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華龍一句話便穩住了朱元璋狂跳的內心。

“朱元璋,你就把心放肚子裡吧,我對你這皇位沒興趣。”

“你看我這天天曬曬太陽,看看書,想做什麼便做什麼,不比那皇帝舒坦多了?”

“不過,你要是有對異族發兵的想法,我倒是會很感興趣。”

因溫華龍的肆意屠殺,北元逃進草原後便一去不返,甚至一些只知牧羊的蒙人百姓都不敢靠近邊境五十里,就怕給了人屠再一次大肆屠殺的理由。

“異族發兵…現在還不行,我大明初創,百姓凋敝,沒有十幾年的時間恢復民生,是不能發動戰爭的。”朱元璋搖頭否認了溫華龍的提議。

雖然他怕溫華龍,但是為了百姓,有些事還是不能應下。

溫華龍嘆息一聲,走到朱元璋身邊,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很好,看來你是真的為百姓想。”

“你知道我這三年來,都去了哪嗎?”溫華龍領著三人來了書房。

進了書房,溫華龍左右翻找,隨手抽出一本書。

“這三年,我去了沿海城市,這是我與西方來的蕃子交流了解到的訊息。”

朱元璋接過筆記,細細翻閱起來。

“你這字還是和以前一樣醜。”朱元璋看完後將筆記遞給李善長。

溫華龍毫不在意朱元璋的嘲諷,畢竟從現代穿越來的他,早就習慣了硬筆,穿越後又是做了幾年奴隸,在之後便一直帶兵打仗,哪有時間學習練字。

“我觀大明,百廢待興,想必你現在很缺錢吧?”

朱元璋毫不客氣,一屁股坐在溫華龍身邊的椅子上“怎麼?你有辦法?”

溫華龍點點頭“有!”

“內裡促進商業貿易,提高商人地位。外在向倭寇征伐,奪倭寇銀山。”

朱元璋雙眼一眯“提高商人地位?那群狗腿子也配?”

溫華龍又從書架中抽出一本書,遞給朱元璋“商業,不只有民商,也應當如同鹽鐵一樣,擁有官商。”

《現代商業》

朱元璋接過書,卻沒有看,只是問道“皇家經商,有損威儀,又該如何。”

溫華龍抬眼看了看朱元璋“我可沒說要皇家經商,我說的是國家經商。”

“國家經商至少有三點好處,穩定物價,瞭解市場,掌握經濟命脈。”

“你朱元璋權利慾這麼重,怎麼就願意放任商權於民間呢?”

“你不會以為你想殺誰就殺誰,就能夠掌握商權了吧。”

朱元璋又問“那征伐倭寇又是為何?那片彈丸之地,窮鄉僻壤之所,有何利益?”

溫華龍搖搖頭,無奈的嘆息一聲,朱元璋等人一臉莫名其妙,不明白這人怎麼突然一臉悲痛欲絕的表情。

“今天,我便要告訴你們,這四海萬國皆富,唯我華夏貧瘠。”

“大明南方,耕地肥沃,稻米一年三熟。倭寇有金山銀山十幾億斤,大明北方,就在蒙人土地之下,遍地鐵煤,也正是地下鐵煤,才造就了蒙元草場。”

“大明西方,越過高山,更有一塊比大明還要大的土地,那片土地每一畝每一寸皆是三熟寶地。在看東方,廣闊海域,天然漁場,每逢夏秋,漁場每天能捕到的魚,就連百艘寶船都裝不下。”

“再向遙遠之東,有大陸名曰美洲,更有神物地瓜玉米,最貧瘠的砂土山地畝產也可有兩三千斤。”

“那群狗屁讀書人說什麼我華夏地大物博,純屬放屁!我大明土地無鐵無煤無好耕地。”

“如果我大明真富,又怎麼會幾千年來各種戰亂天災,百姓各種食不果腹?”

“天下四海皆富,唯我大明獨窮。”

溫華龍這一套說辭當然是在騙朱元璋,他這麼做無非是讓那百官之首李善長和朱元璋不要自大,以為什麼中華地大物博就開始輕視其他國家。

李善長打著哆嗦,剛剛溫華龍一身凶氣,加上豪情萬丈的情緒,壓的年過半百的李善長有些喘不過氣。

湯和瞪大了雙眼“這外域真有如此富裕?”

溫華龍冷哼一聲“當然,不過再往後可就不一定了,現在極東美洲之地已經被人發現,大明西側印度之地也被荷蘭人掠奪…大明能搶的地方,可不多了。”

溫華龍輕咳一聲“我預測,不出十年,倭寇與東方海域,估計也要被葡萄牙人佔領,現在葡萄牙人已經發現了倭寇地有大量銀子,只不過他們還不瞭解到底有多少銀子而已,一旦讓他們知道小小倭寇竟有幾十億銀兩被埋在地下…你說那群貪婪的蠻夷,會放過倭寇之地嗎?”

溫華龍這次可不是瞎說,或許是蝴蝶效應原因,這一次葡萄牙人不知怎麼,竟然知道了倭寇海島有大量金銀,估計不過三五年時間,就會被葡萄牙人發現。

現在的葡萄牙人走的還是古式殖民,從自已國家派人佔領。英吉利後來殖民印度的辦法則屬於後殖民法,等到二戰之後,美利堅等西方國家則開始利用經濟與傀儡政府實行新式殖民。

湯和立即單膝跪地“陛下,如果天下真如溫…溫先生所言,那我大明自當早些下手,否則等待那群西方蠻夷佔領後,豈不會將目光投向我大明?”

李善長捋了捋鬍子“我大明自然不怕這群蠻夷,但是這群蠻夷也有槍炮製作之法,且年年推新,到時我們大明雖然不怕他們,恐怕那群蠻夷也會霍亂我大明沿海百姓。”

溫華龍這時冷笑一聲“可別忘了,天下最富的浙江,也在沿海。”

朱元璋冷笑一聲“你是希望,咱打倭寇?”

溫華龍點點頭“錢不是問題,只問你願不願意。”

溫華龍可謂是一點面子都不給朱元璋,要麼直呼其名,要麼直接說“你”。

朱元璋彷彿被按下了暫停鍵一樣,坐在那椅子上足足安靜了十分鐘,這才吐出一口氣。

“明日朝會你也來吧,與百官共議。”說完,朱元璋便轉身離開,離開時還順手把溫華龍送他的《現代商業》一併帶走。

朱元璋的心病依舊沒有得到解決,仍然沒想好到底要怎麼穩住溫華龍。

但是溫華龍給他的意見卻是讓他大為震撼,畢竟溫華龍也可以稱一句“文成武德”。

若是溫華龍當初抱著龍椅不放,大一統恐怕還要再晚十年。