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四十九年二月——

隨著春節的離去,堡內的工作也逐漸迴歸到了正常,新招募而來計程車兵和軍戶們在袁恒生的訓練方法下已有數月有餘,效果顯著,而這也促使了袁恒生想要儘快組建“袁寧軍”的想法…

但…組建自已的軍隊是需要極其龐大的軍費做支撐的,很顯然,袁恒生目前還並不具備這一項要求,況且,就算養的軍隊的日常開銷,軍中的武器裝備又該怎麼算呢?一系列複雜的問題其實還是歸咎於錢上,袁恒生現在實在太缺錢了,他不知道那兩百餘兩白銀竟然如此不經花,不過袁恒生還是有考慮過這個問題的,畢竟自已閱穿越書無數,對於錢在中國古代有多好使這個問題,袁恒生還是深刻了解的,尤其在明末,什麼?你說皇權至上?抱歉,我們尊敬的皇帝陛下倘若連百萬兩都拿不出來,那叫他皇帝老子都顯得自已多費口舌(這裡主要拿崇禎朝進行舉例,崇禎朝雖良將無雲,可是他們都各自心懷鬼胎,加上崇禎他從閒散王爺突然轉變為皇帝,不懂王道,使得自已最終被迫撲街在一棵歪脖子樹上,大明也就此滅亡。)

袁恒生在萬曆四十八年是曾經安排過手底下的人用優質的高粱和小麥做為原料,進行釀酒。在明朝,就已經出現了燒酒,(大概二三十來度的樣子)如果再把酒麴發酵釀造的酒再蒸餾一下,得到度數更高的酒,酒精含量約有五十度。

在經過袁恒生記憶中幾道某臺大廠的製作工序後就開始發酵釀酒…

時間一晃,已然到了,第二年的二月,雖說時間上緊促了些,但現在的袁恒生只能寄希望於這幾十罈子酒了。

“萬寧堡”——堡西。

在一片陰涼地上,袁恒生乘坐著馬車緩緩的到了這個位置…

他早已派人在此處等待自已多時了。

“感謝諸位,久等了”袁恒生剛下車,便對自已手下的幾名士兵說道。

“哪裡哪裡,大人您這是說的是什麼話,大人對待我們如同親人般,還有如此豐厚的月祿,那我們今後便是大人的兵了。”幾名士兵恭敬的向袁恒生一拜。

見此的袁恒生十分欣慰,這也就代表著自已的方法並未出錯,中國古代的底層人民是最為勤勞樸實的一批人,他們或許不懂何為穿越,但他們懂得報恩,只要你對我好,對我們好,那我們甘願世代為那個人當牛做馬,想著,袁恒生在無糾結,讓士兵那挖開在此處塵封數月的酒罈。

在眾士兵們的齊心協力下,袁恒生很快便看見了其中一罈酒,他趕忙上去查驗,將壇上的布繩解去,一陣濃香便隨著蓋子的開啟撲鼻而來,酒水清澈見底,時不時的還會吐出些許的泡泡,袁恒生興奮極了,隨即仰天大笑,這意味著自已猜的製作法子並沒有出錯,如果這壇酒真能夠大賣,在製作方法和營銷下,那自已或許就是下一沈萬三(沈萬三,本名沈富,又名沈秀,字仲榮,號萬山。行三,時鉅富為萬戶,故世稱萬三。祖籍江浙行省湖州路烏程縣(今屬於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後遷居蘇州。中國元末明初第一富商。商人沈祐第三子)

只可惜,據傳,後來的這位大明第一富豪最終慘遭明太祖朱元璋的猜忌,流放雲南。但這一點袁恒生完全不怕,就憑那一個幹木工活的(這裡指明熹宗朱由檢),憑什麼跟自已鬥,自已有大把的時間,但他不出意外的情況下也就只有七年,七年的時間是轉瞬即逝的…

袁恒生手把一個湯勺,舀了一勺壇中的酒,微微一抿。

“嗯……宣!”袁恒生突然的大叫一聲,倒是嚇壞了不少周圍百姓,“自家這個百戶大人又在幹嘛呢?”袁恒生見周圍百姓向這兒投來疑惑的目光,隨即對百姓們說道“大傢伙們!都過來嚐嚐這壇酒啊!”百姓們見自家百戶如此大方,便一個勁的往前衝著搶著想要喝一口…

“大家夥兒不要插隊,一個個來!”說罷,眾人們自覺的排起了一大條長隊,這個時間段大多數人幾乎都在農忙,排隊的大多都是些老弱婦孺,第一位喝酒的人是一名老者,他已年過花甲,老者端起勺子往壇中舀了一勺,隨後大喝了一口…

“嗯!好,好,好喝啊!老漢我喝了這麼多年的酒,就這罈子裡的酒最為好喝啊!”老者一臉的激動,想要在喝一勺,但這時卻被袁恒生果斷拒絕了,老者的表情和言語已經說明了這壇酒的成功,老者雖暗自嘆息,卻仍對袁恒生表達了對自家這個百戶大人的崇敬。

在路人們紛紛喝過這壇酒之後,皆是一臉歡喜之色,他們從未喝過如此好喝的酒,故而都對這款酒驚歎不已……

在路人們都散去後,袁恒生將此壇酒贈予了幫自已幹活的幾名士兵,以做酬勞,將所有的酒罈搬上另一輛馬車之後,袁恒生便下令讓其運送至百戶府上,自已則搭上了馬車回到府中。

“萬寧堡”——百戶府。

袁恒生讓運送酒罈的馬車和酒罈一起先安置在府邸後院,府裡的傭人和袁恆弼等人見了都一臉狐疑,傭人心想著自已大人是不是又要做什麼大事,而袁恆弼等人卻不同,它們圍著馬車轉來轉去。

“大哥,這是什麼呀?”最小的四妹袁昭怡摸了摸髒兮兮的酒罈,提出了疑問。

“四妹,不可亂摸,這應當大哥要拿來賣的東西。”還沒等大哥袁恒生回答這個問題,袁家三弟袁恆褚便替袁恒生發話回答道,如果說,把袁家的三兄弟中分等級的話,袁恆弼的智商在未來的三人之中絕對是頂尖的。年幼時的袁恆褚便非常好學,經常的會跑進東城的富人區看著那些學子們唸書,這使得袁恆褚極其嚮往這樣的生活,而現在,他大哥袁恒生做到了百戶的位置之後,首先便是請私塾先生教導自已等人讀書認字,這也成功幫袁恆弼開了智,其次便是在生活上提升了質量,但最近半月內,袁恆褚發現府中的開銷越來越小,小到下人就連一些必需品都未曾購買,這讓袁恆褚不得不懷疑起來府上只怕是沒錢了,今日又見到這些酒罈,袁恆褚才算是徹底開悟。

“哇!真的嗎,大哥要出去賺錢嗎?咱們不是軍戶嗎?這兒活不是給商戶乾的嗎?”聽見自家三弟的說辭後,二弟袁恆弼驚訝不已,詢問道。

袁恒生的頭有點大,其實袁恒生早就想跟這小三隻說此事了,他想要將三人安置在母親家,自已則前往大同府試試看這酒的生意能否做成,但卻又不太好開口,可如今自已三弟袁恆褚這麼一說,自已也只好開口道:“對,就如同三弟說的那般,我準備過兩日前往大同府,你們三個我會把你們送到老宅,你們隨便多陪陪娘。”

“這也太帥了!大哥,我也要去!”

“不行,這事沒得商量。”還未等袁恆弼怎樣,袁恒生就捂住了自家二弟袁恆弼的嘴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