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迎親隊伍的前進,不遠處的迷霧中一棟中式老宅密霧環繞著房子,將它的輪廓柔和地包裹其中。

等到接近,迷霧逐漸散去,老宅的輪廓逐漸清晰,中式老宅散發著淡淡的古香,它的屋簷下垂著紅綢的燈籠,微微搖曳,而牆上則是塗滿了奇怪的符號,風吹過院中的柳樹瀰漫著令人不安的氛圍。

而紙媒人的聲音則是穿破了夜空,如同刺耳的利刃刮過耳膜。

“新郎到!”

“請新郎下轎!奏樂!”

老宅中的紙人聚集在一起,穿著紅裝,鑼鼓齊鳴,歡聲笑語不斷。

而門口則是上點燃了紅紙紮制的花燈,如果不考慮周邊環境的話,儼然是一副繁華熱鬧的景象。

隨著火焰的燃燒,周圍籠罩的霧氣開始變得濃厚,歡笑聲變得逐漸沉寂,鑼鼓聲也變得越來越怪異。

紙媒人好奇的看了一眼林長生,臉上露出了一些人性化的表情,好像在奇怪為什麼這個人類這麼淡定,隨後口中再次傳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尖叫聲。

“新郎娶進門.....福祿壽喜都入門.....”

“新郎娶進廳.....金銀財寶滿大廳.....”

“跨火盆!”

而林洛則是看著火盆對著已經站在自已身邊的江祁說道:“結婚習俗之跨火盆是傳統結婚習俗之一,跨火盆的目的是為了祛除黴運和不良之氣,寓意著新的開始和幸福生活的開始。

但是我感覺,好像我的新娘才是最大的不良之氣呢。”

江離笑道:“怎麼樣,要不我來。”

林洛搖搖頭走上前:“退後,我要開始裝逼了!”

.......

一陣風吹過,林洛的外形開始變化,僅僅一眨眼,他就變成了一隻比東風卡車稍微大一點的生物,虎頭龍身,身上還伴隨著陣陣黑霧,顯得高貴優雅。

而院子裡的妖怪看到來了個硬茬子也是從沖天而起,女子妖媚,形象是美麗的婦人,長相是梳著雲鬢帶著妝的模樣,身穿紅色衣裳。

她看著下方的已經變化出原型的林洛,還有林洛後面的江祁,表情逐漸失去了控制。

“林洛...江祁...七百年了!我終於出來了!你們知道我這七百年是怎麼過來的嗎!這次!我一定要.....”

女人話還沒說完,林洛後腿發力,女人還沒反應過來就已經被林洛按在了地上。

“廢話真多,你當年少說兩句廢話也不至於被關進去天獄。”

“你tm不講武德!”

女人也快速變回了原型,是一隻巨大號的白毛狐狸,狐狸尾巴聚靈氣,總共有九條尾巴。

村子的其他位置也傳來了野獸的咆哮聲和一聲聲的哀嚎,當然一聽就不是人發出的聲音,這讓江祁稍微安心了一些。

【嗚嗚嗚嗚,白天刷不到系列,我現在躲被子裡感覺哪裡都是人。】

【這貓,想rua。】

【側重點不對吧?】

【哈哈哈哈哈,我瘋了,都是假的!比卡車還大的貓!會飛的女人!還有那黑霧是什麼?毒?火?】

現在,到了江祁工作的時候了,只見他固定好了攝像機,手裡拿著夏天的風欄目組的麥克風。

“大家好,我是這次戰鬥的實況講解小江。

首先!大家可以看到,現在的直播的戰況很慘烈啊!

接下來!我們來介紹一下雙方英雄的選擇。

首先我方派出的妖怪叫做螭。

說起螭龍,那可不得了啊,螭,為龍子。

螭紋飾是在戰國晚期玉器中常見的神秘動物形象,首次出現在這一時期的玉器上。

自漢代起,螭的形象開始廣泛運用。

在歷史文獻中,螭被賦予了神武、力量、權勢以及王者風範的象徵。

傳說漢高祖劉邦入關時,獲得了秦始皇的藍田玉璽,其玉璽的紐扣即為螭形狀,璽上刻有“受天之命,皇帝壽昌”的字樣。”

【神獸!】

【他好高大!】

【突然覺得以後得遵紀守法,神獸都出現了。】

【各位遵紀守法啊,現在又有黑白無常,還有妖魔鬼怪的。】

【你要造孽可能都等不到警察逮捕你。】

【我撿到了玉璽,那就是朕的了。】

“而右邊選擇的英雄是!九尾狐!

《山海經》記載了青丘與九尾狐。

音如嬰兒,食者不蠱。

意思是叫聲像嬰兒一般,肉有解毒的功效,吃了可以避免中妖邪之毒。

九尾狐的故事那就太多了。

據說在殷商末代君主帝辛執政期間,九尾靈狐竟幻化為美麗動人的妲已攪動天下風雲。

為博妲已一笑,還大興土木修築鹿臺,壓迫死了不少人民。

然而隨著繁華王朝的覆滅,妲已也被斬首。

在白象國九尾狐附身在了一位叫華陽天的美麗女子身上,然後進宮成了摩竭佗國斑太子的王妃,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但最後還是將印度的大好河山弄得支離破碎,被人追討憎惡。

在寇國也出現了一位叫玉藻前的白麵金毛九尾狐。

玉藻前憑藉著自已的魅力贏得了鳥羽天皇的深深寵愛和無比信任。

然而,就像傳說中路子一樣,她18歲入宮,憑藉才華和美貌成功贏得鳥羽上皇的心,逐漸的她恃寵而驕、禍亂朝綱。

玉藻前也引導著天皇逐漸沉迷於享樂,置國家大事於不顧。

終於,大臣們深感憂慮,於是委託了安倍泰成秘密調查此事。

經過陰陽師安倍泰親查明才知玉藻前是由狐狸所變,被識破的玉藻前只好匆忙逃離。

最後寇國的陰陽師發動了鑑真大師的法箭,滅殺了玉藻前,留下了一塊殺生石在人世。

在大家看來,美麗而禍國殃民的女子都會被代入狐狸精的稱呼,好像女子是亡國的起因。

這裡用魯迅先生的話來結尾了。

我一向不相信昭君出塞會安漢,木蘭從軍就可以保隋,也不相信妲已亡殷,西施亡吳,楊貴妃亂唐那些古老話。

我以為在男權社會里,女性是不會有這麼大的力量的,興亡的責任,都應該由男的負。但向來男性作者,大抵將敗亡的大罪,推在女性身上,這真是一些不值的沒有出息的男人。”

(魯迅真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