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陛下,是奴家彈錯了音律。”曹琴默的聲音柔和而謙卑,眾人無不低下頭,屏息凝神,生怕一不小心觸怒了皇上。

坐在龍椅上的皇上閉著雙眼,手中珠串盤旋,語氣平淡如水:“技藝尚需磨練。”曹琴默心知皇上並未勃然大怒,便繼續解釋:“奴家因琴藝不精,分心誤彈,望陛下切勿見怪。皇上博學多才,責備奴家,奴家領教了。”她謹慎地選擇每個字眼,以求平息皇上的怒火。

“曲有誤,周郎顧。陛下英明仁慈,胸懷比周郎更寬廣,必定會寬恕奴家的疏忽。”皇上這時睜開眼,微微一笑:“難道你想得到周郎般的關照,一次次彈錯琴絃?”曹琴默心領神會,不再言語,只是嬌羞地微笑,低垂著羞紅的臉頰。

雖然在上一世,她曹琴默其實是皇上的長輩,但重生一世,她不敢放肆,寧願默默守護在南府,以琵琶為伴。她暗自發誓要一步步向上爬,不再讓溫宜獨自承受。

在那之後,曹琴默以機智迷人的口才和清麗脫俗的容貌,迅速贏得了皇上的寵愛,被冊封為貴妃。皇上常親自指點她琴藝。

聽著宮中傳聞,貴妃高氏的琵琶技藝名震京城,她決定試探一下皇上的心思。於是,她問道:“陛下,奴家聽聞貴妃的琴藝堪稱國手,遠勝奴家。陛下為何卻喜歡聽奴家這等平凡之曲?”皇上笑道:“我教導你,也算你是我的一半師友。你的琴藝日益精進,我也感到自已有所貢獻。”

就在此時,一個氣質不凡的貴人款款走入殿內,頭戴點翠,容顏如桃花。曹琴默連忙起身行禮。貴人說道:“聽說陛下最近喜歡聽琵琶,臣妾願為陛下奉上一曲。”正巧曹琴默打量著這位貴人。

當琴聲落下,皇上讚許點頭。曹琴默故作驚喜,謙卑地稱讚:“臣妾早聞高貴妃的美名,今日得以親聞,果真仙音繚繞。”她頓了一下,繼續說:“陛下與高貴妃真如琴瑟合鳴,相得益彰。”

高貴妃輕笑一聲,顯然對曹琴默的奉承頗為滿意。而皇上聽到“琴瑟合鳴”這句話時,眉頭微微皺起。曹琴默心中瞭然,高貴妃的爭寵之意已昭然若揭,而皇上對高貴妃似乎並不完全信任。

曹琴默微笑著說道:“在下不過是憑著一時的運氣得到皇上的青睞,何及得上貴妃娘娘的風采。若貴妃娘娘有閒工夫,能夠指點一二,那將是在下的福分。”高貴妃只是瞥了她一眼,彷彿既看不上她,又懶得多說,最終只是冷哼了一聲。

曹琴默在心底暗自發笑,推測這位高貴妃家世背景驚人,無人敢輕舉妄動,或許她也只是依仗著某個強大的後臺。她思慮片刻,心中便有了一計。

此時的曹琴默,亦即玫答應,寓居在永和宮,身邊侍奉的大丫鬟是俗雲。俗雲看起來老實忠厚,但曹琴默明白,她必定是太后的眼線,時刻監視她,以防有什麼變故發生。俗雲顯然是太后的得力人手。

沒有門第,沒有背景,只懂得彈琵琶,只有一張年輕美麗的面孔,曹琴默清楚,皇帝的寵幸只是轉瞬即逝,待新宮女入宮,她便會一無所有。

因此,她不僅要與俗雲周旋,還得向她透露自已對太后的價值,這樣才能平安度日,即便遭遇不測,太后也會施以援手。在後宮,女人唯有一步步攀升,方能顯露自已的能力。

然而,曹琴默心中還藏著一個謀劃。她靠在美人塌上,輕嘆一口氣。近日她一直尋覓溫宜的訊息,卻毫無結果。她自我安慰,或許沒有訊息就是好訊息,否則溫宜這般年輕,恐怕難逃和親的命運。

她為自已的孩子感到痛心。或許只有登高望遠,才能看得更廣,也許那時才能得知溫宜的訊息。至少可以向太后施壓,或許會有所收穫。

“主子,明日是向皇后請安之日,這是奴婢為您挑選的衣飾首飾,請過目。”曹琴默扶著侍女,緩緩起身。

衣飾大多華而不奢,工藝精湛,恰到好處,既不顯得過分張揚,又符合身份。

“奴婢明白主子偏愛繁複華麗的服飾,但如今皇后主張節儉,過於奢華恐引非議,還請主子鑑賞。”曹琴默略一沉吟,開口道:“無需過分華麗,樸素些為好,既不會惹人注意,也能取悅皇后。”

對於皇后的真實面目,她心中頗有疑慮。她回想起自已曾侍奉的皇后,虛偽狡詐,不禁冷笑。

或許貴妃背後有著皇后的支援?她將疑慮深藏心底,明日自會見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