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慕瑾年,女。

照我媽的說法就是我命中缺火。瑾、年都有美好的寓意,最重要的是屬性為火。於是乎,這兩個毫不相干的字就湊成了我的名字,還賊像書中的男霸總。

在現實生活中,我的生活一塌糊塗,跟這名字毫不相干。

我的父母在滬寧發展,他們管理著一家跨國集團公司。兩歲之前我是跟著他們在滬寧的,但是他們很忙,我就到了首都雲京跟著爺爺奶奶一起在破舊的四合院中生活。

我哥叫慕昶,大我八歲。他的名字讀起來很像牧場。我很少見到他,因為他讀的是滬寧的全日制貴族學校。有時候爸媽回來了,哥在讀書;等哥有空了,爸媽在國外……一年到頭,家人團聚的時刻少之又少。

爺爺是個駝背的小老頭,做得一手好菜。幼兒園放學歸來,菜香早已在巷子中蔓延開來,飄入鼻中。這時候,我會將小書包塞進奶奶手中,蹦蹦跳跳地跑進四合院,興奮地叫喊著:“爺爺!今天是不是吃涼拌青瓜!”我特別喜歡吃涼拌菜,尤其是青瓜。

爺爺總是會敲敲我的腦袋,戳戳我的小辮子,樂呵呵道:“瞅你這饞樣,真沒出息。”好吧,我確實是沒出息的,在各個方面。

這樣快樂的時光是不多的,爺爺在我7歲時腦溢血走了。

爸媽把我和奶奶接去了滬寧。奶奶住不慣這邊,住了不到一年就回去了,回去不久就去陪爺爺了。我的童年似乎沒有了。

我就讀了我哥所在的那所貴族學校。

我不喜歡交朋友,在班上像個小透明。直到我記性好和數學上的天賦被老師發現,我才與同學們開始有所往來,因為我擔任了數學科代表。

我開始學習初中乃至高中的知識,跳了好幾級,最後在12歲的時候跳到了高二。

我的生活充斥著競賽題。我想普通人的小學生活是充滿著歡聲笑語、天真爛漫的,我很羨慕。

我與班上的同學格格不入。他們已經是17歲的少年,我是12歲的小孩子。

我透過競賽保送到了雲京的A大。

我很想我的奶奶。

我讀的是軟體工程專業,一直讀到了博士。本科三年,碩博連讀五年。

畢業時我才21歲。

讀第六年的時候我就打算創業。在大學的那麼多年我積累了不錯的人脈,而且這時候的交流方式還是停留在簡訊,時代給了我一個很好的機會。

我組織了一個團隊,成立了一家網際網路技術公司。我的鄰居就是其中一員。

她是個古靈精怪的女生,叫李椿,奶奶很喜歡她。她是我的學妹,雖然還在讀大三,但是她的表達能力和情商比我強多了。

創業是很艱苦的。

我是法定代表人。最苦的時候公司欠了一個億的債款。我還被限高了。

我想下輩子我一定會好好躺在床上啃老,遠離創業。

待公司上市,走上正軌了,25歲的我準備迎接光明未來時,卻被告知查出了重度抑鬱症。

李椿暫時接替我的工作,和其他董事一起管理公司。

我就只用負責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