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苼有的時候覺得,一些人天生就屬於出場就會驚豔四座的主角。他們身上好像就有那種吸引別人視線的魔法,而這份“光芒特效”似乎怎麼也關不上。

比如許映,她就是秦苼所處如深海般窒息壓抑環境中最亮的那條燈籠魚。

當然,此類魚醜得可怖,但許映很漂亮,起碼在秦苼的眼裡是的。

她確實想都沒想過,這麼優秀美好的女生竟然願意和普通得扔到人群當中就淹沒不見的她做好朋友,還是對方主動較多。

“我們班女同學居多,但我不相信‘女生多的地方是非多,愛搞勾心鬥角’這類刻板印象,所謂百花齊放才是春。”許映上臺總是有點小緊張,聲音會不自覺地放輕放低。

是微風在耳旁溫柔地吹拂的感覺。秦苼注視著正在努力用自已的方式一點一點影響別人的許映,同時她也聽到了部分人的竊竊私語,帶著譏笑與不屑。

有關女性主義的理論觀念其實秦苼也學習了不少,但初中由於思想過於獨立超前而被孤立排擠的經歷讓她選擇了沉默。只要不觸及深層面的觀點交流,其實大家都可以維持表面上的和睦友好關係。

這個道理秦苼要比許映懂得早好多。許映沒有辦法批判她什麼,或許秦苼是正確的。

“該覺醒的終究會覺醒。你叫不起那些寧願睡著的人,她們還會怪你破壞了美夢。”

“可是這個世界總得有人發聲,如果沒有,那我就去做第一批。而且我也是在別人的帶動下慢慢建立起了良好成熟的三觀。”

這是秦苼與許映不同的思維方式體現之一,她理性現實又不可避免的悲觀,而她充滿理想激情又容易頭腦一熱。

“那這樣我們就互補啦。”後來秦苼發現許映盯著自已看的眼神裡閃閃發亮,藏著星星,就像她偶然在路上遇到的一小白貓——好可愛。

所以,你會怎麼做呢。被假裝同化還是固持已見。秦苼很好奇許映接下來的表現作為。

對了,她有個不為人知、最近自已才發現的習慣——總是不自覺地觀察別人,語言、表情、肢體動作等等,她會有意識地去模仿感覺對自身有用的行為。

幾乎所有人都被她分類納入了不同的體系,如同被標記好號碼的實驗樣本。

但對於許映,她不僅要單獨分出一個特支,甚至還要為她開闢一個原本不存在,只屬於許映一個人的體系。

秦苼還得不斷往這體系裡填充很多東西——是許映的閃光點和陰暗面,是許映的情感與靈魂,她的愛與痛苦,是關於她的一切又一切。

“秦苼,碰到喜歡的人難道不想要多靠近多瞭解她一點嗎?”許映教會了秦苼很多,其中目前帶給她印象最深的重要一課就是——想要什麼就去爭取,別去設想結局和畏懼失望。

許映按班主任要求分享完隨筆後,裝作從容地回到位置上,胸腔裡的那顆心臟抑制不住地猛跳,似乎要衝出體內。

路過秦苼所在的過道時,她聽到了微弱得不能再小的一句:“講的真好。”

?!

好開心!是哪位天使的誇誇!給我瞅瞅!

許映剛坐下位置,就尋找著聲音來源——對方仍在注視著自已。

“謝謝你。”在用口型無聲道謝後,許映又揚起了一個笑容。

明媚的,純粹的,動人的。

秦苼頓時感到手足無措,好奇怪啊。她先撇開了目光,把頭偏向另一側,不知道在思考著什麼。

被我嚇到了?許映疑惑,又不在意般地輕輕搖了搖頭。 管他呢,向我釋放善意的人肯定不會太差。這是許映對秦苼的初印象。

她怎麼也不會想到,本以為只會是同學一場的泛泛之交,成為了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學生時代要考的試,基本上躲也躲不掉,像終其一生要遇到的你一樣,猝不及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