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童年都是可以看作為一個“獨特的”存在,多個“獨特的”集合在一起,構成了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然而,最令我難以忘懷的莫過於“童年的吃、玩、樂”!這是一次我採訪一個“行•吃”形象主題目標人!

也許你的童年並不是自已那“理想型”的“重量級”的,但總會在你的人生的紙張上“添上”令人耐人尋味的一筆!

又是風和日麗的一天,在花園裡,找到了一個“聊天物件”,我向她開展了關於“童年的吃•我的旅伴”的話題。

我歪著頭打量向她:20歲左右,瓜子臉,大眼睛,雙眼皮,柳葉眉,化著精緻妝容,高馬尾牢牢紮在腦後,沒戴一件首飾,穿著工作裝、高跟鞋,身高大約1米6......真是個有著愛美之心、幹練又力求至簡的女孩子!我好奇地問:“抱歉打擾了,請問你是哪裡人?”

她很利索:“廣東的農村人。”

我緊著斟酌追問:“你......你小時候那裡生活環境怎麼樣?通常吃什麼?”

“那時候我們那裡很窮,住的是小平房,通常就是吃家裡長輩種的時令蔬菜,有蔬菜吃就不錯了......”她說話越來越小聲,臉色漲紅,慢慢蔓延到脖子、耳朵......

哪裡來的“可憐小寶貝”喔?就這樣讓我“幸運地”與她相逢?我對她的遭遇表示同情,併為自已對她造成的不適表示“抱歉”,她擺擺手,表示理解:“這嘛......”我猶豫地“丟擲”下一個問題,“你們平常是透過什麼辦法獲得所需要的零花錢的?”

“這個麼......”她抬起頭,望向南方,神情恍惚,陷入往事的回憶中......此時(下午),“障礙物”雲剛好“被撥開”,火紅的太陽露出來了,陽光下的她被鍍上一層“金光”,似乎“變得神聖”了......

“小時候,我記憶最深刻的就是賣垃圾。垃圾有許多種:瓶瓶罐罐、舊紙書、廢鐵......它們真是被我們利用到'極致',在它們成為'廢品'後,我們讓它們'煥發第二春'──它為我們貢獻它那最後的價值後,換得小錢,我們就獲得零食,解了饞,填飽我們那空虛的肚子──其中最令我難以忘懷的便是推著斗車去賣垃圾的路上那些畫面:夏天,公路上,我們推著沉重車子,說著'這堆沉重的垃圾能換多少錢''換得錢,這些錢用來買什麼零食吃'時不時路旁的竹林裡傳出鳥類和青蛙的叫聲,或時不時沙石場地的灰塵隨風飛揚、擴散......”

“啪嗒~~~”我的筆掉落在地,這會兒,我才從中“脫離”。真有點尷尬,我傻笑著,對自已的不禮貌打斷她講故事的行為向她道歉,並說明原由。她微微一笑,表示理解。

“你們買什麼零食吃啊?”我開始進入最感興趣的“吃”的問題。

“我們大多是賣5毛錢一份的辣條、奶糖片、雪糕、冰棒兒......”此時,天空七彩雲霞密佈,似乎在與她一起回憶這那“美味零食的顏色”......

她的聲音真悅耳,存著私心,我順口問了下:“好吃嗎?”

她咂了咂嘴:“不大記得了,沒什麼好不好的,那時吃的只不過是來之不易的'珍貴物',現在“吃”的是那份童年的回憶、色彩......”

我撓了撓頭,再次露出“傻笑”:“冒昧問一下,你現在生活怎麼樣?對現在自已的生活滿意嗎?”

她點了點頭,“還算是滿意的。這裡大城市,發展機會多。小時候自已獨自來到夢寐以求的這個地方,現在終於踏上這片土地,開展一段新的旅行,在這裡工作、生活,經濟獨立......”

原來我是“誤打誤撞”遇上了萬里挑一的“醜小鴨”?!我不動聲色,點點頭表示認同,做好重點字詞筆記......不經意間,我發現了她那浸潤在雲霞色彩中的臉、炯炯有神的雙眼......我似乎為她那精彩的故事、那“拿得起放得下”的精神、那特殊的氣質著了迷,痴痴地看著......

不知什麼時候與她道了別,望著她那離去的背影,我才發現她是如此的高挑又瘦削,似乎一不小心在某個不為人知的時刻就會“折斷”──直到回到家裡,我還沒能夠“還魂”,慢慢地學習分析其中的故事,汲取其中的力量......

我想......自已永遠也不會忘記這“平凡”又“特殊”的這天,忘不了那唯美的晚霞與面孔,忘不了那隻屬於“你(講述)”和“我(寫字)”聲音的時光,忘不了那“魅力故事”背後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