卻一個人,到底應該先忘記他的容貌,還是他的聲音呢?”這個問題困擾著我許久,卻始終找不到答案。或許,應該先是外貌吧……畢竟那是最直觀、最容易被銘記的特徵。可無論如何,要想從心底抹去有關某人的一切記憶,又談何容易呢?

一縷陽光透過窗戶灑進來,不偏不倚地落在地上,形成一片片斑駁的光影。隱約可見一些已經乾涸的水漬,彷彿在訴說著昨夜的故事。空氣中瀰漫著細小的浮塵,它們像是被施了魔法一般,靜靜地懸浮著,勾勒出少年清晰的輪廓。

少年微微側頭,目光恰好與房間上的時鐘相對。嘴角輕輕上揚,露出一抹溫暖而又神秘的笑容。那笑容如同冬日裡的暖陽,令人感到無比舒適;又似夜空中閃爍的星辰,讓人忍不住想要靠近,卻始終無法觸及。這一刻,時間似乎都停止了流動,整個世界只剩下我一人。

我呆呆地望著時鐘,心中暗自思忖:或許去了大學就能擺脫那些家庭瑣事帶來的煩惱和困擾吧?那裡將會是一個全新的開始,可以盡情追求自已的夢想,不再受任何束縛……想到這裡,我的心情頓時變得輕鬆起來。

出發,大學,我心裡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