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還沒有現在這樣嚴格,還有退級的,也是被允許的,只有六週半的戚蘇蘇跟著8周的一起上學,雖然功課不是很好,但是也沒被落下太多。 對於那時候落後的農村來說,沒有那麼多的課餘活動,最多的就是開學自已帶工具去學校除草,哈哈!是不是幹過的有不少人。

但是依然不受大家喜歡,他們玩都不帶戚蘇蘇,也許是因為她顯小,又瘦又小,跟營養不良似的。那時候的遊戲也就是自創的打沙包,一二三木頭人,跳皮筋,翻跟頭,打卡片,撿石頭子,踢鍵子……細算下來也很多遊戲了,一二年級的課程很少,所以玩的時間很多。因為戚蘇蘇個頭小,玩什麼都夠不到,所以大家都不帶她,也就逐漸孤立她了,不僅女生,連男生都這樣,玩不到一起去呀!哎!這麼不痛快都一年級轉眼就結束了,也沒有可說的,再升二年級的時候有好多同學,就沒有升級,選擇繼續上一年級,還有的說,一年級沒有學好,再學一年,真讓人匪夷所思……

就這樣加上插班生 基本上換了一波新的同學,戚蘇蘇的人際關係也就在二年級的時候有所改善,基本上能融入大家了,新來的老師又漂亮又好說話,果然還是看顏值,戚蘇蘇看見好看的老師,不論男女老師,聽課就格外的認真,妥妥的先看人後辦事呀!相對比較愉快的二年級結束了,讓人快樂的日子總是結束的很快~

到了小學的分水嶺了——三年級,暑假過後開學,依舊是大掃除,除草除土除垃圾,年年暑假如此。又換了新老師,也接觸了新的科目——英語,到了三年級,所有的東西都要換了,不再用鉛筆了,也不再用小本本了,要換成碳素筆或者圓珠筆了,本本也從32開的換成了16開的了,語文也要開始學習如何寫作文,數學的難度更上了一個層次,多學一個學科,對於一二年級沒有好好學的同學有些吃力了,但對於腦子靈活但用在學習上很少的戚蘇蘇沒有任何問題!

依舊瘋玩的戚蘇蘇,還是讓媽媽每天走街串戶的找,這家吃一口,那家吃一口,反正也餓不到,相當於吃百家飯長大的戚蘇蘇,別看又瘦又小,體格子也是不錯的呢!

可能那時候大家都這樣吧,民風淳樸,家家戶戶沒什麼大事能幫忙的都會幫!所謂惡鄉下,卻藏著最愜意的生活和溫暖踏實的幸福。小時候不懂,覺得這裡一切都土裡土氣的,嚮往高大上的城市,現在長大後,越來越想念家鄉的一切。 想念街道,想念充滿煙火氣得街道,想念熟悉的人和事物。當你回到家鄉,你會慢慢發現,其實一直思念的不是家鄉,而是童年的某段時光。

成長的路,我們一路走,一路丟失,一路得到,卻再也找不回那些最純粹的東西。

門口雜草半人深,屋後小樹已成林。 遊子歸來雙親去, 久立門庭似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